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186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2010学年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选择题 周朝最高等级乐是六舞,其中云门、大咸、大韶、大夏是黄帝到禹时所作,被称为 “文舞 ”,而大 C和大武分别是汤、武所作,被叫做 “武舞 ”。这种分类的最佳反映是 A从重神事到重人事的早期政治发展趋势 B礼乐到周朝时始发展为治国工具 C血缘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的演化痕迹 D中国社会从小康时代过渡到大同时代 答案: C 十二铜表法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

2、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答案: B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通过这一法案的古代罗马机构是 A保民官 B立法委员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答案: D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 “如果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则 我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 ”他的话主要体现了 A国王害怕被处死 B希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 C新政权法律完备 D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 答案: D 2010年 4月 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 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

3、5月 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 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 答案: C 以下国家,历史上曾建立过共和国的是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A B C D 答案: D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 “光荣革命 ”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答案: C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

4、 “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 ” 文中 “公众利益的敌人 ”和 “危险的改革 ”分别是指 A特权等级 、增加增税 B第三等级代表、实行宪政 C资产阶级、建立共和政体 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 答案: B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锤子、剪刀、布 ”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答案: C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 “如果美国继续维

5、持当时 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 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答案: C 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 “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 ”。他认为 “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 各省政 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

6、体 B粱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索 C粱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答案: B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这些条文应引自 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 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D 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 D农奴的反抗斗争 答案: C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

7、改革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 “文明开化政策 ” D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答案: B 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答案: A 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

8、但他们受着法律 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答案: A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 “男人就是城邦 ”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答案: D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

9、,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是因为 “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善谈左老,尤精释

10、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 B汉族文化 C政治 D诗辞文章写作 答案: B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 “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 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A层层推荐 B打击贵族 C唯才是举 D注重门第 答案: B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 52010000石(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 30,工商税占 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A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

11、政收入 C政府的 “抑商 ”政策有所松驰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收入的增加 答案: D 明史记载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 A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 “十恶 ”重罪,属于 “常赦所不原 ”; “大臣专擅选官 ”、

12、 “交结朋党紊乱朝政 ”、 “交结近侍官员 ”、 “擅为更改变乱成法 ”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A 著名学者卓鸿铭说: “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答案: A 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

13、选 答案: C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答案: D 三民主义的各项主张中,含有较充分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 D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 “若诏旨 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 如是则庶政尽举

14、,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 “高明 ”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答案: D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

15、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3 分) ( 2)比较

16、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 4分)说明两者的关系。( 1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2分) 答案:( 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3分) (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 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4 分)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1 分) ( 3)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任答两点给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 变法后,康有为 “八年于外,列国周游 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 ”。录得其心得如下: 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

17、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 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得。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 凡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故皆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 材料三 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科学实为 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 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 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物质大盛者强,物质不强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 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

18、在人民自治。 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 上述材料均选自康有为遗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 ( 2)根据材料三、四,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 ( 6分) 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 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 “六一汉 ”。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

19、是颁布 “解负令 ”。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 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 “六一汉 ”的人, 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 (上卷) 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 36 材料四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20、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 “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产生的原因。( 2分) (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采取消除 “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的主要措施( 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 3分) 答案: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

21、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4分) 材料二 英国通过 “光荣革命 ”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 “光荣革命 ”后至 19世纪中期前,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的步骤 ( 3分)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3分)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