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075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正丁烷、新戊烷、异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 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甲苯和 Cl2光照下的反应与乙醇和乙酸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D有芳香气味的 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符合此条件的 C9H18O2的结构有 16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 1)有机物分子中含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相同条件下,正丁烷、新戊烷、异戊烷的沸点依次增

2、大,正确; 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甲苯中,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变得活泼,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错误; C、甲苯和 Cl2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的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正确; D、根据题干芳香气味的 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醇和酸,因此酸比醇少一个 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 4个 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 5个 C原子 含有 4个 C原子的羧酸有 2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OOH, CH3CH( CH3)COOH 含有 5个 C原子的醇的有 8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CH

3、2OH,CH3CH2CH2CH( OH) CH3, CH3CH2CH( OH) CH2CH3, CH3CH2CH( CH3)CH2OH, CH3CH2C( OH)( CH3) CH3, CH3CH( OH) CH( CH3) CH3, CH2( OH) CH2CH( CH3) CH3, CH3C( CH3) 2CH2OH,所以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28=16,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性质、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 有 6.85g铅的氧化物,用足量的 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 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 4.00g固体沉淀物,这种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PbO B

4、 PbO2 C Pb3O4 D Pb3O4和 PbO2的混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 4.00g固体沉淀物为碳酸钙沉淀,则 n( CaCO3)=4.00g100g/mol=0.04mol,铅氧化物中的氧原子被 CO夺取生成 CO2,根据碳元素、氧元素守恒可知 CO O CO2 CaCO3,所以铅氧化物中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氧元素的质量为 0.04mol16g/mol=0.64g,则铅氧化物中的铅元素的质量为 6.85g-0.64g=6.21g,其物质的量为 6.21g 207g/mol=0.03mol,所以铅氧化物中铅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3mol: 0.04

5、mol=3: 4,因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Pb3O4,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已知 25C时: HClO(aq)+OH-(aq)= ClO-(aq)+ H2O(l) H -Q1kJ mol-1 H+(aq) +OH-(aq) = H2O(l) H -57.3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25C时,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ClO(aq)=H+(aq)+ClO-(aq) H -( 57.3+Q1) kJ mol-1 B将 20ml 1mol/L HClO 与 10ml 1mol/L NaOH混合后的溶液,一定存在 : 2C(H+)

6、-2C(OH-)=C(ClO-)-C(HClO) C已知酸性 H2SO3HClOHSO3-, 则向 Na2SO3溶液中加入 HClO 的离子方程式为: SO32-+ HClO= HSO3-+ ClO- D已知酸性 CH3COOHHClO,则等浓度 CH3COONa和 NaClO 的混合液中: C(Na+) C(ClO-) C(CH3COO-) C(OH-) C(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盖斯定律,在 25C时,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ClO(aq)=H+(aq)+ClO-(aq) H -( Q157.3 ) kJ mol-1,错误; B、将20mL 1mol/L

7、HClO 与 10mL 1mol/L NaOH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是等浓度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电荷守恒: c( H+) +c( Na+) =c( OH-) +c( ClO-),根据物料守恒: 2c( Na+) =c( ClO-) +c( HClO),整理两个等式得到 2c( H+)-2c( OH-) =c( ClO-) -c( HClO),正确; C、向 Na2SO3溶液中加入 HClO,次氯酸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D、等浓度CH3COONa和 NaClO 的混合液中,由于酸性 CH3COOH HClO,所以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与醋酸钠根离子, C( C

8、lO-) C( CH3COO-),溶液显碱性,所以 C( Na+) C( CH3COO-) C( ClO-) C( OH-) C( H+),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离子浓度比较、离子方程式书写。 关于如图所示 、 两个装置的评价正确的是 选择 叙 述 评价 A 装置名称 : 电解池 , 原电池 错误 B 硫酸浓度变化 : 增大 , 减小 错误 C 电极反应式 : 阳极 :4OH-4e-=2H2O+O2 正极 :Zn-2e-=Zn2+ 正确 D 离子移动方向 : H+向阴极移动 H+向正极移动 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装置 外加了电源,为电解池,装置 形成 Zn、 Cu

