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3293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人教版) 选择题 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 D有强还原性 答案: C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C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答案: BD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 A Al(OH)3 Al2O3 B Al2O3 Al(OH)3 C Al AlO2- D Al3+ Al(OH)3 答案: B 某溶液能溶解 Al(OH)3,则此溶液

2、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Mg2+、 Cl-、 Na+、 NO3- B K+、 Na+、 NO3-、 HCO3- C Na+、 Ba2+、 Cl-、 NO3- D Fe3+、 Na+、 AlO2-、 SO42- 答案: C 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 Fe2+的是 ( ) A该溶液呈浅绿色 B该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C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入几滴 KSCN 溶液,呈红色 D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 KSCN 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呈红色 答案: BD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铝粉投入到 NaOH溶液中: 2Al +2OH-

3、 = 2AlO2- + H2 B铁粉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2Fe +Fe3+ = 3Fe2+ C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 + 3OH- = Al(OH)3 D 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 Cl2 +2 Fe2+ =2 Fe3+ + 2Cl- 答案: D 密闭容器中装有 1mol NaHCO3和 0.8mol Na2O2,加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 ) A 0.8molNa2CO3和 0.6molNaOH B 0.5molNa2CO3和 1molNaOH C 0.8molNa2CO3和 1molNaOH D 1molNa2CO3和 0.6molNaOH 答案: D

4、 把 a g 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 a g,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 A 70% B 30% C 52.4% D 22.2% 答案: B 能说明一定是金属元素的事实是 ( ) A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的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能失去电子的原子 C在化合物中只有正价没有负价的元素 D能跟非金属反应的物质 答案: C 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 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Al B Al2O3 C Na2CO3 D NaHCO3 答案: BD 将适量铁粉放入 FeCl3 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

5、 Fe2+和 Fe3+溶度相等,则已反应的 Fe3+和未反应的 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2 : 3 B 3 : 2 C 1 : 2 D 1 : 1 答案: A 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制铝合金 制电线 制炊具 明矾净水 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银色漆颜料 易拉罐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 ) A AlCl3和 NaOH B Na2CO3和 HCl C NaHCO3和 HCl

6、 D NaCl和 AgNO3 答案: AB 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 A Na+ B Mg2+ C OH- D HCO3- 答案: A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 Na+ B一定含 Na+,也可能含 K + C既有 Na+又有 K+ D可能含 Na+,也可能含 K + 答案: B 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 A Al B Cu C Fe D Na 答案: A 区别固体 Na2CO3和 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 A加热 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

7、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 NaOH溶液或石灰水 答案: B 下列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 ( ) A氧化物 B硫酸盐 C氯化物 D碳酸盐 答案: A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答案: B 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 A 1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 1 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 1 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答案: D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硬铝 B钢铁 C青铜 D

8、金箔 答案: D 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 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 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 答案: C 填空题 ( 6 分)某研究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呈红色,但不久红色褪去。甲、乙、丙三个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很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查阅资料上载 “酚酞在浓的碱溶液中因生成三钠盐而呈无色。 ”实验所加的水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过氧化钠具有强

9、氧化性,生成物中 O2 、 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 1)验证甲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_ ( 2)验证乙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_ 答案:( 1)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 ( 2)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 ( 16 分)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 1)补全上述 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H+=Mg2+H2 , _ _, _ Mg2+OH-=Mg(OH)2 _ CO2+H20+ A102-=Al(OH)3+3HCO3- 2A1(OH)3=Al203+H20 ( 2)该样品中铝的质量

10、分数是( ) ( 3)第 步中加入 Na0H溶液不足时,会使测定结果( ) 第 步中的沉淀没有用蒸馏水洗涤时,会使测定结果( ) 第 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时,会使测定结果( ) A偏高 B偏低 C不影响 答案:( 1) 2Al+6H+ =2 A13+3 H2 , H+OH-= H20 A13+ 4OH =A102-+2H20, CO2+ OH-= HCO3 ( 2) ( 3) B, A, A (12分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 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 Fe3+的 FeSO4溶液与用不含 O2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溶液反应制备。 (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 FeSO4溶液

11、时还需加入稀 H2SO4和 _。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O2常采用 _的方法。 ( 3)生成白色 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的 NaOH溶液,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 NaOH溶液、铁屑、稀 H2SO4等试剂制备。 ( 1)在试管工里加入的试剂是 _。 ( 2)在试管 里加入的试剂是 _。 (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沉淀,在试管 和 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_。 ( 4)这样生成的 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 答案:方法一( 1)铁屑

12、( 2)煮沸 ( 3)避免生成的 Fe(OH)2沉淀接触 O2 方法二。( 1)稀硫酸,铁屑 ( 2) NaOH溶液 ( 3)检验试管 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氢气的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试管 中反应生成的氢气充满了试管 和试管 且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计算题 将镁、铝的混合物 0.1 mol溶于 100 mL 2 mol/L的 H2S0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 1 mol/L的 NaOH溶液。请回答: ( 1)若在滴加 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 V变化如下图所示。当 V1=160 mL时,则金属粉末中, n(Mg) =( ) mol, V2=( )mL。 ( 2)若在滴加 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 Mg2+、 A13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 1) 0.06 440 ( 2)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