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邯郸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 ”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有义务觐见天子并带兵协同天子作战, “烽火戏诸侯 ”讲述即是诸侯误认为天子有兵事蜂拥带兵前往会见,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具体内容,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
2、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 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室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室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宫建筑布局不断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明清时期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这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的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古代
3、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点评: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和军机处的设立;在思想文化方面继续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强化思想专制,在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1840 年的鸦片 战争使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败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专制军权受到强烈冲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的主权和
4、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答案:选 C, A项表述错误, B D两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 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
5、是( ) A中国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当尚未完全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完全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即意味着成为殖民地,答案:选 B,A C D三项是半封建化的表现。 考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形成 点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能错误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 ”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 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半封建 ”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
7、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在中国取得了 “领事裁判权 ”,即外国人在中国侵犯法律由外国领事裁定,中国无权对其进行制裁,这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性,答案:选 C, A B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殖民者所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影响,除了割地赔款直接的政治经济侵略之外还有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等司法主权的破坏等 ,高考经常关注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相关内容的考查。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
8、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执行五口通商政策,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倾销的目的基本实现了,但其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助于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答案:选 D, A与题意无关, B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
9、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 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本题即是此种题型的反映。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发动侵华甲午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协定关税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对中国发动侵华甲午战争的意图在于从中国攫取大量的侵略权益,日本已在甲午战争之前获取 B项侵略权益, A项出现在辛丑条约之中, D项目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已基本实现,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即由原来的 商品倾销向资本输出转变,答案:选 C
10、项。 考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 点评: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甲午战争为分界,前期以商品倾销为主,后期随着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方式也转变为资本输出;政治上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直接激烈对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西开始勾结共同统治和镇压中国民众的反抗。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 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 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11、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根据干支纪年法的规定一天干对应一地支,且奇偶固定搭配原则, 1900年比 1894年晚 6年, “甲 ”之后第六个天干是 “庚 ”,地支 “午 ”之后第 6个是 “子 ”,故 1900年应该是庚子年,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史学常识 天干地支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 不同历史观的辨析, 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 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 以及对史料的
12、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 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 1901年的是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新政 ”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 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1901 年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围绕其签订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B C D三项出现的时间特征均与 1901年不符。 考点:中国人民近
13、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
14、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大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反侵略行为,他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答案:选 A, B C D 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的考查,高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次重大历史事件: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 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 A抗击八国联军 B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团结一致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国共合作 点评: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一次是 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宣布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的 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先是共产党发表 “八一宣言 ”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接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关于国共两党的关系,总结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二者经历两次合作和两
16、次分裂,从合作和分裂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两党合则民族振兴,两党分则民族遭遇险境,因此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两党有必要进行长远的第三次合作。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甲 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对日作战的情景,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
17、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 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1937年 8月 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背景可以判断出中国正处在全面抗战时期, A 项正确, “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 ”说明 B C两项说法符合史实, 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答案:选 D项。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点评:高考对抗日战争内容的考查呈现出形式多样,考点分布广泛等特点,从形式上来看,创设多种新情景,多以诗歌和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现;从内容方面看,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抗 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和阶段特征; 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的不同抗战表现; 抗日战争的影响。
19、 1940年 12月 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台儿庄战役 C南京大屠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A项发生于1940 年秋冬,故可能为当时的新闻, B发生在 1938 年, C 出现在 1937 年 12 月,D出现在 1945年 4月, B C D三项时间特征均与材料中给出的时间背景不符。 考点: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点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同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取得了几次比较辉煌的胜利战役,其中中共领导组
20、织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最突出的事例,国民党方面是台儿庄大捷,对此学生必须牢记,尤其是百团大战的战争特点是高考中的常考对象。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是在平型关战役中,即平型关大捷,该次战役是为配合国民党的太原会战,故答案:选 B项, A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
21、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 “扶 清 ”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的阶级和革命理论的指导,答案:选 A, B C D三项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而非主因。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义和团运动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
22、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在关注义和 团运动的爱国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阻碍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面。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 强迫清政府向各国借款 争相在中国修筑铁路 夺取采矿权 争相在中国开办工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即由商品倾销向资本输出转变,各选项中 均是西方资本输出方式的具体表现,均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
23、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元朝设立中书省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项是中国古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重要表现, 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设与削弱相权不符, 是服务于皇权的机构,军机处设立之时宰相已被废除,答
24、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皇权加强的举措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 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
25、的共同特点,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与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实际职能不符。 考点: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
26、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而一般平民不在受分封的范围,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均是商周时代分封的对象。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材料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对象,有关西周分封制考查的角度高考中涉及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的目的 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
