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 A 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答案: D “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 )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
2、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答案: A “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C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 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答案: C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
3、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答案: D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 B C D 答案: C ( 2010年高考上海文综 11题)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
4、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 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A 1998年 6月 B 2002年 6月 C 2008年 6月 D 2010年 6月 答案: B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 “美国的 ”、 “德国的 ”还是 “法国的 ”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 B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全球环境的恶化 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发达
5、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B C D 答案: D 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答案: A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 西欧一体化 欧元启用 B权利法案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 冷战时代 答案: A 一位哲人说过:
6、 “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 但丁 马丁 路德 米开朗琪罗 达 芬奇 伏尔泰 A B C D 答案: A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 “哲学家 ”“中庸之道 ”“逻辑学 ”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D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 “仁爱 ”思想 B墨家 “兼爱 ”思想 C儒家 “礼治 ”思想 D墨家 “非攻 ”思
7、想 答案: B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B 史记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D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
8、是一个天理 答案: B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 C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 D 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 (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9、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 D 表 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 D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答案: C 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答案: D “我们不
10、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 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 “信仰即可得救 ”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答案: C 综合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 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 认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 神圣的东西
11、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 阿伦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 确实,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 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 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 1)
1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 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8分) 答案:( 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 人文精神。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 8分) (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 启蒙运动
13、: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 8分)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4分)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举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 “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
14、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认为: “心 即理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 (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4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4分) 答案:( 1)孟子: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权。( 2分)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2分) ( 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6分) ( 3)朱熹:主张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 4分)
15、哲学流派: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 4分) ( 16分)阅读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日趋扩大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西欧并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过程,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变的过程。二战后,世界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表现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 ( 1)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它的动力和主要途径是什么 ( 6分) ( 2)根据下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10分)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答案:( 1)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分) 途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每点 2分,共 4分) ( 2)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动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积极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每点 3分,共 6分)消极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