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西省井冈山中学高二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 A民间的 “实惠 ”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民间的 “实惠 ”思想没有系统化理论化,故排除 A, B观点符合题意, C观点是自然科学知识, D观点是医学领域,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哲学 点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难度适中。 针对网络语言日
2、益渗透生活的现象,语言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和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 ( ) 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 观点错误,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观点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意识, 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认识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
3、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观点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意识,本题难度适中。 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 (见 右图)最上方英文 “NANJING”中的两个小写 “n”巧妙勾画南京明城墙城门,外围又用线条镂空透视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南京青奥会会徽的设计蕴涵的哲理是 ( ) 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文化创新立足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一切以
4、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联系的条件性, 观点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的哲理,而这是文化生活的原理, 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意识、联系的条件性 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议的选项,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某公交公司欲精选论语名句贴在公交车厢内,打造车厢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城市文明。若就此写一篇新闻报道
5、,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 A文化熏陶 道德修养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发展 C继承传统尊重差异文化创新 D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作用,题干说打造车厢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城市文明,即强调文化对个人的熏陶作用,搞好文化建设,故 A 观点符合题意,BCD观点均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文化的作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即审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一般抓关键字,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
6、度适中。 云纹(图所示)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我国的建筑、雕塑、器皿、家具中都有广泛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千年的跨度 ”、 “有着丰富文化内涵 ”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故 符合题意,云纹至今在我国的建筑、雕塑、器皿、家具中都有广泛应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故 符合题意, 观点
7、没有体现, 观点说法片面,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只弘扬传统文化是不够的,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 选项, 观点说法片面,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只弘扬传统文化是不够的,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议的选项,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2012年 3月 5日,某市开展 “学雷锋 ”活动。为响应这一活动,我们应该 ( )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 优先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建设, 观点错误,应该是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8、, 优先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说法错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同等重要, 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建设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应该是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优先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说法错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同等重要,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最火歌曲 韩国神曲江南 style在短短 2月内 借助网民 “病毒式 ”传播荣登英美多国流行乐排行榜首。专家认为原因在于,江南 Style的音乐风格跟欧美流行音乐风格相一致;其 MV的视觉效果又非常国际化,极易被外国观
9、众接受;而效果特殊的 “骑马舞 ”本身简单易模仿。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江南 Style的成功表明 (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 文化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流行与传统、主流与多元的结合 文化的差异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A B C D 【小题 2】江南 Style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借鉴主要是 ( )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必须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必须坚持文化的创新性,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必须研究和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10、】 A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创新, 观点错误,文化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流行与传统、主流与多元的结合说法太绝对, 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文化创新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文化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流行与传统、主流与多元的结合说法太绝对, 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本题难度适中。 【小题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创新, 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观点错误,大 众传媒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途径,
11、江南 Style的音乐风格跟欧美流行音乐风格相一致;其 MV的视觉效果又非常国际化,极易被外国观众接受;而效果特殊的 “骑马舞 ”本身简单易模仿,说明必须研究和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坚持文化的创新性,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故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文化创新 点评:本考点是文化生活中重要考点之一,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基本途径:一是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
12、所用。 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看,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 201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 4月 4日(农历三月十四) 9时 50分在黄陵桥山祭祀大院举行。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 祀从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 “礼治 ”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
13、有包括大陆、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上万人参加。这表明了( ) 文化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 A B C D 【小题 2】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价值和 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对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正确的是 ( ) 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共谋祖国统一 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 A B
14、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 观点错误,颠倒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应该是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通过隆重的祭 祀活动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 “礼治 ”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说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继承与发展 点评:考生要注意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切不可颠倒,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
15、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难度适中。 【小题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观点错误,文化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方向,说决定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观点错误,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的作用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文化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方向,说决定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观点错误,它是一种精
16、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本题难度适中。 全国道德模范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靠诚信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美德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点, 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美德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故 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17、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 点评:本题是四选三组合选择题,考生只要能排除错误选项或者无关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本题便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本题难度适中。 为了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面免费。国家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依据在于 ( )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为我国
18、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发展文化事业的依据, 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故繁荣文化市场不是它的作用,排除, 观点均是国家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原因,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发展文化事业的依据 点评:考生要注意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别开来,有一定的难度。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位,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它是以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
19、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 观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但是有保留各自的特色,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 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的是文化的区域性,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中华文化 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但是有保留各自的特
20、色,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议的选项,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 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 )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认识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真理等知识点, 观点错误,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践也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说永 恒不变表述错误,
21、题干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B。 考点:实践与认识、真理 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践也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说永恒不变表述错误,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议的选项,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是否自主招生 ”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 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 不同认识主
22、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论, 观点错误,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说总是不同欠准确, 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故 观点正确,故答 案:应选 C。 考点:认识论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认识的反复性,由于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本题难度一般。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23、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 题),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不符合题意,多了辩证二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D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评:该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对于第二个问题
