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 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都十分重视 “鞭牛迎春 ”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 “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那一耕作方式有关(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答案: C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恢复国民经济 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 B C D 答案: A 如下表所示, 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
2、量方面的比较 人均产量 中国( 1950年) 美国( 1950年) 印度( 1950年)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改变上表中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答案: B 1958年山东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
3、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答案: A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 1974年、 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 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D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答案: A 中共 “十四大 ”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4、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A阐明了 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答案: C 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 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 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 B C D 答案: A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
5、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答案: B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答案: C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生平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崇洋媚外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答案: C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 ”、 “同志 ”取代 “老爷 ”、 “大人
6、 ”等,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 “三大热潮 ”,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 )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 A B C D 答案: C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 AB 段 B BC 段 C CD 段 D DE 段 答案: D 古代中国农耕
7、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答案: D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2007年 12月,宋代沉船 “南海一号 ”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沉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 ) A青瓷盘 B珐琅彩 C白瓷碗 D铜钱
8、 答案: B 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答案: D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 ”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 “商人 ”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 “会馆 ”中 C他可以看到长安城严格的坊市制度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 “海禁政策 ”的限制 答案: C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 C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D部分奴隶主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答
9、案: B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 “解体 ”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答案: D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 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 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 B 中国读书人历来 “耻于言商,耻于言利 ”,而清末 “状元实业家 ”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
10、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答案: A 下表是 1915 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年 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 “实业救国 ”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D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 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 “叫花子 ”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 “总以为彩虹
11、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 “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主要原因是 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 14分)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住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艾,少私义则套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彼,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奉而事末则不夸。不夸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柬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徒,轻迁徙,则国家有
12、惠,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上农 材料二 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黔县商人的运销执照 史料一、二与史料三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造成了怎 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1)重农抑商。( 2分)理由:民众务农,可以收获地利,端正民心民志;民众务农,则朴实而易用,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2分) ( 2)通过发放执照、征收赋税的方式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 2分) ( 3)新现象: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以及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出现。( 2分) 本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分) 关系:重农抑商和强化对工商业管理的政策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13、发展。( 2分)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发展缓慢,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 2分)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共 23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 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 2: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 1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 1919 600 13000 75 162
14、5 材料三: 1952年、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 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 1)读材料一回答:图 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 2分)图 2反映的现象对图 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4分) ( 2)读材料二,分析 18951900 年和 1912年 1919 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8分) ( 3) 19371945 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
15、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3分) (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2分)分析 1952年到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4分) 答案:)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分) ( 2) 18951900 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4分) 1912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 4分)(答出 “民
16、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或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 ”也可分别给 2分) ( 3)战争、日本侵略、官僚资本压迫( 3分) ( 4)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2分)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分) 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分)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共 13分) 材料一 有人提出 “21世纪始于
17、中国的 1978年 ”的观点。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择 18 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 18岁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 2分) (3)材料三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6分) 答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 3)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3分) 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3分) ( 4)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 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