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3580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在众多的电子产品中,苹果赢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苹果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俘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好的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这主要说明 A商品生产者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 B贸易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能占领市场,获得发展空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从材料中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俘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好的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

2、可以看出,材料本身不是在强调商品的价格高低,也不是在强调贸易的全球化,因此B、 D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苹果公司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拥有了巨大的市场,这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 考点:价值和使用价值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题干中涉及消费心理,但本质上是考查这种消费心理出现的原 因,只要看透这一点,本题才不会被误导。 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 “菜贱伤农 “问题的是 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

3、农业劳动生产率 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懂材料的中心。菜贱伤农,是菜价低,销售不畅。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稳定蔬菜的价格,另外是解决蔬菜的销售问题。 不选,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是蔬菜价格的下降; 正确,这样能让农民了解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的种植,能解决销路问题; 不选,减少流通环节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都无法让农民真正获益。 正确,这是政府在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农民的权益进行保护。本题选 D。 考点:市场的定位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对材料有准确把握,提到解

4、决问题也就是问该怎么办,这一点望考生铭记,在应对主观题时,该怎么 办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即谁来办,具体措施等等。 2011年 4月 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在三亚的免税店试点实施,免税商品受到热捧,销售收入大增。免税商品销售收入的提高,是因为 A免税商品一般是处于买方市场的商品 B免税商品一般是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 C免税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D免税商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免税商品受到热捧,是因为免除了商品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和特别消费税,价格降低。这说明免税商品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是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故 B正确。免税商品受到热捧,表明其处 于卖方市场,故 A不对。

5、一种商品有替代品则其需求弹性一般较高,但不能判断免税商品之间可以互相替代,故 C不对。 D项明显错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对价格变化不大敏感。 考点:免税商品的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对免税商品这一不太常见的名词作出理解和分析,对于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 图 9 中 M 、 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 M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 B. N 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 C当 M N 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 M 商品征收增值税 D. D当 N 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

6、生活补贴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标可知,价格变动对 MN 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 M 商品影响大,对 N 商品影响小,由此可见 M是高档耐用品, N 是生活必需品。所以 A,B不选。C说法不准确,由于 N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D正确。 考点:价格变动对商品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需要理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于价格上涨的不同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

7、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在互补商品 中,一方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相应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成反比,只有 B,D是反比曲线,而表示减少量的只有 D。 考点:价格上涨对互补商品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一点要铭记于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

8、 2012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须要解决居民 “有钱花 ”、 “会花钱 ”和 “敢花钱 ”。这里依次涉及到的因素是 财政收入的增长 居民收入的增加 消费环境的改善 消费观念的更新 A - - B - - C - - D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问依次涉及的因素,我们先来看看是哪些情形,第一是有钱花,有钱花即有收入,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所以有钱花对应 , A,C排除。再看会花钱,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的正确与否对于消费的正确性有巨大导向,故会花钱对应 ,所以本题选 D 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需要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消

9、费,我们来看看: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 ,售后维修和保养等。 对于这些内容的把握

10、对于解答此类选择乃至问答有很重要的作用。 汉书 食货志记载: “籴( d,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近期, “十元钱两根大葱 ”、 “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 ”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C农产品 “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 D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看选项, A项表述错误,商品的价格变化由价值决定,而不是流通环节。 C选项表述明显不当,此说法过于随意和绝对。再看题干,主要说的是农产品价格时高时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这告诉我们的启示不应该是 B,因为题干中未提及价值, D中是合理

11、的解决方案,故选择 D 考点:价格变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把握好题意,应选择最合理最佳的选项,本题对价格变动作出考查;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 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 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这就要求我们对商品价格要调控在其合理范围以内,尊重价值规律, 沿海某工厂 2010年生产某商品 5万件,价值总量 90万元,如果 2011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11年此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

12、别是 A 15元和 108万元 B 14 54元和 108万元 C 15元和 99万元 D 14 54元和 99万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2010年生产某商品 5万件,价值总量 90万元 ”可知, 2010年商品的价值为 18元。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 此当 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时, 商品的价值量为 18( 1 20%) 15元。价值总量价值量 数量 15 元 5万 ( 1 10%) ( 1 20%) 99(万元)。 考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生需掌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影响因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13、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 时间无关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 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鸡肉价格下降,需

14、求量增加 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羊肉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肌肉供给大幅增加,肌肉和羊肉同属生活必需品,因此肌肉价格下跌,人们对其需求量增加,同时造成羊肉需求量减少,使得羊肉降价。 考点:价格变动与供求之前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价格变动对于不同商品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

15、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一点请考生牢记。 假设 2011年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150元, 1单位甲国货币 /1 单位乙国货币为 1: 6.8。若甲国 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该国货币贬值 20%, 2012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 单位的货币 A 816 B 850 C 680 D 810.4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步, 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根据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可知甲国该商品的价格是150元 ( 1 50%) 100元。在该国

16、货币贬值 20%的情况下,甲国该商品的价格是 100( 1-20%) 125(元)。其他条件不变,一单位甲国货币 /一单位乙国货币仍为 1:6.8,因此, 125 6.8=850(元) 考点:汇率变化知识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对汇率知识有准确把握。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 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诗中的 “百二钱 ”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 C