24、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 “元气一元论 ”“理生万物 ”与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等哲学观点,他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 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元气一元论 ”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理生万物 ”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答案:应选 B, ACD观点均错误,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点评:该题考查
2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考生注意唯物主义的基本类型、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唯物主义主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主要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本题难度一般。 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不器 ”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的、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马克
26、思哲学, 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观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D。 考点:马克思哲学 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产生的基础: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科 学发现;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地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难度适中。 2012年 3月 24日 (农历三月初三 ),黄帝
27、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市隆重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寻根探源、省亲问祖,这助推了世界华侨华人的寻根热潮。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 “根 ”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动中有静 静止是无条件、绝对的 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事物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观点错误,静止是有条件、相对的、暂时的, 观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所以说事物没有任何变化是错误,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运动当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心中的 “根 ”始终不变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运动与静
28、止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考生一定要注意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 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本题难度一般。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B
29、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 观点错误,说法太绝对,除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要尊重客观规律, 观点错误,不是顺从自然,而是顺应自然,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自然界的客观性 点评:本题考生注意排除错误选项,答案:便可以得出,本题难度一般。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正式宣布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制定实名认证方案制配套使用。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 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采取防沉迷系统这一措施( ) 尊重了客观规律
30、说明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是按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 做到了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采取防沉迷系统是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现状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说明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本措施的实施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故 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 点评:本考点是重点问题,考生注意加强理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31、,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 (同 “夕 ”)如环,昔昔都成 ;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 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 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32、 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的特点, 观点错误,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观点不符合题意,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认识世界的具体形式,不是改造世界的体现, 观点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意识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生注意先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再排除无关选项,难度适中。考生要重点把握意识的特征,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观能动性、自觉选择性,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媒体上涌现出一些网络用语,如 “神马都是浮云 ”、“鸭梨山大 ”、 “宅男宅女 ”、 “给力 ”等,网络用语引起的诙谐幽默被人们所 喜爱,
33、并广泛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一现象说明( ) 人们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意识决定于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网络用语是人们灵感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物质与意识, 观点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观点错误,网络用语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灵感的产物,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物质与意识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 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观点错误,网络用语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灵感的产物,本题难度适中。
34、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 践发展的动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实践, 观点错误,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不是形成理性认识,而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观点错误,认识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正确认识是促进实践
35、发展的动力,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社会实践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不是形成理性认识,而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观点错误,认识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正确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7月 18至 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广东深圳考察社会管理工作。他强调,发扬特区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全国当好排头兵、闯出新路子。强调发扬特区精神,是因为 ( )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
36、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 A观点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 B观点错误,意识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观点错误,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只是正确的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起阻碍作用, D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意识 点评:本题是高考的重点问题,考生注意意识的双重作用,难度适中。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
37、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综合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于 2012年 9月 16日至 9月 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成功举办。吉祥物名为 “牛牛 ”,是向全社会征集一年半后,从广大群众创作的 316件应征作品中选拔出来的。创作者在创作这一形象的过程中 ,大量征求群众意见,深入实际 ,广泛调研 ,全面搜集各类素材。这一形象的原型取自南阳黄牛 , 充分体现出南阳的地域特色,同时也传递出农民、农村与农业的内涵。作品经过拟人化与卡通设计后,动作强劲,姿态动感,彰显了农民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也表达出国际体育运动 “更高、更快、更强 ”
38、的体育精神 ,具有浓厚的中原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阳光又可爱的 “牛牛 ”,脚踏祥云,欢笑着大步走来,洋溢着激情和活力,表现出南阳人民正以主人翁的热情欢迎全国的农民朋友相聚南阳,共迎体育盛会,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分享友谊。 结合材料,分析南阳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 8 分) 答案:( 1) “牛牛 ”的设计立足于社会实践 ,根植于南阳 “三农 ”经济。 ( 2) “牛牛 ”的设计向全社会征集方案,发挥了人民群众创新的主体作用。 ( 3) “牛牛 ”的原型取自南阳黄牛 ,既体现南阳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又融入时代元素,继承了传统 ,推陈出新。 ( 4)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把农运
39、会的理念和国际体育精神有机结合了起来,坚持了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 5)在设计 “牛牛 ”的过程中坚持了正确方向,表现出南阳人民以主人翁的热情欢迎全国的农民朋友相聚南阳,共迎体育盛会。(每点 2分,结合材料答出 4点即可满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南阳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 措施,本题是一道体现类的试题, 文化创新考生可以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等角度作答。 考点:文化创新 点评:本题是高考的重点问题,对于文化创新考生注意: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基本途径:一是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
40、故鼎新。二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看,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 结合的道路。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难度适中。 201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20周年。 20年前的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滚滚大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进入快车道。 20年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
41、观,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引领中国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20 年过去,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9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人们获得并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3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南方谈话的正确性。( 3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20年前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辩证关
42、系原理,考生注意要从两方面进行作答,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从认识的反作用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二者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 认识起阻碍。本题难度一般。 2010 年 9 月以来,河南省全省平均降水量 19.5 毫米,遭遇罕见的三季连旱。干旱面前
43、河南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着眼旱情发展不断修订抗旱方案,及时加强工作调度。经过努力,大大降低了旱灾造成的影响。通过努力,保证在 3月底前完成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 1351万亩,力争夏粮在大旱之年实现好收成。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河南省在抗旱工作中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分) 答案:( 1)重视意识能动作用,不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河南省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抗旱工作。( 3分) ( 2)尊重和运用客观规律。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组织人工增雨(雪)等,注重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3分) ( 3)坚持一切从
44、实际出发。着眼旱情发展不断修订抗旱方案。(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辩证唯物论,考生回忆教材的唯物论的知识点即可作答,本题涉及到的原理主要有:重视意识能动作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考生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考点:辩证唯物论 点评:做哲学主观题,考生第一步先确定考试的范围和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唯物 论,第二步是回忆教材知识,调取关于该考点的内容,第三步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本题是一个小角度的试题,所以要求考生做到对知识点的精确把握才能回答,难度适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 3月 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 7 5%
4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近十年来首次低于 8%。从“保 8”到提出 “7 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国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矛盾和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依据。( 12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
46、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依据客观 实际的变化,审慎确定合理的增长目标,表明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3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3分) 国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时调整经济增长目标以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唯物论,是一道哲学试题,依据类即原因类试题,唯物论主要原理有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