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3585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二 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孔子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此话说明了:( ) A宗法、礼乐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社会动荡纷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 原文大意: “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 ”反映了西周时期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衰微。因此选 B。 考点:分封制 点评: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分封制,要认识两者的内容、特点、作用和评价,分析两者之

2、间的联系和区别。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康德认为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 “不成熟的原因 ”“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 ”,由此可知,康德强调个人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即要放开自己的思想。故 C项正确。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复习西方人

3、文主义单元首先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其次要掌握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特点,特别是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再次,把同一历史时期的中西方思想进行对比,总结两种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 “哲学的创造者 ”。主要是因为 他 ( ) A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B指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 “人 ”的学问 D对自然哲学的贡献突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美德即知识 ” 、 “认识你自己 ”,其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4、。因此选 C。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起源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选择 题和非选择题兼有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主要考查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下面是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最有可能在世界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活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关于宗教改革 ; 是关于启蒙运动 ; 是关于近代物理学 ; 是关于近代生物学 ; 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

5、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因此选 B。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注意归纳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精神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也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在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启蒙运动所体现的民主、自由、法制思想对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启示。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批判神权统治 B主张法治 ,构建理性王国 C倡导思想自由 D鼓吹人性解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

6、次运动都对神权进行了批判,都主张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但启蒙运动还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理性的设计,是不同于前两次运动的表现。即突出强调了构建民权政府(构建理性王国)。因此选 B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专题 :1.要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所贯穿的人文主义的光芒,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及其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高考命题侧重于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 表后的第 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 “全新的文明 ”。所谓

7、 “全新的文明 ”可以指 ( ) A农业文明 B工业文明 C知识经济 D信息文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视政论片大同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牛顿力学对工业革命的兴起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科学 点评:科技发展史在近年来高考命题中是重点内容。从考查内容上看,三次科技革命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要选点,试题对相对论、量子论的考查尤其多,经典力学在新课标区高考试题中也得到了较多体现。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分值时多时少。基础知识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问答题往往会考查从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8、力,或以中外历史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立意,或进一步突破历史学科范围,由具体材料引入,然后综合运用史、地、政知识进行分析。对科技发展史往往侧重从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考查。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三者共同点是(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封建束缚 促进人性的解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适用排除法,智者运动兴起于古希腊,当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而且近代科学也没有产生,因此排除 即可,答案:为 D。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展望 2013年的高考,本专题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从命题

9、内容看,重点把握人文主义内涵实质和作用,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观点,理性主 义的内涵和历史作用;从命题能力要求看,应当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类历史上重大思想成就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再一个就是灵活运用启蒙思想解答新问题的能力;从命题形式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大题,特别是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人文精神对民主制度影响等。 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 理性的胜利 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上述引文主要指出了( ) A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B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C空想社会主义盛行的时代背

10、景 D现实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19 世纪下半期至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因此选 B。 考点:世界文学艺术 点评: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这一专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不多的专题。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考查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从考查的内容看,主要

11、考查美术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尤其是现代派绘画的考查上。从命题的角度看,将着眼于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具体背景、文学艺术流派特点、代表人物以及人物与作品、艺术价值及影响的考查。高考命题的选点多与社会生活、社会时政热点相联系。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唐璜 “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B等待戈多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人间喜剧 “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D战争与和平 “ 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找出表述不正确的选项即可,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的代表作,因此选 B。 考点:世界文学艺术 点评: 19世纪以

12、来的文学艺术在高考命题中常有涉及,就全国各地试卷来看,一般来讲,每年会出现 2 3道选择题。考查频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文学和美术两个方面,对文学侧重考查文学流派的特点,对美术侧重考查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 ) A古典派 B荒诞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 ”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联系将自然科技成就运用到绘画中,充分重视光和色的变化,这是印象派的绘画特点。

13、因此选 C。 考点:世界文学艺术 点评: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趋向看,对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内容的考查极易与社会 现实相联系,学习中要掌握 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美术、影响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背景与原因、影响或价值。认识文学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1936年,第 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 16 2亿万观众。1996年,第 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 196亿人次,这说明( )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

14、受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1936年到 1996年的电视实况转播,观众人数显著增多,这说明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日益便捷,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科技 点评: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历来是高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高考主要引用新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很少涉及。2012年高考命题,选择题仍是考查的主要题型,可能会增加非选择题,可能与现代中国的科技相联系。两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 日本福泽渝吉曾说: “汲取欧洲文 明,必修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

