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甘肃省天水市三中高三第六次检测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秦朝初年改 “正月 ”为 “端月 ” B唐初改 “内史省 ”为 “中书省 ” C北宋初改 “昌南镇 ”为 “景德镇 ” D明初改 “大都 ”为 “北平 ” 答案: A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上述材料表明 ()
2、A火车的出现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B英国的火车票价非常便宜 C保守人士反对火车的出现 D铁路是由民主人士积极倡导修建的 答案: A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变成 “野蛮人 ”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就的巨大财富 B工业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的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贪婪 答案: B 迪特尔 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
3、“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 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 我把他打翻在地 。 ”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答案: A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 ,简称为 “和平鸽 ”战略。 “和平鸽 ”战略的基本结构是: “和平鸽 ”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 是 “和平鸽 ”的头部。 “和平鸽
4、”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 B C D 答案: D 中新网 2009年 8月 4日电,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台湾民众不反对胡锦涛与马英九会面,其中 72%的民众希望在马英九本届任期内举行,30%的民众希望胡锦涛能来台湾。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 两岸 “三通 ”的基本实现 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 “一国两制 ”在台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A B C D 答案: C “花好须绿叶扶 ”
5、、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 C 1937年 7月 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演讲: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演讲表明 民族危机已十分严重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蒋介石彻底放弃反共政策 国民政府准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A B C D 答案: B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 “转石效应 ”,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
6、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 “转石 效应 ”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 M Godtey)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中 “引
7、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指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材料中两次 “大变动 ”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答案: B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阿诺斯认为
8、“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 B 综合题 中国的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32分)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当时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儒家学院大不相同,因此也遭到那些守旧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这不,没开馆呢,京师上下便谣言四起,当时流传一副对联说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
9、异类为师 ”,也有骂 “胡闹 !胡闹 !教人都从了天主教 ”,更有士大夫危言耸听地说, “未同而言,斯文将丧 ”(暗嵌 “同文 ”二字); “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试图把京师同文馆给打下去 ”。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奕 得了一个 “鬼子六 ”的绰号(奕 排行老六,又常与洋鬼子打交道,故得此名) 在守旧派士大夫 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 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 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 20人,剩下的 10人最后也只有 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揭秘慈禧大搞洋务运动始末 材料二毛泽东
10、在 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讲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 “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时指出, “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 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 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 90左右,这 “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 “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
11、略抉择 材料三 30年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 “制造大国 ”的地位,并为实现向 “制造强国 ”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 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比 1978年增长 23倍(按可比价计算)。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统计显示, 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 5, 2007年已升至 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 30年来,我国工业占 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 40以上, 2007年达 43,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 30年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跨越
12、 ( 1)材料一中洋务派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的计 划为什么会 “几同夭折 ” ( 4分)这一事例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说法矛盾吗 ( 2分)请说明理由。( 6分) ( 2)中国共产党决策层决定在革命胜利后实行一段新民主主义政策,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8分) ( 3) 1958年以后和 1978年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新趋势 ( 4分)两个新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8分) 答案:( 1) “几同夭折 ”的原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儒家思想大不相同,遭到封建守旧士大夫的反对。( 4分) 不矛盾。( 2分)理由:洋务运动是两次鸦片战争
13、以来中国先进的地主 和士大夫主动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立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运动,这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势力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因此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大门;( 3分)同文馆建立后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和舆论的压力,举步维艰,这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这一势力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普及新机器和新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3分) ( 2)主要原因:我国当时 的经济尤其是现代工业十分落后,因此需要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工
14、业;( 4分)在工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之后,再来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 4分) ( 3)新趋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分)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化发展呈现重工业、轻工业等协调发展的趋势,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 2分) 原因: 1958年的 “大跃进 ”,全民大炼钢铁,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2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成效;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工业化的深入奠定了基础;我国经济日益朝 向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的工业化在农业、科技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不断调整和发展。( 6分) (任答其中两点
15、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材料一 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日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 (棉花 )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 (元朝 )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 既就殷。 摘自辍耕录 材料二 上海原是中国的一个普通县城,自 1843年通商开埠以来,在短短数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东亚著名之都会。在这一历程中,租界的建立,西方企业的设立,这些
16、所谓 “外国的气力 ”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但上海在短时期内崛起以及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则与周边地区拥有的深厚资源有关。可以说,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了全国而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则是构筑 “农业文明的基础 ”,至近代被组合到上海后,才发生了变化。 (1)分析松江自元代以来逐渐成为 全国棉纺织中心的原因。 (6分 ) (2)概括指出 19世纪中后期上海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试分析其社会历史原因。(14分 ) 答案:( 1)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先进棉纺织工具和技术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 6分) ( 2)变化:不断半殖民地化;快速成长为现代化大都市。( 4分)原因:列强的侵略;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思想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传入;中国近代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全国尤其是江南的各种资源。(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