17、 试题分析:设问问百二钱的作用,也就是问货币的职能,四个选项都是货币的职能,再看题干,百二钱是卖鱼得来的,也就是行驶使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即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贮藏手段一般是具有收藏意义的货币;支付手段指支付工资,欠款等发挥的职能。 考点:货币的 职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货币的职能;一般而言,我们要掌握货币的四中职能,高考主要考查其中的两种,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考生要重点把握 2

18、010年国庆之后,全国各地水价 “涨声一片 ”,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 “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价 ”的说法更引来强烈质疑。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围绕 “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 ”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 1)你是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你赞 成的理由。( 10分) ( 2)水价应如何形成?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9、。 (8分 ) 答案: ( 1) 甲方: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各 2分)水价上升,有利于消费者形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性消费观。( 2分)(有利于节约用水,节约资源也可得 1分) 乙方: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2分),但生活必须品的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2分)自来水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升对人民需求量的影响较小,但由于是人们不得不消费的生活 必须品对生活影响大(使生活下降也可)。( 2分) (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我认为水价既应该反映商品的价值量又应

20、该反映自来水的稀缺性。(分开回答也可以) ( 1)试题分析:本题询问赞成哪一种观点,这具有一定开放性,再来看题干,甲乙是针对水价是否上调而争论,我们得从上涨有何影响,不涨又有何影响,这两方面来着手,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价格变动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无论考生同意甲或者乙都需要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从价格变动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来回答,也可以从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的不 同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 2)试题分析:询问价格该如何形成,我们可以从影响价格的因素着手;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地域等影响;根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应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在本题中,水

21、价也可以从供求与价值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点评:本题从价格问题着手,那么我们就要从影响价格的因素方面作答本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价格的影响因素相关知识点: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 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 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 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 买方市场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 卖方市场 。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

22、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从这些因素中寻求平衡点,再进行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图 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 D1左移到 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给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由 D1 左移到 D2 时,价格和需求量都是变小了,说明这个品牌的奶粉遇到消费者一定的抵制。选 D可能性最大。 A该奶粉生产商供给减少,供给减少,一般价格是上涨的。不符合图的变化情况。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与之关系也不大。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

23、上升,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需求和价格应该是都是上涨的。 考点:需求变动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具 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扎实的基本功进行推理判断,踩雷题目在高考中日趋流行,望考生重视。 图 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需求

24、量增加,对其替代品需求减少,故选 A。 考点:价格变动对商品的影响 点评:本题为图标题,但难度不大,只需掌握替代品与互补品在价格变动时的情况,一般而言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一点,请考生铭记。 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 4次,同期中 央银行发行纸币 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答案: 试题分析:纸币发

25、行量 =商品价值总量 /货币流通速度;那么根据公式可算出,该国纸币发行量应为 2500亿元,而中央银行发行 5000亿,查过实际需要,会引起纸币贬值,导致物价上涨。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纸币发行量无关。 考点:纸币发行量对物价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首先需要考生了解纸币发行量的公式,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只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本题解决 应该相对容易。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答案: D 试题分

26、析:使用信用卡虽然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但却无法缓解通货膨胀,不选 A;信用卡代替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不是价值尺度; C 选项说法太绝对,十分安全不当。故本题选 D 考点:信用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体难度不大,考查信用卡的知识,我们只要对信用卡有一定了解,即可解答本题,对于信用卡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望考生重点把握。 读下表,假定其他件不变, 2011年某企业生产 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7、2010 4 4 10万 2011 4 2 20万 A. 50% 40万 B. 50% 80万 C. 100% 80万 D. 200% 160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及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的关系的有关知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表中可知, 2010年 2011 年生产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因此,一件 M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以此该企业生产 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 20万 4=80万,生产 M商品的总量由 10万增加到 20万,其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 20万 10 万) 10万 100%=100%,因此,正确答案:为

28、C。 考点 :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 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计算题。但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即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要掌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压力增大。它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 “首脑 ”企业,不做 “手脚 ”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 ) A产品 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采用先进技

29、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价格的高低不是由技术含量决定,而是有价值决定 B 采用先进技术可能提高产品质量,但不能提高价值量,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除了能把商品卖出去赚钱,什么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不是他想操心的,实际上他还巴不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更多,这样他就有超额利润可赚了。 考点:个别劳动生产时间对企业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了解个别劳动生产时间对于企业的意义所在,即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

30、造的价值总量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较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贷款消费 劳务消费 租赁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按消费对象分 ,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 ,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 ,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故本题选 C 考点:消费的分类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生只需对消费分类的知识熟记即可选出答案:,属于记忆性题目。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

31、互联网上的 “换客 ”一族。他们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这种置换活动 是一种等价的物物交换 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描述的是物物交换,再看题枝, 表述不对,物物交换未必等价,知识一种对于另一种商品的需要; 中,物物交换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因为我们只有需要某种商品时才会用我们不需要的商品去交换,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 中表述错误,既然已经物物交换了,就不存在租赁的关系,因为一旦物物交换,商品所有权即发生转移。故本题选 D。 考点:商品交换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

