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3430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兄弟三人,都以华为字,本无特殊寓义。彭德怀给自己起的号叫 “石穿 ”,鼓励自己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后来他依据论语中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的说法,改名彭德怀,意为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办土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 “彭德怀 ”这一名字基于 A宗法制 B传统习俗 C个人志向 D时代特色 答案: C 朝鲜半岛分裂后,斯大林多次暗示金日成要越过 “三八线 ”,统一朝鲜。但l950年 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斯大林又指使其代表不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问题的会议,使安理会顺利通过美国组建 “联合国

2、军 ”的决议,战争规模升级为国际战争。斯大林的意图是 A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权威 B调整苏联的争霸政策 C巩固苏联在东欧的战略地位 D构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新秩序 答案: C 在 60至 70年代末,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 40 1: 54 6变为 47 8: 49 3,同期日本由 28 2: 71 8变为 41 9: 58,联邦德国由30 1: 65 7变为 45: 53。在一些现代化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雇佣人数 1 2以上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以上变化主要体现了 A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 B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呈递增趋势 C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变化 D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结构的

3、变化 答案: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师把从军歌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农家子弟: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这表明 A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 B法兰西民族主义萌发 C法国人民建立共和的愿望强烈 D共和政体在法国日益深入人心 答案: D 1866年,在第一国际的组织下,伦敦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扩大选举权。英国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了选举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增加了选民总数。由此可见 A工人运动被资产阶级利用 B工人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实现解放 C工人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D工

4、人运动还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 C 图所示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中国政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根本变化 C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政 答案: D 华北太岳闻喜三区店头村翻身农民召开敬奉毛主席大会。大家都说: “过去敬灶君爷,什么事都不顶,毛主席一来,咱就翻了身,才是真正的活财神哩 !”大会结束后,全村群众到家里都把灶君爷的像扯掉,贴上毛主席像,每天吃啥敬啥,还有鞠躬,形成敬奉毛主席运动。该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解放区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B解放区实行了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制度 C新中国成立 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 B 1

5、944年,在美国空军准备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轰炸时,中国著名建筑学家粱思成交给盟军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 因为梁思成的嘱托,京都、奈良没有被轰炸,使这两个有着众多古建筑的古城得以保存。梁思成此举 A保护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爱国主义情操 C尊重了佛教文化 D保障了平民安全 答案: A 袁世凯于 l912年 4月 22日发布大总统令,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该各地方,同为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或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 ”“将来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内政。 ”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B坚决维护国

6、家主权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答案: B 16世纪晚期,长城沿线汉族 “边人大都五分类夷 ”,以至有 “汉夷 ”之称;蒙古部首领也渐习华风,表示 “求再生当居中华 ”。这表明 A中国大一统局面开始出现 B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C长城是中国 农牧业文明的分界线 D中国的辽阔版图最终确立 答案: B 史书记载,某少数民族初起时, “其部长日勃堇,行兵则称日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该制度后来发展为 A部落兵制 B府兵制 C募兵制 D八旗制 答案: D 王安石为保证新法的实施,新增官员、新设机构或充实原有机构,其结果是每

7、月增加官俸钱一万多缗。由此可见,该措施 A整顿了吏治 B祛除了官场积弊 C扩大了选官途径 D加剧了冗官、冗费问题 答案: D 综合题 (3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得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来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扣思想格局。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 耶稣会会士专在结交、说服朝廷和官僚方面下功夫。担任技术专家、导师和外交代表,使自己成为对明朝皇

8、帝和满族皇帝有用的人。耶稣会神父帮助中国人铸造了他们的第一门大炮和议定了他们与俄 国的第一份条约。这些做法并没招致大批人皈依天主教,但他们的确赢得了对西方的基督教和科学的尊重 耶稣会坚持认为, (中国 )祖先崇拜权仅是一种世俗仪式,旨在保持家族传统的连续性。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则完全相反地认为,它是异教的宗教仪式,与基督教不相容。 l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闭关自守的几个世纪中,日本幕府允许荷兰人在日经商,主要是利用他们了解外部世界情况。

9、1868 年,天皇颁布了一篇警文,着重强调了:“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 ”。 1878年创作了一首“文明球歌 ”,拍球时,让儿童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 10种东西的名字即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 政府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例如,在宗教领域,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认为神道教促进了民族统一,激励了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日本想在现

10、代世界中保持原有的地位,这些属性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摘编自日本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 当今世界,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00多个民族, 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 河。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有益于世界文明的进步。所以,世界上的人们,都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样的世界,才能赢得长久和平与发展。 人民网 (1)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

1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中的哪些重要成果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 (10分 ) (2)据材料二概括耶稣会会士在中国传教方式的特征,并分析基督教传教失败的主要原因。 (10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 (8分 ) (4)综合 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看法。 (4分 ) 答案: 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战斗力提高;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骑士文化);确立了封建制度(贵族骑士的统治);( 6分)中华文明成果:指南针、火药、造纸术。( 4分)(答出 2个,即可得分) 方式特征:结交官员与规劝官员入教相结合;传播科技、帮助中国外交与传教并行;

12、以尊重中国传统习俗为前提。( 6分) 失败原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罗马教皇的唯我独尊与清朝 “天朝上国 ”意识的对立。( 4分) 主要原因:幕府时期的日本一直在了解世界;推翻穆幕府统治,树立天皇 权威;政府号召全面学习西方并主导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保留日本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8分) 看法:承认、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不同文明之间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吸收,共同发展。( 4分)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中,占主要成分和具有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是统治集团和贵族豪绅阶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其权威和尊严得以反映的场所。一座城市的大小和规模,以及这座城市所具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完全是由这个城

13、市的主人决定的。在这样的城市里,一方面统治阶级追求的深宫内院中极端奢侈、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方面平民的生活处于极 端贫困之中 唐宋以来,因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接踵而来的是城市功能逐渐多元化的兴起;城市生活逐渐体现了城市居民的大多数 平民阶层的生活情趣;由贵族化趋向平民化,闲选、安适和享乐,这是 “城里人 ”追求的目标。 尽管日用消费品的比例在增加,但商业经营仍以给统治阶级的奢侈性消费服务为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英国的 “圈地运动 ”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 “打工 ”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

14、作法、公共 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 1868 年和 1875 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 “终身雇用制 ”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0分 )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同之处。 (6分 )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4分 ) 答案:( 1)新变化:政治功能突出到功能多元化;城市生活丰富,由贵族化趋向平民化;城市商业重心下移,大众消费增长。( 6分) 主要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人口增加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4分) 相同点: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政府重视农民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 6分) 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城市化注重外表与内涵的变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在城市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