27、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西周分封之时是将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所以答案:选 C,铁犁和耕牛在西周是尚未出现,不会成为分封的内容, A B D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材料考查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结合 分封制的内容应注意其影响:一方面分封制实现了两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扩大了两周的统治疆域,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合理合法壮大为割据势力埋下了隐患。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
28、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 礼记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的继承关系,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 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宗法制的具体内容,解题的关键就是必须牢固掌握教材中有关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对于宗法制内容的考察,高考中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尤其是影响与现当代生活还紧密相关,例如,祭祖,同姓寻根等。 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2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嫡长子,嫡子的长子 有继承权,答案:选 C, A B D三项无继承权。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点评: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 (正妻 )所生的长子。具体规定为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拓展思路: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财产继承顺序。其出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合乎祖治,依法继承;二是违背祖治,非法争夺。此题中的朱棣的政绩也可换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政绩,李世民也非法定储君,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 中国古代出现以行
30、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是指郡县制实施后,普通平民获得了姓氏和籍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郡县制推广时间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 郡县制 点评:材料考查了郡县制的实行对中国社会生活发展的重要影响,即促进了籍贯现象的出现,而籍贯的出现有助于强化民众的地方意识和国家观念。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
31、理制度再 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他得出 “有叛人而无叛吏 ”的认识,是由于( )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有叛人而无叛吏 ”是指农民起义之时各地官员不敢随农民军一同造反,因为郡县制推广后各地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反叛中央有极重的惩罚,这体现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
32、题意。 考点:郡县制的积极影响 点评:此题还有如下变式: 秦末 “有叛人而无叛吏 ”,汉初 “有叛国而无叛郡 ”,中唐 “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 D)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 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 “右在 ”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虎符为秦代重要军事信物,此物一分为二,一半由皇帝
33、掌握,另一半由将帅拥有,调兵时须将二者合二为一验证真伪,结合题意要求,可知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 ”答案:选A, B C D三项无权拥有虎符。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 “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表现为 “郡县制 ”,材料强调了 “三公九卿制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
34、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郡县制下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可以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从而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答案:选 D, A B 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是其为何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所在。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它实现了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集权体 制开始确立; 它奠定了中国以后地方
35、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 西汉时期形成的 “中朝 ”( ) A与外朝同属一个机构 B与皇帝容易产生矛盾 C掌握司法与行政大权 D行使国家的决策职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期汉武帝重要身边的内侍人员形成的 “中朝 ”,掌握了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从而使以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利得以削弱,王权得以强化,答案:选 D, A B C 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 以加强皇权,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 加强思想控
36、制。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 ” ,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某机构的功能是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行政事务,而本身并无决策能力和行政权力 ,这符合清代军机处的特征,答案:选 D, A B C 三项机构与此特征不符。 考点:清代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强化的表现,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皇权的专制程度达到顶峰。但清代军机处仅仅是皇帝的策问机构,不是决策机关,军国大政的最
37、终决定权只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它的设立仅仅是为了方便皇权职能的发挥。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 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朱元璋在全国颁行统一的三种服装样式目的是为了严格区分社会等级秩序,极力加强专制皇权统治,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说法不够准确,不符合朱元璋的真实目的。 考点:明代专制主义的强化措施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
38、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本题从服饰变革的角度考查社会变迁的背后隐藏的社会本质问题。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 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设置了军机处 C扩大了六部权限 D推行了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这是其感到劳累的直接原因,答案:选 A, B D两项不符合史实, C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明代宰相制度的废除 点评: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是一
39、对基本矛盾,自秦代建立,这一矛盾便凸现出来,随着王朝的更迭,矛盾益发突出,最终至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这一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须要关注的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实际是废除了中书省这一整体机构而并非丞相的职务。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B的突出特征是地方分权, C相权一分为三,相权削弱,皇权得 以强化, D项也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 点评:中国古代通过直接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40、,具体措施在各朝代的表现各不相同,从唐代开始,宰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继而再加细分,宋代沿袭这一做法,终于使得宰相的职权极大削弱,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冗官现象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了最终的解决。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吏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中 书省的权力得以强化拥有较大的行政决策权和执行权,其执行权类似与唐代尚书省,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
41、权以加强皇权,但历史是复杂的偶尔也有例外,元代的中书省即是此种反常现象。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 加强思想控制。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隋唐实行科举制的实行有助于打破豪门大族凭借血缘门第对参政权的垄断,使社会底层民众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参政的权利,官员的素质得以提高,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和巩固了封建统治,答案:选 A, B D两项说法错误,
42、C项表述不够准确,科举制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对自然科技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到明代由于实行八股取士反而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点评: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举制作用的理解, 任何制度的出现及其作用的发挥必然具有两面性,科举制也不例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 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
43、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唐代三省共同行使原有一个宰相的权利,并且相互之间相互制衡,即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因此得到强化,答案:选 B, A与题意无关, C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体制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
44、索,只要有时间 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西安事变 ”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 “淞沪协定 ”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 ”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材料二: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请回答: ( 1)张、杨是何时发动 “西安事变 ”的?( 2分) ( 2)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 3分) ( 3)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 3分) ( 4)材料二中 “介公 ”指谁?张杨 “诤谏 ”的目
45、的是什么?张杨 “诤谏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答案:( 1) 1936年 12月( 2分) ( 2)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3分) ( 3)东北沦亡、日军占领上海 、华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3分) ( 4)蒋介石。逼蒋抗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西安事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民族抗战前日本侵华史实的掌握情况,难度比较低,熟悉教材基本知识即可解决。 (1)西安事变发生在 1936年 12月 12日,又称 “双十二事变 ”; (2)材料一中 “东北沦亡 ”、 “淞沪协定 ”和 “塘沽、何梅协定 ”分别对应:九一八事变 、
46、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3)结合事变不难回答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一二八事变退让的直接后果是国土大片沦丧,大片土地沦于日本人之手,助长了日本人更大的侵略野心; (4)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 ”兵谏蒋介石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步步紧逼侵略中国,中日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考点: “西安事变 ”。 点评: “西安事变 ”,又称 “双十二事变 ”。 1936年 12月 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 “攘外必先安内 ”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 杨虎城发动了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 ”的军事政变,在中共中央号召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
47、二次国共合作,有助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 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世官制度下官员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 2分)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 “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 “ 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 (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