32、度适中,很贴近时代,因此考生在选择时即使对相关知识把握不细,结合生活实际,也能完 成此题,但提醒考生,物物交换由于没有货币介入,因此不属于商品流通。 2011年 8月以来,国际金价 “勇攀高峰 ”、连创新高。对全球潜在通胀的预期,抢先购入贵金属以求保值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合理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 A黄金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C黄金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资源的稀缺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价值的增加,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另一个则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使得价格涨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

33、过于求价格下跌,故本题选 B,其他三个选项不能作为黄金上涨的原因。考点: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 点评:本体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记住价格受什么决定,由什么影响即可,这里归纳如下: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 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 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 象,形成 买方市场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 卖方市场 。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

34、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 10万件。如果 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 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分三步。首先,根据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计算出 2010年价值总量,即 132元 10万件 =1320万元,其次根据2110年单位产品价值量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

35、计算出 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 1321+20%=110元。再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和2010 年商品数量 计算出 2011 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 10 万件 1+10%=11 万件,最后计算出 2011年该企业价值总量 即 110元 1 万 件 =1210(万元 )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的运算 点评:本题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 考查考生的商品价格知识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考试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 P)、需求量( D)、价值量( 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36、,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正确的传导过程是: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图 );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图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图 )。故 D项正确。图 显示的是随着需求量增大,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是错误的。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图示的经济学信息,然后根据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变化及过程,对图示做出正确次序的排列。 考点:价格变动与价值需求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对于需求,价格,价值这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判断和理解,对于考生的基础知识和逻辑能力有较深的要求,在平时训

37、练中,要着重分析此类题目,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在 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 “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信息 “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 ”,反映了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一定要反映价值, B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一定要在每时每刻都等于价值, A错误;在每个交

38、换点上,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从较长时期看,价格仍等于价值, C错误;题干没有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价值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主要从 “是什么 ”角度考查学生识记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 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 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 多改乘动车, 于是 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 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

39、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知识。需要指出的是,生产不仅包括有形商品的生产,也包括无形商品的生产,如铁路、民航提供的乘运服务。高速动车组提供了更为价廉物美的服务,改变了南京与武汉之间旅客出行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故选项 符合题意。动车组的出现导致旅客对武汉 南京航空服务的消费需求锐减,迫使航班取消(航空公司不再提供相关乘运服务),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故选项 符合题意。选项 在试题材料中缺少支撑,不选。答案:为 B。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枝都是正确,更倾向于 对题干的准确把握,对于生产与消费,我们需要掌握几个知识点: 生

40、产决定消费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务必铭记。 综合题 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 “严冬 ”,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 “熬 ”过冬天,等待 “春天 ”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 “冬泳 ”,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

41、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请指出面对困境,企业首先选择 “缩减生产 ”、 “降低成本 ”的经济道理。 (12分 ) 答案: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当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会缩减生产。 (6分 )企业只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其生产商品 的个别劳动时间,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保持不亏本,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6分 ) 试题分析: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当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会缩减生产。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42、才能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保持不亏本,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之策 。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 “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 ”,选择 “冬泳 ”,体现了企业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正确的经营战略,也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考点:企业经营的战略 点评:本题立意明确,要求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情况下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我们很容易想到企业的经营成功之道。在经济学中,企业经营知道可归纳为: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要依靠

43、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考生熟记这一点,对于回答此类问题有重要作用。 运 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近年 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8 12.8 7.7 5.0 38.1 2009 12.6 8.2 5.9 36.8 2010 14.4 10.4 7.3 35.4 2011 15.6 10.1 6.3 33.8 材料 2: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

44、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材料 3: 2012年 3月 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 1)材料 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 ( 2)结合材料 2,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谈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进一步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 立足点?( 10分) ( 3)结合材料 3,简要分析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8分 ) 答案: ( 1)材

45、料 1反映了 W省 2007 2010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各 1分, 4分 ) ( 2)因为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3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分)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分)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分) ( 3)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分),促进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 2分)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2分)供求会影响物价,增加消费供给有利于平衡供需,

46、稳定物价,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2分) ( 1)试题分析:本题是图表题,设问在于经济现象,那么我们就要分析这张表格,尤其注意对数字的把握。从 2008年到 2011年,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也要注意到,城镇居民的收入涨幅明显高于农村,这表明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再看最后一项数据,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不断下降,本质上反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的提高。 考点:图表信息读取 点评:本体难度不大,考生认真阅读理解图表的含义,即可写出相关信息,注意,要求你概括反映的信息,只需对现象着重把握即可,无需过多分析原因。 ( 2)试题分析:首先看设问范围,要求我们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解答问题

47、,即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再接着分析题干,为什么要把进一步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立足点,即要求我们回答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及其作用,那么本题便容易了。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原理: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 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再将信息提取加工即可。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点明确,考生只要知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将它写出来即可 ( 3)试题分析:本题翻译成经济学语言即考查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