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3334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1广东佛山质检)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 “毋以妾为妻 ”,其目的是 ( )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毋以妾为妻 ”含义是不能将妾室更改为正妻,这是为了确保嫡长子继承关系不被破坏达到维护宗法制度的目的,答案:选 C, A B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D是其所起的作用而非目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点评:宗法制的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所以确定一条切实可行的原则也就成为继承权利的关键,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原则在中国古代是主要原则,但各个不同王朝也因各自不同情形并未完全遵守这一原则。 (2011北京西城区模拟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 ) 工商业比 较发达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古

3、希腊实行民主政治,雅典人为自己的公民身份而自豪,但并非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说法错误, 材料中并未体现, 两项符合材料中 “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内容的特点,答案:选 B。 考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很多特点,而人民主权体现在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威方面,轮番而治体现在管理者的选举方面,由于其实行直接民主选举,因而与资产阶级的间接选举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有很大不同。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 A批评直接民主

4、制度 B主张依法治国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极力推崇民主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治国应该由专业政治家进行管理,如果采用直接民主政治就犹若雇佣一位蹩脚的舵手和建筑师,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高考中涉及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形成的关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局限性,本题的考查角度是 。 ( 2011浙江金华十

5、校模拟)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 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答案: D 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 “部分人 ”是 ( )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自由 ”政治性意味较强,在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但只有公民享有此权力,答案:选 C,

6、A B D三项在古希腊没有公民权。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体。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罗马帝国统

7、治时期同行的是万民法,答案:选 C, A B两项同行于共和国时期, D是法律的属性不是某部具体法律。 考点:罗马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 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 A “秦法 ”与十二铜表法 B “郡县制 ”与 “元首制 ” C “皇权至上 ”与 “政事共商 ” D “三公九卿 ”与 “公民大会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材料强调了秦代政治与古罗马元老院政治的不同,秦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丞相自然主张 “皇权至上 ”,而古罗马元老院则实行元老平等共商政事,所以答案:选C, A B D三项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考点:中西政体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马 克思曾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对

9、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答案:选 A, B C D三项说 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罗马法的影响 点评: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最终形成宏大的法律体系成为后世的宪法蓝本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但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罗马法本身

10、的阶级属性也在不断变化。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 “光荣革命 ”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英国 “光荣革命 ”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成为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先驱,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英国史实不符。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立宪政体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光荣革命 ”后英国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此后英国责任内阁逐步形成,行政权完全归内阁,至此英国才完全确立君主立宪制。但这一过程却

11、给世界文明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论: “事实上, 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这场 “政治革命 ”的实质是 ( ) A确立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维护英国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C建立英国议会制度 D确立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说明这场 “政治革命 ”的实质是确

12、立资产阶级 的统治地位,答案:选 A, B项与材料含义不符, C D两项出现早于 17世纪之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尚未展开。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1649年 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 “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 我愿拥 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 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

13、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英国内战爆发后国王查理一世不愿接受议会制裁,依旧认为议会是其下属,但实际是此时议会已经与国王截然对立,传统议会制度瓦解,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英国的议会制 点评:英国的议会制由上议院即(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组成,并且两院权力大小不等,设立之初上院掌握实权,下院必须受其控制,经过多次的议会改革之后,下院最终超过上院成为议会核心,直至今天议会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

14、还在继续。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为此,他主张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按三权分立建构政权 C两党交替执政 D按民主原则选举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表明华盛顿不满邦联体制而强调要加强中央集权,答案:选 A, B C D三项出现在 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 考点: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 点评: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了邦

15、联体制,这位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而邦联体制是松散的各州联合,中央政府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它被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联邦体制所取代,制宪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787年宪法的出台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基本建立起来,从后美国政体即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2011山东德州模拟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 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16、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同意,然后能够终生任职,这是为了实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答案:选 B, A C D三项是其重要作用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 考点:美国的政体特点 点评:美国的政权模式是 “三权分立 ”,在政治结构中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它们共同体现了美国宪法的思想原则:即 “分权制衡 ”原则,当然这一原则秉承了资产阶级反封建防独裁的思想理念。 下表为 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 ) 造成议案 党派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 10项) 公立学校 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 共和党 7

