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3282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B工业制硫酸,需要在接触室的两层催化剂之间装上一个热交换器 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避免阳极产生的气体与烧碱反应 D用铂电极电解 CuS04溶液,当 Cu2 浓度降低至原来一半时,停止通电,若加入适量 Cu(OH)2能使溶液恢复成原来浓度 答案: D 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 2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羟基桂皮酸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 FeCl3溶液和稀酸可以鉴别这三种有机物 答案: D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2.24L CO2通入 1mol/L 100mL NaOH溶液中: CO2+OH = HCO3 - B氢 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2+ + O2 + 2H2O = 4Fe3+ + 4OH C硫化钠水解: S2 +2H2O H2S+2OH D等物质的量的 NH4HCO3与 NaOH在溶液中反应: NH4+HCO3 +2OH = CO32 + NH3 +2H2O 答案: A 如图所示,向 A中充入 1molX和 1molY,向

3、 B中充入 2molX和 2molY,起始 VA VB 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内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 Y(g) 2Z(g)+W(g); H 0,达到平衡时, VA=1.2a 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 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B平衡时, A容器中 X的转化率为 40,且比 B容器内 X的转化率大 C打开 K 一段时间再次达到平衡时, A的体积为 1.6a L(连通管内体积不计 ) D打开 K 再次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 A容器体积会增大 答案: C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

4、 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 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所称药品均可放在纸上,并置于天平的左盘 测定溶液的 pH时,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故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0.1000mol L-1KMn

5、O4溶液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答案: C 将质量为 w1g 的钠、铝共融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a mol/L的 HCl溶液,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 HCl溶液体积为 V2 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 w2g。 n(Na)、 n(Al)代表钠、铝的物质的量,下列所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35.5aV2 w2-w1 B 23n(Na) 27n(Al) w1 C n(Na) 3n(Al) 2 D aV2 n(Na) 3n(Al) 答案: A 25 时,等体积 p

6、H都为 4的 NH4Cl溶液和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两溶液中: c (H+) c (OH-),且 c (H+) c (OH-)=110-14 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均为 110-10 mol L-1 NH4Cl溶液中 c (Cl-) c (NH4+) c (H+) c (OH-) 两溶液中分别投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放出相同条件下的等体积的气体 A B C D 答案: C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含有 NO2和 N2O4分子数共约 6 021023个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时,其体积约为 22.4L B在 1

7、 L lmol L-1的氨水中,含有的 NH3与 NH3 H2O 分子的总数小于6.021023个 C 0 05mol C5H12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约为 6 021023个 D l mol S和足量的铜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约为 6 021023个 答案: B 实验题 ( 13 分)甲酸( 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 8.4 ,沸点 100.7 ,能与水、乙醇互 溶,加热至 160 即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 HCOOH H2O+CO, 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 80 90 ,再逐滴滴入

8、甲酸。 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 出 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蒸馏烧瓶 集气瓶 温度计 装置 的作用是 。 (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 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 水甲酸铜 Cu( HCOO) 2 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 NaHCO3= Cu( OH) 2 CuCO3+3CO2+2Na2SO4+H2O Cu( OH) 2 CuCO3+4HCOOH+ 5H2O= 2 Cu( HCOO) 2 4H2O+ CO2 实验步骤如下: 、

9、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步骤 是将一定量 CuSO4 5H2O 晶体和 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 步骤 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 80 ,如果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甲酸铜的制备: 将 Cu( OH) 2 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 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 23 次,晾干,得到产品。 “趁热过滤 ”中,必须 “趁热 ”的原因是 。 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答案: (

10、3分)仪器选择正确 1分并标时液体 1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1分 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2 分) 研细并混合均匀( 各 1 分,共 2分) 出现黑色固体( 2分) 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2分) 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2分) 填空题 ( 19分)已知 D、 M、 H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其中 M是无色气体, H是有色气体, J是一种金属单质(其同族的某种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A、 C是金属氧化物, C和 J均是某种常见电池的电极材料, J元素的 +2价化合物比 +4价化合物稳定, B与 C反应时,每生成 1molH同时消耗 4molB和 1molC, K 只

11、知含有 CO或 CO2中的一种或两种。它们关系如图: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D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金属氧化物 A和 C得到其相应的金属,在冶金工业上一般可用 方法(填序号) 热分解法 热还原法 电解法 其中从 A得到其相应金属也可用铝热法,若反应中 1molA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4)用 C、 J作电极,与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当反应转移 1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增加 g。 答案:( 1) Fe3O4( 2分) C( 2分) ( 2) PbO2+4HCl(浓) PbCl2+ Cl2+2H2O( 3分) 2HClO 2H

12、Cl+O2( 3分) ( 3) ( 2分) 8mol( 2分) ( 4) PbO2+2e-+4H+SO42-=PbSO4+2H2O( 3分) 48( 2分) ( 12分)利用焦炭或天然气制取廉价的 CO和 H2,再用于氨合成和有机合成是目前工业生产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H2O C O 3H2。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 质 燃烧热( kJ mol-1) H2(g) -285.8 CO(g) -283.0 CH4(g) -890.3 已知 1 mol H2O(g)转变为 1 mol H2O(l)时放出 4 4.0 kJ热量。写

13、出 CH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 500 、 50MPa时,在容积为 V L的容器中加入 1 mol N2、 3 mol H2,此时 N2的转化率为 a。则平衡时 NH3的浓度为 。 ( 3) 1,3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乙烯合成 1,3丙二醇的路线如下: 某化工厂已购得乙烯 11.2 t,考虑到原料的充分利用,反应 、 所需的 CO和H2可由以下两个反应获得: C+H2O CO+H2 CH4+H2O CO+3H2 假设在生产过程中,反应 、 、 中各有机物的转化率均为 100%。且反应 中 CO 和 H2、反应 中 H2的转化率都为 80%,计算至少需要焦炭 吨

14、、甲烷 吨, 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答案:( 1) CH4(g) H2O(g) CO(g) 3H2(g); H 206.1 kJ mol-1( 3分) ( 2) 2a/V mol/L( 3分) ( 3) 3.0 4.0 ( 16 分)某芳香烃 X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研究部门以 X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 A 是一氯代物, H 是一种功能高分子,链节组成为 C7H5NO。 已知: (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 H的结构简式是 。 ( 2)由 F 转化为 G的反应条件是 。 ( 3) 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种。 ( 4)由 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阿司匹林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由 和其他无机物合成 设计最合理的方案,写出合成路线(需注明反应条件)。例如: 答案:( 1)略 ( 2分)( 2)酸性 KMnO4溶液( 2分) ( 3) 4( 2分) ( 4)方程式略(各 3分,共 6分) ( 5) (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