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 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B溴乙烷、苯酚一定条件下都能与 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 C苯、乙烯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D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纤维素乙酸酯水解产物为乙酸和纤维素; B、溴乙烷在 NaOH水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与 NaOH发生反应;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蔗糖为非还原性糖。 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 a-萜品醇 G的路
2、线之一如下: 已知: RCOOC2H5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写出两个中任意一个)。 A催化氢化得 Z( C7H12O3),写出 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B的分子式为 _;写出同时满足 下列条件的 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 核磁共振氢谱有 2个吸收峰 能发生银镜反应 ( 4) B C、 E 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_、 _。 C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试剂 Y的结构简式为 _。 答案:( 1)羰基或羧基;( 2分) ( 2) ( 2分), ( 3) C8H14O3 ( 2分) ;( 2分) ( 4)分别是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3、4分) ( 5) ( 2分) ( 6) ( 2分) 试题分析:( 1)由有机物 A的结构可知, A中含有羰基、羧基; ( 2) A催化加氢生成 Z,该反应为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Z为,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的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该反应方程式为; ( 3)根据 B的结构简可知 B的分子式为 C8H14O3, B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2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 2种 H原子,由 B的结构可知,分子中H原子数目很多,故该同分异构体为对称结构,为链状不饱和度为 2,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含有醛基 2个 -CHO,其余的 H原子以甲基形式存在,另外的 O原子为对称结构的连接原子,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
4、体的结构简式为:; ( 4)由 B到 C 的反应条件可知, 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属于取代反应,结合信息反应、 G的结构以 EF转化条件可知, F为 ,故 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F; ( 5)由反应条件可知,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同时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 CD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 +NaBr+2H2O; ( 6)结合 G的结构与反应信息可知,试剂 Y为 CH3MgBr。 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推断。 关于下列图示装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 中, c为阴极, d为阳极 B装置 可用于实验室蒸馏石油 C装置 中的 X为 CCl4时,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
5、吸 D装置 可用于收集氨气及并进行尾气吸收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根据电路方向可知 a为正极,故 c为阳极, A错误; B、蒸馏石油时温度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B错误; C、 HCl不溶于 CCl4,可用该装置吸收HCl并可防止倒吸,正确; D、氨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极易溶于水故用倒置的漏斗进行吸收尾气以防止倒吸,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装置、蒸馏装置、气体的吸收等知识。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分别加水稀释 10倍,四种溶液的 pH B 、 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 pH均减小
6、 C 、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H4+) c(Cl-) c(H+) c(OH-) D VaL 与 VbL 溶液混合后 ,若混合后溶液 pH=4,则 Va Vb= 9 11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氨水为弱碱, pH=11的氨水稀释 10倍, pH大于 10, NaOH为强碱, pH=11的 NaOH溶液稀释 10倍, pH变为 10, pH=3的醋酸(弱酸)稀释 10倍 pH大于 3小于 4, pH=3的 HCl(强酸)稀释 10倍变为 4,故稀释后四种溶液的 pH ,正确; B、加入 NH4Cl晶体,氨水的电离平衡左移, pH减小,在 NaOH溶液中加入 NH4Cl,铵根
7、与氢氧根结合,使 OH-浓度减小, pH减小,正确; C、 、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氨水为弱电解质,浓度大于盐酸,故溶液呈碱性, c(H+) c(OH-),错误; D、 VaL 与 VbL 溶液混合有:Va10-3-Vb10-3=( Va+Vb) 10-4,则 Va: Vb=11: 9,错误。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 pH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X是金属元素, Y、 Z是非金属元素, W、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 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2Y溶液显中性 B
8、W与 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C 1mol元素 Z的单质与足量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转移 1mol电子 D W、 X的单质通常是电解其氧化物得到 答案: C 试题分析: W、 X是金属元素, W、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应为碱,可以相互反应,说明一种为两性氧化物,应为 Al( OH) 3,则 W为 Na, X为Al, 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 2倍,且与 Na、 Al在同一周期,应为S元素, Z的原子序数最大,主族元素,只有 Cl元素符合。由此: A、 W2Y为Na2S,硫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A错误; B、 W与 Z形成的化合物是 NaCl,含有离