1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势均力敌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C共和党在选举中占全面优势 D两党分歧日趋缩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共和党在议案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奴隶制问题上共和党于民主党分歧最大,矛盾尖锐,答案:选 B, A D 两项表述错误,与表格反映的史实不符,C项表格数据无法体现。 考点:美国政党政治 点评: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突出特点,资产阶级政党通过选举不仅控制了议会而且实际上也掌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政 权,无论是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责任内阁

18、制还是民主共和下的总统体制,国家领导人均是政党的领袖。 ( 2011山东淄博模拟)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于 1785年颁布,他确立法国实行共和政体,这部宪法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展开法国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保守势力,法国共和政体最终胜利,答案:选 C, A B D三项

19、不符合史实。 考点: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点评: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此后法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围绕政体模式的选择进行了长期争论,但最终以总统共和制胜出,其确立的标志是法国 1875年宪法,此后法国政体没有再次发生更迭。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011广东清远模拟 )下列关于欧美政治发展史的介绍,正确 的是 ( )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起源 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从根本上得益于其工业革命的完成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20、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地方各州依然拥有自治权,只要不违背宪法,地方政府可以行使自主权, 说法错误, 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 B。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发展 点评:本题属 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 2010广东茂名一模)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

21、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德国皇帝掌握实权,地位高于议会,在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为实,立宪为虚 ”, 德国政体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点评: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完成德国统一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由于德国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模式实现的,因此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反映在政

22、体建构上便是德国皇帝并不是 “虚君 ”而是真正手握大权的皇帝。 (2011山东东营模拟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 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条件,这符合材料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题意中的真实含义,答案:选 A, B C D三项均是其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与A相比则显次要。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点评:解答此题的

23、关键在于理解文明产生的原因,根据政治学原理可知,一种文明形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平时学习中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特 点的有 ( ) 三省六部制 宋朝在中央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在地方设置通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说明中国古代皇帝用增设职

24、位的办法削弱宰相职权以达到使其相互制衡的效果,结合史实可知 两项符合题意要求, 是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的机构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机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 加强思想控制。 ( 2011 广东广州调研 )汉书 地理志载: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士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 “周制 ”是指 (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2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周朝由于实行分封制导致 诸侯割据最终自取灭亡,所以秦代吸取前代教训实行郡县制,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 D同行于秦代以后, C项在夏朝之后一直盛行。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影响的理解,解题时要联系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分封制实现了两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扩大了两周的统治疆域,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合理合法壮大为割据势力埋下了隐患。 宗法制将 “国 ”与 “家 ”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

26、禄制度 C以血缘亲疏关系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长子不仅是国家未来的领导人而且也是家族中的大族长,独享宗庙的祭祀权力从而将 “国 ”与 “家 ”结合在一起,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无法体现宗法制将 “国 ”与 “家 ”结合的特征。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点评:相同的出题意图还可以作如下变式: 2010 年央视春晚成龙深情演唱国家,歌曲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完美呈现,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

27、让亿万中国人在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古代把 “国 ”与 “家 ”结合起来的制度是( B ) A王位继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赢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28、“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说明秦王嬴政为了充分肯定自己统一中国的功劳才使用始皇帝的称号,秦始皇是秦王嬴政完成大一统的产物,答案:选 A, B C D三项表述不符题意。 考点:秦代皇帝制度 点评: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皇权独尊:皇帝自称 “朕 ”,命令称 “制 ”或 “诏 ”,印称 “玺 ”,称谓皇帝专用,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29、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置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置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原来的分封制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此后中国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趋势的,所以 两项表述正确, 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答

30、案: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 郡县制 点评: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 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司马迁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该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权力高度集中 D严格的等级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能说明秦代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答案:选 C, A