15、到有形的物质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军事和近代科学技术 时间 :鸦片战争后到洋务运动期间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 时间 :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到 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启蒙思想及文化 时间 :1915年后的 新文化运动 。而作者认为变革应从思想开始,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16、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逐渐发展的历程相适应。 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浅而深。梁启超概括为 “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 ”。陈独秀概括为 “学术觉悟 ”、 “政治觉悟 ”、“理论觉悟 ”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实践斗争后,从西方找到的解决中国问 题的惟一正确的武器。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 “节制资本 ”的内容,其要旨是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 )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

17、本 B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可以看出,这段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 “节制资本 ”的民生思想,旨在追求社会公平,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故选 B.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认识与理解这一成果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演变和评价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从命题的角度看,着眼于中国近代以来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对其思想体系的评价的分析,并同政治史、经济史相结合、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

18、式。课标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 数国民能

19、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 ”可知是强调开启民智,启迪民众的觉悟,才能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因此选 B.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关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 “器物 ”(洋务运动);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51919 年,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抓住五个重点: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的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0、。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开创了法家学派的是韩非子; B不对,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这是在汉武帝之后; D无从体现,而且与事实不符;因此选C。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要识记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

21、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 ) A孟子的 “仁政 ”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 “兼爱 ”思想 D庄子的 “齐物 ”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 选自韩非韩非子 五蠹。论述法治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并提出实际的权势比空头的仁义更有效,反对政治上顽固守旧的态度,因此选 B。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注意诸子百家重要流派的不同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

22、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 “致良知 ”以成 “圣贤 ” B提倡 “格物致知 ”以求 “理 ” C宣扬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 D认为物质享受是 “秉赋之自然 ”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 B是朱熹等人的观点; CD是明朝李贽的观点。因此选 A . 考点

23、:宋明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主张克服 “私欲 ”,维护封 建伦理道德;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 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24、 ”;陆王心学提出,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 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 “不能涉世 ”即儒家的思想在于涉世,即研究社会现实。因此选 B。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展望 2013年高

25、考,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思想文明史的命题份量将会有增无减。特别注意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仁、德、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民族气节、经世致用、农工商皆本思想,易于和当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维护祖国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国计民生等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查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注意将历史上的思想活跃期联系起来归纳共性、比较不同,尤其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注意从着眼于思想解放潮流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对各种思想体系的评价和分 析,即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者的结合,中外思想文化的结合,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和热点

26、问题结合。 公元前 6世纪到公元前 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公元前 6 公元前 3世纪 ”和所学史实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促使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繁荣

27、的局面,对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高考往往利用文字材料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辨析。 史学家陈寅恪称: “华夏文明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反映宋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是(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理学的 形成 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书法艺术个性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注意知识的整合, 分别是宋代文化在科技、思想、绘画和书法上的表现,因此选 D。 考点:宋代文化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

28、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放映了( ) 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 B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 C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 D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文出自孔子编订的诗经,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

29、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因此选 A。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一定时期的文化思想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并对经济、政治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单元时可以链接必修 1中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 2中的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等单元内容。 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春秋战国时期, 你可以做到的是( ) 用楷书抄写论语 学习九章算术 带朋友去看京剧 吟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A B C D全部无法实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限定词

30、“春秋战国时期 “,楷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孔子编订的诗经,因此选 C, 考点:春秋战国文化 点评:本题可用范围关键词排除法所谓范围关键词排除法,就是指题干确定了某一个范围(如时间、地点、人物、领域等),由此便排除了与此范围以外的题支。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

31、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 “徽汉合流 ”的特征 答案: C 试题分析: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反映的是三国时期的一段爱情悲剧,故 A错误;天王送子图是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唐朝绘画创制法度,雍容华贵的特点,故 B错误; 窦娥冤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故 C正确;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故 D错误。 考点:古代文学艺术 点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专题史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趋势、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非选择题,但分数不大;从命题趋势看,高考将着眼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

32、系的分析;同时注重从通史的角度考查科技及 文化的相关史实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 “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 “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

33、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 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1912 年 11 月,康有为著文指出: “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

34、该是( )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实行民主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 ”可知康有为认为 “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是封建道德被破坏,所以他提出的方案应该是恢复传统的价值观,而不是引进西方价值观,因此 B 项错误; C 项不是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中的 “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 ”可知康有为反对民主革命,可排除 D项。故选为 A 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 2013年高考命题角度仍将侧重于考查不同派别及其思想主张,并将会进一步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新情境、新材料探究

