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3449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在封建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则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如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应该是 A座北面南 B座南面北 C座西面东 D座东面西 答案: A 2008年至 2009年因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紧张,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 “新冷战 ”关系。但有人认为,用 “新冷战 ”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乎不准确,之所以说 “不准确 ”主要是因为 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 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 当今世界政治

2、格局已经是多极格局 A B C D 答案: A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蒸汽机 -工业革命 B电磁感应理论 -电动机、发动机 -电力革命 C内燃机 -汽车、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D相对论 -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 答案: D 某人在撰写论文时使用了以下的参考书: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范围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

3、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答案: B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出生动的评价: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里批判的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新 经济政策 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 答案: C “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 ,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仅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这不能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急剧扩大 B诱发的因素是海外市场的急

4、剧扩大 C与英国海外军事扩张有密切的关系 D对世界文明进程、近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答案: A 维多克雨果在九三年(注:指 1793年)这部小说中歌颂国民公会说:“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是也酝酿着进步 ”。下列事件体现了它 “酝酿着进步 ”的是 A发布人权宣言 B实施 “限价法令 ” C宣布共和政体 D处死路易十六 答案: B 某同学在百度搜索某词条时找到这样的话: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由此判断他搜索的词条应该是是 A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5、B维新思想之经济方针 C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答案: D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 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 ”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答案: C 魏源有首诗这样描写鸦片战争前的状况:为问海夷何自航?或云葱岭可通大西洋,或云括尔咯印度可窥乌斯藏;或云弥夷佛 夷鄂夷辈,思效回纥之助唐;或云诸国狼狈叵测不可防,使我议款议战议守无一臧。呜

6、呼!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这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B中国人对西方的状况一无所知 C中国的统治区域非常大 D英国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答案: B 俗语云: “百年田地转三家 ,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 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政府 “不抑兼并 ” 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答案: D 吕氏春秋 去私中记载: “墨者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 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说明墨家思想 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

7、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外交事务比以前各代有所增加,特别是清代后期,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外交事务繁杂是此前任何一个朝代无法相比的。因此,有清一代外交机构的设立,亦与前代有所不同。清代前期,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清代后期根据国内国际形式改革官制,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在美国、西班牙等国的要求下于 1901年7月 24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 陈彦辉中国古代外交人员及机构名称严格述略 材料二:在民国时期,有专门进行外交 官、领事官的考试,

8、既是为了给使领馆招募合格的官员,又是为了提高外交官、领事官乃至外交部官员的素质。应试人必须先通过外交部举行的甄录试,这意味着外交部对于将来的录取者有初审权。通过初审后便通知举行面试。面试有两项:一是作文,用中文和外文笔试;二是口试外语。甄录试及格者,由外交部咨送参加正试。 朱汉国、杨群中华民国史 志三 材料三: 1949年至 1999年世界各大洲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统计示意图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初年和清朝晚期外交方面的突出变化。( 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 ( 2)材料二反映了民国政府时期外交建设方面的哪些现象?( 4分)并列举民

9、国时期重要的外交成就。(最少两例)( 4分) ( 3)根据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外交成绩突出的原因。( 12分) 答案:( 1)外交政策的变化:由闭关锁国到 “开放 ”外交;外交机构的变化( 3分):由传统外交、无机构外交到近代外交、成立专门机构外交( 3分) 主要原因: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侵华不断加深;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列强加强控制中国的需要;中国近代化进程加快的需要 。(任写三点即可)( 6分) ( 2)重视外交人才的选拔;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 4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收复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治外法权;开罗会议(任写两点即可)( 4分) ( 3)

10、建国初期;原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思想的提出。(任写两点即可)( 4分) 七十年代;原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重视发展第三世界的关系。(任写两点即可)( 4分) 九十年代;苏联解解体,新成立的国家增多;两极格局消失,朝多极格局发展,国际局势缓和。( 4分) 材料一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1100 年 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

11、前 850 年 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 第二个寒冷期从一世纪到 600 年 第三个温暖期从 600 年到 1000 年 第三个寒冷期从 1000 年到 1200 年 第四个温暖期从 1200 年到 1300 年 第四 个寒冷期从 1300 年到 1900 年 材料二:王俊荆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 “气候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战争数目以及朝代更替也是一个循环,气候的恶化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着王朝的统治基础。 我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都是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爆发后所进一步激起的。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原王朝与

12、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 (其他方向的少数民族远没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威胁之大 )。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 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向南迁移,这样就会与中原王朝产生战争。 ”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国古代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大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巍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 “南盛北衰 ”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据材料一,在 第二个寒冷期后半期,我国的历史发展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6分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俊荆的基本观点?( 9分)你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5分) 答案: (1)分裂对峙走向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6分 ) (2)气候的变化影响中原与周边的民族关系、国内的阶级关系(农民起义)、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9分); 评价:环境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但不能把社会的变迁完全归结于环境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