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357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一 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某经济学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陷入 “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 ”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 “经济怪圈 ”的根源。这说明( ) A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B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C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D我国应实行按劳分配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收入分配不均是 “经济怪圈 ”的根源可看出本题是讲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影响。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故本题选 C项。 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点评:

2、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漫画脑筋急转弯启示我们作为社会公民( ) 依法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承担社会责任 依法征税,诚信文明纳税 与偷税行为做斗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社会公民要承担社会责任。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漫画中老板存在偷税问题。公民要与偷税行为做斗争。政府依法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税务机关要依法征税。故本题选

3、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主体不是公民,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每个公民依法纳税。 点评:本题是漫画考查题,漫画不仅要看画面意思,还要仔细的分析漫画中的字句,本题漫画上最重要的字就是 “报税时是零 ”,可看出是偷税。本题难度适中。 截止 2012年 8月 18日,全国已有 27省份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多地涨幅达 30%。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 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故本题选 D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点评:本题实际是一道意义类题目,只是把要点变成了选项而已,选择时首先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分析其它选项是否是真正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升 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5、,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 “降温 ”。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故 BC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紧缩性财政政策。 点评:注意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般和银行、利率有关的是货币政策。和税收有关的是财政政策。再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做法是增加货币的投放量,降低存贷款利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 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资助的资金属于( ) A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B财政收入 C社会保障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财政支出的种

6、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其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贫民、灾 民)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据题意可知资助的资金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知识点。 点评:本

7、题是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本题还可从财政收入角度考查。 在中央财政收支形势紧张的情况下, 2011 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高达7 284、 63亿元,增加 1 653、 34亿元,增长了 29、 4%。这反映出( ) A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越多越好 B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财政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8、,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据题意可知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故 A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财政的作用。 点评:财政的作用是近几年高考频繁考查的内容之一,要多角度认识财政的作用。本题依据材料可知是财政具有改善人民生 活的作用。 加强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意识,要求公民( ) 对税收的使用有知情权 对税收的使用具有直接决定权 对税收的使用有监督权 有权决定纳税的税率 A B C D 答

9、案: B 试题分析:加强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意识,要求公民对税收的使用有知情权,对税收的使用有监督权。公民没有对税收的使用具有直接决定权。税法有权决定纳税的税率公民无权决定纳税的税率。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公民的权利。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要求公民怎么做。 下列观点与右面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的寓意一致的是( ) A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B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C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

10、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所以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本题选 D项。强制、无偿、固定性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故 D项错误。 A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为背景材料,重点在于考生获取和解读图画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只要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并认真审题就可选出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 “三财 ”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 “生财 ”之道的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

11、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发展水平对 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生财 ”之道的根本在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影响财政的因素。 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经过三十多年、多种分配方式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对于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是 ( ) 它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

12、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它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它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多劳多得的社会地位。故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按劳分配 点评:按劳分配适用的经济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多劳多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 “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这一比喻说明 ( )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13、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影响财政的因素。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知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题型中,应引起重视。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 9月 29日联合发布通知调整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自 2010年 10月 1日起,个人购买

14、首套普通住房契税将下调,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 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这表明( ) A税收具有固定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随意调整 B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机关必须强制征收 C税收具有固定性,但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有权依法调整 D税收具有强制性,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征收 答案: C 试题分析:税收的强制性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无偿性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是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但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

15、关有权依法调整。题中个人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契税将下调,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 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体现税收具有固定性,但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有权依法调整。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C项。 考点:税收的特征。 点评: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征税对象和税率绝对不变,而是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公司的高管,年薪 20 万。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按

16、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是个体经济。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工作。是按劳分配收入。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农村中的集体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因此也是按劳分配。他的叔叔是某公司的高管,年薪 20 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本题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知识点。 点评:要知道一种

17、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首先要知道这个收入属于什么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对应的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 ”是云南省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 提高 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市场经济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政

18、府定价,政府只是宏观调控。货币发行必须遵循货币发行规律,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增加货币发行量。故 项错误。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要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本题选 A项。 考点 :增加居民收入。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考查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的题目,考生一定要根据材料来判断强调的是什么措施,从而锁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是( ) A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B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19、 C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D公有制经济中,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坚持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故 BCD 项错误。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本题选 A项。 考点:按劳分配的认识。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读漫画如此分配。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农民获得土地出让金,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土地所有 权分配