9、子键, B错误; C、 Z的单质( Cl2)与足量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NaOH)的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故1mol Cl2转移 1mol电子, C正确; D、 Na为电解 NaCl得到, Al为电解氧化铝得到, D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向一容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 Y,发生化学反应 aX(g)2Y(s) bZ(g) H 0。下图是容器中 X、 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 X表示 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X) 0.045m
10、ol/( L min) B化学方程式中 a:b 1:3, C推测在第 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 X的浓度 D推测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10min-13min及第 20min 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0 10min内 v( X) = =0.025mol/( L min),故 A错误; B、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中 a: b=( 0.45-0.2):( 0.50-0) =1: 2,故 B错误; C、第 7min时, X的浓度减小,故不可能是增加 X的浓度, C错误; D、第 10min-13min及第 20min 后 X、 Z的浓度不变,处于平衡
11、状态, 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相关知识。 HF为一元弱酸,在 0.1mol L-1 NaF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Na ) c(F-) c(H+) c(OH-) B c(Na ) c(OH-) c(F-) c(H+) C c(Na ) + c(OH-) c(F-) + c(H+) D c(Na ) + c(H+) c(F-) + c(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 HA为一元弱酸,则 NaA溶液中 F-+H2OHA+OH-,即溶液显碱性,则 c( OH-) c( H+),故 A错误; B、由溶液中 F-+H2OHF+OH-,则 c( OH-) c(
12、 H+),但水解的程度很弱,则 c( F-) c( OH-) c( H+),故 B错误; C、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则 c( Na+) +c( H+) =c( F-) +c( OH-),故 C错误; D、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则 c( Na+) +c( H+) =c( F-) +c( OH-),故 D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Fe(OH)2溶液中加入 HNO3溶液: Fe(OH)2+2H+=2H2O+Fe2+ B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Cu2(OH)2CO3+4H+=3
13、H2O+2Cu2+CO2 C氯气可以降低的 SO2的漂白性: SO2+Cl2+2H2O=2Cl +4H+SO42 D 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CO2+ CO32 +2Na+H2O=2NaH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HNO3具有氧化性可氧化 Fe2+为 Fe3+; BCD均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32g SO2含有 NA个氧原子 B 0.1mol L-1的氨水含有 0.1NA个 OH C常温常压下, 22.4LCCl4含有个 NA个 CCl4分子 D 1mol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 2NA个电子 答案:
14、 A 试题分析: A、 32g SO2物质的量为 0.5mol,含有 1molO原子; B、 0.1mol L-1的氨水未说明体积,无法计算粒子个数; C、常温常压下 CCl4为液态; D、铁与氯气反应,产物为 FeCl3, 1molFe反应转移 3mole-。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 实验题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 A与 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_。 ( 2)向 100 mL2 mol/L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O2,充分反应后将溶
15、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合理假设。 假 设 1:该白色固体为 NaOH和 Na2CO3; 假设 2:该白色固体为只有 Na2CO3; 假设 3:该白色固体为只有 NaHCO3; 假设 4:该白色固体为 Na2CO3和 NaHCO3 基于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 Na2CO3和 NaHCO3。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 1moL L1HCl溶液、 1mol L1 MgCl2溶液、 0.5molL1BaCl2溶液、 1mol L1 Ba(OH)2溶液、甲基橙
16、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答案:( 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或:水倒吸进入烧瓶)( 2分) 2OH+CO2=CO32+H2O(或 OH+CO2=HCO3)( 3分) ( 2)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 0.5mol L1BaCl2溶液至过量( 3分)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 2分) 步骤 2:过滤,取少量滤液(或:静置,用胶头滴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 Ba(OH)2溶液( 3分)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 NaH C
17、O3。 ( 2分) 试题分析:( 1)将 A 与 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引起压强减小,导致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或 OH-+CO2=HCO3-),若其它操作不变,若将 A与 C连接,外界气体进入进入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证 明含有碳酸钠可采用 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 Na2CO3;证明含有碳酸氢钠可取上面步骤中的滤液,滴加 Ba(OH)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 NaH CO3。 考点:考查钠的重要化