35、形式出现的试题可能占较大比重,难度可能较大,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宏观把握能力可能较高;本专题可与必修 一、必修二结合起来考查,今后出现材料问答题的可能性较大。非选择题均不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要自己总结归纳答案:,考生要站得高,表达好,才能得高分。 综合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 (即买米 )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 (不 )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 (1071年 ),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

36、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 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 (1072年 ),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 (后改为市易司 ),以 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 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选自马克赞世界文

37、明史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分) (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做法。( 8 分) ( 3)依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在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中,既有成功之处,也埋伏着失败隐患。请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8分) 答案: (1)粮 食价格过低。( 2分) (2) 商鞅:农业方面主张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商业方面主张抑制商业发展,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4分) 王安石:农业方面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商业方面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以增加政府收

38、入,挽救封建统治。( 4分) ( 3)特点:重视商品货币作用。( 2分) 措施: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但强制农民借贷;地方官吏趁机勒索,农民负担加重。( 4分) 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并遭到大官僚 、大地主和富商的激烈反对。( 4分) 试题分析:( 1)商鞅的观点:发展农业来富国,国内的粮价必贵,而不从事农业生产的赋敛必须增多,贸易的利税必须加重。那么,百姓不得不去种田,不种田就不得不买粮,粮价高农民就获利。 “(种田获利,从事此业的人就会多。粮食贵,买粮就不合适,而又加重赋敛,那么,百姓就不得不放弃经商、手工业,而

39、赚取田利。所以百姓的力量都集中到农业上了。 ” ) ( 2)商鞅的观点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3)注意材料信息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反映了宋代商品 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得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再结合变法的措施回答 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40、 点评: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 势。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 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 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2 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分) (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

41、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4分)二者 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2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2分) 立军功;努力耕织( 2分) (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2分)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2分) 梭伦改革是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商鞅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2分) 试题分析:( 1)联系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按军功授爵。 ( 2)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时代背景 雅典奴隶制时代 中国处

42、于向封建社会转化时代 时代背景 上的共性 1.二者都处于社会变动之中 ;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矛盾 生存环境 最大不同 一个是城邦国之间 奠定雅典的城邦民主 一个是诸侯国之间 为秦开帝业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 目的 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挽救贵族统治的严重危机。 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 1.解负令,废除债务,废除六一汉制度 ;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并把它变成法律 ; 3.建立 “四百人会议 ”,恢复公民会议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 4.根据国情和地缘条件,奖励发展农工商业 1.奖励军功 ,削弱 “世卿世禄 ” 2.“选贤任能 ” 3.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奖励耕织,重农抑

43、商) 4. 特点 折中(中庸)、公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 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影响 1.政治体制 2.经济政策 1.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2.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发展。 1.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重农抑商,打击了奴隶制经济,促进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点评:本题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第 (1)问 主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第 (2)问 要在结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 对两个改革

44、在限制特权、维护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 其策略的不同主要从希腊的民主和中国的专制方面对比分析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材料二 清初之儒,皆讲 “致用 ”,所谓 “经世之务 ”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粱启超

45、、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 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 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物之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不如布粟粪土!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 湖南一位知识分 子看到时务报后说: “昨日俞恪士送到报百份,阅之令人狂喜。

46、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连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写信给年仅 24岁的梁启超: “甚盼卓老(对梁启超的敬称)中秋前后来鄂一游,有要事要奉商,并捐助银元五百元。 ”1898年瓜分狂湖日甚,保国会也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遍及北京、上海及各省会城市, “一举而十八行省人心皆兴起矣 ”,北京保国会举行了多次集会,每次到会人数都有几千人,而且以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对社会舆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请回答: ( 1)据材料 一分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有什么人生追求?( 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 “此等论调 ”指的是什么?( 4分)阐述 “

47、此等论调 ”与 “民权共和之说 ”的关系。( 2分) ( 3)根据材料三说明 “改弦而更张 ”主要指的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指出陈独秀主张 “改弦而更张 ”的原因。( 2分) ( 4)材料四表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哪些社会现象?( 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4分) 答案:( 1)追求:瞩目现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 2分) ( 2)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 的主张。( 4分)关系: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如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分) ( 3)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与专制。( 2分)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2分) ( 4)现象: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思想传播;社会各阶层纷纷加入救亡行列。( 4分) 追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