20、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小题 2】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 ) A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坚持按劳分配 B必须规范收入分配,完善分配体制 C必须让政府决策一切,平均分配 D必须保护各种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农民承包土地属于按劳分配。按农民获得土地出让金,属于按土地所有权分配。故本题选 C 项。 ABD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漫画的寓意是分配制度不完善。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必须规范收入分配,完善分配体制。我们保护的是合法的收入

21、,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分配制度知识点。 点评:题目都是以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的经济学依据,这需要考生不仅记住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理解,这样才能判断出一种现象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此类题目难度适中。 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 36000元,奖金 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 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

2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工程师的工资收入 36000 元,奖金 8000元是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元和家里购买债券,年收入 6000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元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知识点。 点评:要知道一种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首先要知道这个收入属于什么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对应的是按个体劳动者

23、的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A 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 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 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轴由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增长快,失业率减少。 X轴越大 , Y轴越小。 A 税率增加 财政收入增加。 B 居民收入增加 房价上升。 C商品价格总格上升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上升。本题选 D项。 考点:经济发展与失业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生对图示的解读和获取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图示。试题难度适中

24、。解题的关键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二是对图示信息的准确解读。注 意是反函数。注意以上两点则不宜失分。 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也就是分配不公,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说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不是讲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公平和

25、效率的关系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 )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 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主要从增加收入决定思考,也就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故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

26、点。本题难度较小。 经济学中有 “刘易斯拐点 ”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 “刘易斯拐点 ”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 “刘易斯拐点 ”之 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刘易斯拐点 ”之说对解决目前 “用工荒 ”问题的启示是( )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对 “刘易斯拐点 ”的认识,在 “刘易斯拐点 ”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意

27、味着要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题不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问题。故本题选 B项。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理顺分配关系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 ) 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财产性收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

28、析: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适用于公有制经济。是合法的劳动收入。而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故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分配方式。 点评:债券知识点虽为小知识点,但在高考中却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全面复习有关知识点。本题难度适中。 2009年 9月 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 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实

29、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变革但不是根本性变革。事业单位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改革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故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按劳分配 点评: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 :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 升降利率是央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 ) 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刺激

30、居民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抵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刺激居民投资,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在经济低迷时期采用的措施,不是抵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利率。 点评:利率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经常用来进行宏观调控,调控流通中的货币量,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题 胡锦涛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

31、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 3分) (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 5分) (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 6分) 答案:( 1)( 3分)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 方式。( 2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

32、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分) ( 2)( 5分)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分)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分) ( 3)( 6分)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能导致社会成员 之间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 1分) 因此,必须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分)。 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2

33、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胡锦涛的话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根本依据。依据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回答,第( 2)问可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可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考点: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 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以珠江三角

34、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 )的实施为契机,广东省政府 2009 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 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 (11分 ) 答案: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 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

35、入分配要进行调节。 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 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 11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广东省政府的施政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知识。找理论依据可从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

36、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等方面回答。 考点: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知识。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答案:( 1)( 6分)材料一反映了 2006年 2010 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 2

37、分) 材料二反映了 2010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三农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政府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 2分) 财政收入增加是扩大财政支出的基础。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用于 “三农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 2分) ( 2)( 10分) 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支出,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4分) 增加财政的三农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 分) 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和 总需求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分) 试题分

38、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 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二要看清图例,分别代表什么;三要看清图例有什么变化趋势;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注意两则材料的联系。回答第( 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材料二旨在说明财政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可从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支出,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改善 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财政的三农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

39、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方面回答。 考点:财政的作用。 点评:解答主观题要做到 “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 ”所谓两审读,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和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针对当前我国城 乡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和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提出: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两个同步

40、”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合材料,请就 “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提出建议。( 9分) 答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

41、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促进效率又要兼顾公平。 试题分析:本题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审读设问实质是考查怎样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依据课本知识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我国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 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促进效率又要兼顾公平等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怎样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