9、原电池,叙述正确; B、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所以装置 中硫酸浓度增大,装置 的总反应为: Zn+H2SO4=ZnSO4+H2,硫酸浓度减小,叙述正确; C、电解硫酸溶液的阳极为 OH失电子: 4OH-4e-=2H2O+O2,原电池的正极为 H+得电子:2H+2e =H2,叙述错误; D、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0.01mol L-1NH4Al(SO4)2溶液与 0.02mol 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 +Al3 +2SO42-+

10、2Ba2 +4OH-=2BaSO4+Al(OH)3+NH3 H2O B一定条件下 ,将 0.5mol N2(g)和 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38.6kJ mol-1 C溴乙烷中滴入 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Ag+=AgBr D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 mol-1,则 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2(g) 2CO(g) O2(g) H +283.0 kJ mol-1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NH4Al(SO4)2与 Ba(

11、OH)2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生成 BaSO4、Al(OH)3和 NH3 H2O,正确; B、因为 N2和 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0.5mol N2(g)和 1.5molH2(g)只能部分反应,无法计算焓变,错误; C、溴乙烷中含有 Br 原子,不是 Br,与 AgNO3溶液不反应,错误; D、燃烧热是指 1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所以 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 O2(g) H +566.0 kJ mol-1,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46

12、g的 NO2和 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 1mol Fe粉与 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C标准状况下, 1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 分子的数目为 D 中含有电子数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若气体全为 NO2,分子数 =46g46g/mol=1mol,若气体全为 N2O4,分子数 =46g92g/mol=0.5mol,所以 46g的 NO2和 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介于 0.5NA NA之间,错误; B、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3Fe+4H2O Fe3O4+4H2,水蒸气完全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正确; C、标准状

13、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用 22.4L/mol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D、 1个 CH3+含有 8个电子,所以 1mol CH3+中含有电子数为 8N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莽草酸和正戊醛( C5H10O)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 B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可发生取代反应 C 1mol莽草酸既可与 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与 4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用溴水鉴别莽草酸、乙醇、四氯化碳和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 C7H10O5,分子式可拆卸成 C5H10

14、O 2CO2,则相 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莽草酸和正戊醛( C5H10O)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正确; B、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正确; C、分子中含有 1个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 1个羧基,具有酸性,则 1mol莽草酸既可与 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与 1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加入溴水,莽草酸使溴水褪色,乙醇无现象,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色层在下层,苯的密度比水小,色层在上层,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鉴别。 实验题 ( 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少量溴乙烷,查

15、阅资料得知: NaBr H2SO4 HBr NaHSO4 CH3CH2OH HBr CH3CH2Br H2O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如右图的装置。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 g cm-3 0.8 1.4 沸点 78.5 119.0 熔点 -l30 38.4 (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 和 2:1的硫酸。配制体积比 2: 1的硫酸所用的仪器为 (选填编号)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e.滴定管 ( 2)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 A中,试管 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 层; ( 3)用

16、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 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应加 入 (选填编号)然后再进行 一步操作即可; a无水氯化钙 b硝酸银溶液 c四氯化碳 d亚硫酸钠溶液 ( 4)实验过程中,同学发现仪器连接部分有漏气现象,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 ( 5)假设最初取用的无水乙醇是 57.5mL,最后得到的纯净 的溴乙烷是 52.0mL,则溴乙烷的产率为 。 答案:( 1)无水乙醇( 2分), abc( 3分) ( 2) 3 ( 2分) ( 3) d( 2分),分液 ( 2分) ( 4)反应会产生 Br2,腐蚀橡胶( 2分) ( 5)66.8%( 2分