31、 D两项无法体现, B项说法错误。 考点:秦代皇帝制度 点评:秦代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权世袭,这一制度为秦王嬴政始创,故称秦始皇,他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秦代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汉哀帝曾经说: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可见汉代的丞相 ( ) A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 B有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责 C必须是同姓亲族方可任此职 D权力实际已经不受任何监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大体含义是丞相是汉代皇帝的重要大臣,承担起辅助皇帝

32、治理天下的职责, B 项符合题意,A项无法体现 C D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解。在秦始皇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相权对皇权还存在极大的制约与束缚,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在试图削弱相权以强化皇权,不同时期所采用手段和形式有巨大差异,但究其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止博褒妃笑一场 ”描

33、述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说明春秋时期中国实行的依旧是分封制,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本题从分封制的发展历程的角度考查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特殊地位,有关西周分封制考查的角度高考中涉及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的目的 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中 “周代封建 ”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书中的“封建制度 ”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 C封建社会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A

3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的文字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答案:选 A项, B项开始于秦代, C项强调的是社会形态而非某种制度, D项不是某种具体的政治制度而是多种政治制度呈现出的总体特征。 考点:中国古代的分封制 点评:分封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而我们通常所称谓的封建社会是指以租佃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可分为五大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夏商周三代对应的是奴隶社会,秦代以后中国才确立封 建社会制度。 历史是复杂

35、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本想巩固统治但却引发了 “王国问题 ”,这符合 “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答案:选 A, B C D三项都有效借鉴了前代的教训但并未产生新问题。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复杂。高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察:( 1)中国古代地

36、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2)中国古代皇权是如何强大的;( 3)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如选官制度,中央管理制度。本题侧重考察就是( 3)希望引起学生对此项内容进行关注和归纳梳理。 周公东征以后,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 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中央并不直接干预各诸侯国内部事务,各诸侯国共同奉周天子为共主,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所以 A

37、 D两项表述错误, C项与题意无关, B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 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 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 2011广东梅州模拟)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

38、的是 ( ) 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御史府 中书门下和都察院均是中国古代正式设立的机构并未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也非由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所以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B项均是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的机构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机关,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在秦始皇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相权对皇权还存在极大的制约与束缚,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在试图削弱相权以强化皇权,不同时期所采用手段和形式有巨大差异,

39、但究其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的统治理念是 ( ) A分割地方权力 B监督监察地方 C发挥文官作用 D掌控官吏任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刺史,道员和通判开始设置时其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监察地方,强化中央集权以稳固皇权的统治,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这三项不能反映出其真实目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的,本质上是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手段,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其可以在

40、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的腐败,对现今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借鉴作用。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 “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 ”,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 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以判定在有关唐代三省六部制特点和作用的评价中 A项表述符合史实且表述全面,B C两项表述不够全面, D项表述错误。 考点:中国古

41、代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体制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高考中重点和常考点,同时也是材料题出题的难点,考查的角度有 各个王朝的政治特征 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 (2011江苏泰兴调研 )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 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 (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 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察举制和科举制在强化中央集权方面的共性,结合所学知

42、识可以判定 B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 A C两项表述错误, D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维护王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随着王朝的变革官员的选拔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设定了相应的监察制度以为保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直至今日公务员的选拔依然是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为此专门设立了公务员局,还建立了公务员法。 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 “惟才是用 ”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 )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43、C有利于扩大 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和豪强对政治的垄断,平民也可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选 C, A项表述并不准确, B 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科举制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的影响的分析,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一种重要制度,不等同于教育制度,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为中央集权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科举制的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和作用 科举 制的演变。 ( 2011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 “

44、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科举制将读书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积极性,同时又巩固了中央集权符合材料中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能提高平民参政的积极性。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

45、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 “藩屏 ”。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46、,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 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 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地理志 请完成: (

47、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 3分) ( 3)根据材料三指 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分) (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 2分) (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 1分) 答案:( 1)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分 )。 ( 2)郡县制。( 1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 了统一( 2分)。 ( 3)原因:惩戒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亡的教训)( 2 分)。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 响中央集权(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