18、合物、常见阴离子的检验等相关知识。 填空题 光气 ( 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 C1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 1)实验室中可用氯仿 (CHC1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 (主要成分为 CH4)与 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 CO,已知CH4、 H2和 CO的燃烧热 ( H)分别为 890.3kJ mol 1、 285. 8 kJ mol 1和 283.0 kJ mol 1,则 1molCH4与 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 COCl2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 Cl2(g) CO(g
19、) H= 108kJ 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同所示 (第10min到 14min的 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 比较第 2 min反应温度 T( 2)与第 8min反应温度 T( 8)的高低: T( 2) _ T( 8) (填 “”或 “=”) 比较反应物 COCl2在 5 6min和 15 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5 6) v(15 16)(填 “”或 “=”),原因是 。 计算反应在第 8 min时的平衡常数 K= ;(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CHCl3 H2O2 HCl H2O COCl2(
20、 3分)(漏写物质 0分,配平错误扣 1分) ( 2) CH4( g) + CO2( g) = 2CO( g) + 2H2( g); H= + 247.3kJ mol-1( 3分) (热反应方程式 2分,反应热 1分,漏写物质状态扣 2分,反应热正负号写错 0分) ( 3) ( 2 分);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 分)(只写出浓度或者速率的变化得 1分) 0.23mol L-1( 4分) COCl2(g) Cl2(g) CO(g) 平衡浓度( mol/L) 0.04 0.11 0.85 ( 1分) K 0.23 mol L-1 试题分析:( 1)实验室中可用氯仿
21、 (CHC1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物还应有 HCl和水,故方程式为 CHCl3 H2O2 HCl H2OCOCl2;( 2)根据 CH4、 H2、和 CO的燃烧热分别写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O2( g) +2H2( g) =2H2O( L) H=-571.6kJ mol-1; CH4( g) +2O2( g)=CO2( g) +2H2O( L) H=-890.3kJ mol-1; 2CO( g) +O2( g) =2CO2( g) H=-566.03kJ 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 - - 可得: CH4( g) +CO2( g) =2CO( g) +2H2( g)
22、; H=+247.3 kJ mol-1。( 3) 第 8min时反应物的浓度比第2min时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min瞬间浓度不变,不可能为改变压强、浓度,应是改变温度,又因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 T( 2) T( 8); 在 5 6 min和 15 16 min时反应温度相同,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但 15 16 min时各组分的浓度都小,因此反应速率小,即 v( 5 6) v( 15 16); 由图可知, 8min时 COCl2的平衡浓度为 0.04mol/L, Cl2的平衡浓度为 0.11mol/L, CO的平衡浓度为0.085mo
23、l/L,故该温度下 K 0.23 mol L-1。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等相关知识。 莫尔盐【硫酸亚铁铵 (NH4)2SO4 FeSO4 6H2O】是一种重要化学试剂,实验室用含油污的铁片来制取莫尔盐,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加入 10%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 A物质可以为 _(填编号 )。 a CuCl2 b CuO c Cu(NO3)2 d CuSO4 ( 3) B物质的成 分为 _。 ( 4) 加少量硫酸调节 pH为 1 2的目的是 _, 操作 的名称 _。 ( 5)用无水乙醇洗涤潮湿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为了
24、除去晶体表面残留的水分,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 _。 ( 6)鉴定所得晶体中含有 Fe2 、 NH 、 SO 离子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_(填编号 )。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通入适量 Cl2,再加 KSCN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酸性 KMnO4溶液,观察现象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浓 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盐酸后再加入 BaCl2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 1) ( 2分) CO32 + H2O HCO3 + OH ( 2) ( 2分) b、 d ( 3)( 2分) F
25、e Cu ( 4) ( 2分)抑制 Fe2+、 NH4+ 水解; ( 3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5) ( 2分)避免加热过程中晶体受热分解 (或被氧化 ) ( 6) ( 3分) b、 c、 d 试题分析:( 1)加入 10%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去掉油污,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 CO32 + H2O HCO3 + OH ;( 2)加入的 A物质不可以含有氯离子或硝酸根离子,因为这样会引入新的杂质,故可选用 CuO 或 CuSO4;( 3)固体 B含有反应生成的 Cu和未反应的 Fe;( 4)加少量硫酸调节 pH为 1 2的目的是抑制 Fe2+、 NH4+ 水解;操作 II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用无水乙醇洗涤潮湿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残留的水分,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避免加热过程中晶体受热分解 (或被氧化 );( 6)鉴定所得晶体中含有 Fe2 可以选用酸性 KMnO4溶液,看是否褪色;检验 NH 用浓 NaOH溶液并加热,看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蓝;检验 SO 离子可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考点: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常见离子的检验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