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407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刺史 ”有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之意, “行省 ”以 “行中书省 ”得名,巡抚则以 “巡行天下,扶军安民 ”而名。从名称寓意来看, “行省 ”应是 A地方的自制机构 B中央的派出机构 C皇帝的顾问机构 D中央的监察机构 答案: B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堆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

2、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答案: B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 “乾德三年( 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 ”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实现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答案: D 阅读下列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 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低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变成上述科学成果诞生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

3、同的一个是 A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答案: B 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 “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 ”。明亡以后, “有持万历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 注重商品质量 制作精细 信誉极好 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 B C D 答案: C 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 “谊 ”存在,如 “姻谊 ”、 “乡谊 ”、 “年谊 ”等。其中 “年

4、谊 ”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 D同乡的举人或 进士 答案: C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 “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 毫不间断的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 ”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广州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D 下表为 19751990 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简表:以下是据该简表所得出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B苏联的政治改

5、革严重影响了经济改革的效果 C经济崩溃时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D苏联经济衰退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美苏争霸有关 答案: B 官员质问某人: “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 ”这人坚持: “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这应该是下例哪两个人的对话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 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答案: C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

6、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B 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57 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 “产业革命精神 ”主要追求 A民族独立富强 B工业化的实现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 A 综合题 (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今日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曾经已经

7、走过的路,却是无尽的艰辛写就。 材料一 毛泽东的农村改造更有深远影响。 当时中国农业问题之庞大与严重,足以使从事工作者惊讶。 1949年以前 中国可谓有三个不同的经济体系。在东北原来有 “日满鲜 ”体系,东北的生产和分配只向日本和朝鲜配合。沿海的城市经济大体向外,由国际力量支配。中国内地既为农民丛集之区,一向被遗弃为孤儿。 佃农问题并非一切不平的所在。耕地有时分割的如房间大小,耕牛无从转身。有时所谓地主与佃农只有大同小异,彼此距挨饿不过两三步。放高利贷已是千篇一律,及于放贷者的亲戚与邻舍。所谓剥削也包括雇人工作而给与过低生活费之工资。在这种情形之下,即使要劫富济贫,也难划分界限。这种种现实是历

8、史遗留下的事迹。当初农村问题本已严重,最少近几十年来又无 人过问,只令之江河日下,况又内外煎逼,农村且还要承受战争与灾荒的后果。 一到中共控制稳定,村民开始行使他们的选举权,所有党员都要一一在人民面前对账,称为 “过关 ”,凡是被村民否定者不能为共产党员,或也要改造学习。各干部将马克思的劳力价值说(一切价值出于劳力)教与村民。重新分配土地时固然视家庭内之需要,也顾及其已有之劳力。事无大小,共产党员均不厌其烦的一一区分。其所调查统计之细超过任何习惯之标准。用道德规劝的时候也贯穿各人良心。毛泽东与共产党人执行土地改革之精,确实令人惊讶。 主要的行动全部经过协定,详细规 划,初步试验、修订,付之实施

9、、重新检讨,到第二次修正才能算数。在村庄之外,地区工作人员检讨他们的工作时,其扩大会议可以纠集到几百个代表讨论上好几个星期。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1952年,毛泽东曾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 1953年初,美国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做准备。 195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的江山岛和大 陈岛时,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美国军方制定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多种方案。 1958年,在苏联的帮

10、助下,中国的核工业全面上马了。但是到 1960年 8月 23日,苏联撤走了专家,带走图纸,中国面临的是无数技术盲点和物资的缺乏。在严峻形势的压力下,毛泽东发出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口号。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 “针锋相对 ”、 “亡命之徒 ”方案,企图阻止、甚或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核试验基地。 1964年 10月 16日,中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 江源中国之路 材料四 有一位国民党将领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 辞职去了南非,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路上行走必须走便道不准走大马路,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这天,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的往车后面走。

11、司机很友好的跟他说: “这位先生,请您到前排就坐。 ”老先生非常诧异的说: “我是中国人。 ”司机说: “我知道,我看出来了。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是应该受到尊敬的。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 姜敏海外见闻 ( 1)依据材料归纳当时中国农村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 文),概括中共解决农村问题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5分) (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的原子弹从无到有的背景。( 12分) ( 3)综合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影响。( 10分) 答案:( 1)( 15 分)原因:列强侵略; 经济缺乏统筹规划;

12、 政府不重视;战争的摧残破坏;自然灾害。( 6分) 特点:加强农村对党干部的监督; 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思想教育; 分配方案详细务实,协商制定。( 9分) ( 2)( 12分)背景:新中国的成立(或国家独立的实现); 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美国的核战争威胁与 阻挠破坏; 苏联的帮助以及后来的背信弃义; 技术落后和物资不足;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12分) ( 3)( 10分)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了苏美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为我国和平利用核能奠定了基础。( 10分)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结

13、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在 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 “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14、知识,指出 “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1)( 6分)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分)。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使秦国力量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 3分) ( 2)( 9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4分)。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答出 3点得 5分) ( 15分)(

1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 6月,日本当局叫嚷 “不要误了末班车 ”。 7月 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 :“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 ”“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 ”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 “从窘境看,想孤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 ”“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 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 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

16、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 ” 材料三 1941年 7月 2日,日本内阁决定 “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为方针。 ”“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 ”,并声称 “不辞对英美一战。 ” 上述材料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 “不要误了末班车 ”?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 6分) (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分) 答案:( 1)( 6分)日本要乘德国闪击西欧成功之际,侵占东南亚。 基本方针是建立 “大东亚共荣圈 ”:重点是先结束中国战事。( 6分) ( 2)说明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日本已不可能先结束中日战争再南进,不得不背上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冒险进攻东南亚,对美英开战。( 4分) 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 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 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 切断国际援华通道,早日打败中国。(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