17、) 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反应物还需要有无水乙醇,所以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除了 NaBr和硫酸,还要加入无水乙醇;配制体积比 2: 1的硫酸需要量筒量取浓硫酸和水的同体积,需要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杯搅拌,故答案:为 abc。 ( 2)溴乙烷的密度最大,在最底层,即第 3层。 ( 3)试管 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说明生成了 Br2, Br2具有氧化性,可用亚硫酸钠溶液除去; Br2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均溶于水,所以通过分液即可完成除杂。 ( 4)浓硫酸氧化 Br生成 Br2, Br2具有腐蚀性,能腐蚀橡胶,所以把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基本仪

18、器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分析、化学计算。 ( 14分) 氢溴酸在工业和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模拟工厂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如下: ( 1)混合 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 ( 2)操作 II和 III的名称是 , ; ( 3)混合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工业上用氢溴酸和大理石制得溴化钙中含有少量 Al3+、 Fe3+杂质,加入适量的试剂 ( 填化学式)后控制溶液的 PH约为 8.0即可除去杂质,控制溶液的PH约为 8.0的目的是_; ( 5) t 时,将 HBr通入 AgNO3溶液中生成的 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 t 时 AgCl的 K

19、sp=4l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向含有 Cl-和 Br- 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一定先产生 AgBr的沉淀 B在 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 c点到 b点 C图中 a点对应的是 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 t 时, AgCl(s)+Br-(aq) AgBr(s)+Cl-(aq)平衡常数 816 答案:(每空 2分) ( 1)降低体系的温度,防止溴的挥发( 2分) ( 2)过滤,蒸馏(各 2分) ( 3) Br2+SO32-+H2O=2Br-+SO42-+2H+( 2分) ( 4) CaO 或 Ca(OH)2或 CaCO3,确保 Fe3+和 Al3+沉

20、淀完全和防止氢氧化铝溶解(各 2分) ( 5) AB( 2分) 试题分析:( 1) Br2氧化 SO2放出很多热量,溴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 2)由工艺流程可知,操作 分离固体与液体,应是过滤;操作 为互溶的溶液组分的分离,应是蒸馏。 ( 3)混合 中加入 Na2SO3, Na2SO3具有还原性,被 Br2氧化,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Br2+SO32-+H2O=2Br-+SO42-+2H+ ( 4)目的是制取 CaBr2,通过控制溶液的 PH约为 8.0 即可除去杂质 Al3+、 Fe3+,为了防止新杂质的进入,应加入含 Ca元素且能与 H+反应的物质,如

21、CaO 或Ca(OH)2或 CaCO3;控制溶液的 PH约为 8.0时, Al3+、 Fe3+转为 Al(OH)3和Fe(OH)3沉淀而除去,所以控制溶液的 PH约为 8.0的目的是确保 Fe3+和 Al3+沉淀完全和防止氢氧化铝溶解。 ( 5) A、根据图中 c点坐标可求出 AgBr的 Ksp=710-7710-7= 4.910-13,小于AgCl的 Ksp,但选项中没有给出 Cl和 Br浓度,所以不一定先产生 AgBr的沉淀,错误; B、在 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固体,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不可能由 c点到 b点,错误; C、 a点在溶解平衡曲线以下,所以 a点对应

22、的是 AgBr的不饱和溶液,正确; D、在 t 时, 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 =c( Cl) /c(Br )= c( Cl) c(Ag+)/c(Br ) c(Ag+)=Ksp(AgCl)/ Ksp(AgBr)= 4l0-10/4.910-13816,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流程的分析、基本操作、除杂、沉淀溶解平衡。 填空题 ( 14分) 已知 CO(g)+H2O(g) CO2(g)+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23、( 1)该反应的 H 0(填 “”“ =”); ( 2) 830 时,向一个 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的 CO和 0.80mol的 H2O,反应初始 6s内 CO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0.003 mol L-1 s-1,则 6S末 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后 CO的转化率为 ;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 CO和 H2的物质的量相等 ( 4)已知 1000 时,要使 CO的转化率超过 90%,则起始物 c(H2O

24、): c(CO)应不低于 ; ( 5)某燃料电池以 CO 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态的 K2CO3为电解质,请写出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 6)已知 CO可用于制备很多物质: H +8.0kJ mol-1 H +90.4kJ mol-1 H -556.0kJ mol-1 H -483.6kJ mol-1 请写出 与 反应生成 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每空 2分) ( 1) ( 2分) ( 2) 0.018 mol L-1 80% (各 2分) ( 3) c d( 2分) ( 4) 14.4( 2分) ( 5)正极: O2 + 4e- + 2CO2 = 2CO32-( 2分)

25、( 6) S( g) +O2( g) = SO2( g) H=-574.0kJmol-1( 2分) 试题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 H 0。 ( 2)反应初始 6s内 A的平均反应速率 v( CO) =0.003mol L-1 s-1,则 6s内 c( CO2) = c( CO) =0.003mol L-1 s-16s=0.018mol L 1; CO的起始浓度=0.2mol/5L=0.04mol L 1。 设平衡时 A的浓度变化量为 x,则: CO( g) +H2O( g) CO2( g) +H2( g) 开始(

26、mol/L): 0.04 0.16 0 0 变化( mol/L): x x x x 平衡( mol/L): 0.04-x 0.16-x x x 故 x x/(0.04 x)(0.16 x) =1,解得 x=0.032mol/L,所以平衡时 A的转化率=0.032mol/L 0.04mol L 1100%=80% ( 3) 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错误; 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 c( CO

27、)不随 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正确; d、单位时间里生成 CO 和 H2 的物质的量相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到达平衡,正确。 ( 4)设 CO、 H2O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x、 y,且 CO的转化率为 90%,则: CO( g) +H2O( g) CO2( g) +H2( g) 起始浓度( mol L-1) x y 0 0 转化浓度( mol L-1) 0.9x 0.9x 0.9x 0.9x 平衡浓度( mol L-1) 0.1x y-0.9x 0.9x 0.9x K=0.9x 0.9x 0.1x (y 0.9x) =0.6,得 y/x=14.4,只要增加 H2O 量,就可提高

28、CO的转化率。 ( 5)该电池中,正极反应一定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该电池的电解质环境是熔融碳酸盐,所以电极反应为: O2+2CO2+4e-=2CO32- (或 2O2+4CO2+8e-=4CO32-) ( 6)根据盖斯定律: S( g) +O2( g) =SO2( g)可由已知反应( + - - )/2 得到,则 S( g)与 O2( g)反应生成 SO2( g)热化学方程式为: S( g) +O2( g) =SO2( g) H=-574.0kJmol-1。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判断及移动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原电池原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 选修 2:化学与技术】( 15分) 第五主族

29、的磷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 ( 1)同磷灰石在高温下制备黄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 H1、 H2和 H3表示 H,则 H= ; (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

30、磷酸结构式如图)之间脱去两 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 磷酸钠(俗称 “五钠 ”)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 ( 3)次磷酸钠( NaH2PO2)可用于工业上的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 Ni2+和 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 a) Ni2+ + H2PO2-+ Ni+ H2PO3-+ ( b) 6H2PO-2 +2H+ =2P+4H2PO3+3H2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 a); 利用 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 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 原理上的不同点: ; 化

31、学镀的优点: 。 答案:( 1) H13 H2+18 H3 ( 2分) ( 2) ( 2分) , Na5P3O10( 2分) ( 3) 2Ni2+ + 1H2PO2-+ 1H2O 2Ni+ +1H2PO3-+ 2H+( 3分) 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 2分) 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2分)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 2分) 试题分析:( 1)热化学方程式 4Ca5( PO4) 3F( s) +2lSiO2( s) +30C( s) =3P4( g) +20CaSiO3( s) +3

32、0CO( g) +SiF4可以将下列三个反应相加得到: 4Ca5( PO4) 3F( s) +3SiO2( s) =6Ca3( PO4) 2( s) +2CaSiO3( s) +SiF4( g) H1;6Ca3( PO4) 2( s) +30C( s) =3P4( g) +18CaO( s) +30CO( g) 3 H2;18SiO2( s) +18CaO( s) =18CaSiO3( s) 18 H3;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H= H1+3 H2+18 H3。 ( 2)一个磷酸中的羟基与另一个磷酸的 H之间可以脱水结构式则为; “五钠 ”即五个钠原子,所以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5P3O10。 (

33、 3) ( 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1价,磷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 2价,所以根据原子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可得配平的方程式为:H2O+2Ni2+H2PO2-+2Ni+H2PO3-+2H+。 从方法上分析,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镀层一般只有镍,而化学镀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 -磷合金,这是两者的不同;从原理上分析,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镀的优点为: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化学镀对镀件的导电性无特殊要求。 考点:本题

34、考查盖斯定律、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应用 、电镀原理。 【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金属铜与金属锰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Cu2 的外围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 ; ( 2) Mn基态原子核外处在能量最高的能级上的电子共有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 3)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空气中 CO被氧化成 CO2, HCHO 被氧化成 CO2和 H2O N3-和 CO2是等电子体,则 N3-的结构式为 ; HCHO 分子中 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 4)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 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

35、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 5) 用晶体的 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 361pm(提示: 3.613=47.05),又知铜的密度为 9.00g cm-3,则铜晶胞的质量是 g(保留两位小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列式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 2分) ( 2) 5( 2分) 3d ( 3) N=N=N-( 2分) sp2 ( 2分) ( 4) ( 2分) ( 5) 4.2310-22g( 2分) M(Cu)=64g/mol= N A, NA=6.051023mol-1( 3分) 试题分析:( 1) C

36、u2+3d轨道排布了 9个电子,所以外围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 2) Mn基态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能级为 3d,排布了 5个电子,有 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 3) N3-和 CO2是等电子体,则 N3-的结构与 CO2相似,则结构简式为:N=N=N-。 HCHO 分子中 C原子形成了 2个碳氢单键、 1个碳氧双键,共 3个 键,所以 C原子杂化方式为 sp2 ( 4) OH中 O 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Cu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所以Cu(OH)42-的结构示意图为: ( 5) Cu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所以 Cu位于顶点和面心上, 1个晶胞含Cu: 81/8+61/2=4,则铜晶胞的质量是:

37、 464( 6.021023) = 4.2310-22g;一个晶胞为研究对象,则 M(Cu)=64g/mol= N A,可得 NA=6.051023mol-1。 考点:本题考查电子排布、等电子体、杂化方式、配位键、晶胞的计算。 推断题 【化学 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 化合物 H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 1) 11.2L(标准状况)的烃 A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 88gCO2和 45gH2O,且 A分子结构中有 3个甲基,则 A的结构简式为 ; ( 2) B和 C均为一氯代烃, D的名称(系统命名)为 ; ( 3)在催化剂存在下 1molF与 2molH2

38、反应,生成 3 苯基 1 丙醇。 F的结构简式 是 ; ( 4)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 ; ( 5)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写出所有与 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答案:( 1) CH3CH(CH3)CH3( 2分)( 2) 2 甲基丙烯( 2分) ( 3) ( 2分) ( 4)消去反应 ( 2分) ( 5)( 3分) ( 6) 、 、 、 ( 4分) 试题分析:( 1) 88gCO2为 2mol, 45gH2O 为 2.5mol,标准 11.2L,即为 0.5mol,所以烃 A中含碳原子为 4, H原子数为 10,则化学式为 C4H10,因为 A分子结构中有 3个

39、甲基,则 A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3 ( 2) 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但从框图上看, A与 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 NaOH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 A只能是异丁烷,先取代再消去生成的 D名称为: 2 甲基丙烯。 ( 3) F可以与 Cu( OH) 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 H2之间为 1: 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 3-苯基 -1-丙醇分析, F的结构简式为 。 ( 4)反应 为卤代烃在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 ( 5) F被新制的 Cu( OH) 2氧化成羧酸 G为 , D至 E为信息相同的条件,则类比可不难得出 E的结构为 , E与 G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 6) G中含有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为 、 、 、。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合成的分析与推断、同分异构体、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