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高一 1月考前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 )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错误,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B不符合题意,从作用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C符合题意,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能和所有商品进行交换。 D不符合题意,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
2、职能。 考点:货币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相关内容。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作用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一位父亲觉悟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 “世界上只有没出 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树立 ( )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自主创业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3、。 C符合题意,材料中 “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可体现。 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考点: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为了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 2012年 1月 1日至 2014年 12月 31日起,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因为 ( ) 小型微型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是地位不同的市场主体 小型微型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4、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符合题意,小型微型 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是地位相同的市场主体 符合题意,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和增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 符合题意,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小型微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小型微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小型微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本题难度
5、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 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 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 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 36000元,岗位津贴 960元,奖金 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 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 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 29760元; 17000元 B 49760元; 20000元 C 48800元; 20000元 D 44260元; 300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王某的 “年终按股分红得 3000元 ”和 “还
6、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 17000元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全年他共得工资款 36000元,岗位津贴 960 元,奖金 12800 元 ”属于按劳分配。因此 B 符合题意, A、 C、D排除。 考点:我国的分配制度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在个体经济相适应。私营和外资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下列措施,符合我国着 力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 ) 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
7、税率 增发国债 500亿元,扩大财政赤字 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提高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符合题意,这不是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 不符合题意,这不是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 符合题意,这属于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符合题意,这属于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保留 ,选择 B。 考点: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 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一个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重要举措: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
8、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 3月 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依然突出,今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适度的收
9、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小题 2】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国家应该 ( ) 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小题 1】 A不符合题意,判断正确。 B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不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 不符合题意,判断正确。 D 不符合题意,判断正确。 【小题 2】 不符合题意,应加强国家对收入分配的的调节。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应选。 不符合题意,防
10、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 保留 ,选择 D。 考点: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意义和措施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意义和措施。(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措施: 一个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重要举措: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
11、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上两条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中国从昔日的 “自行车王国 ”一夜之间变身为 “汽车生产王国 ”,而且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消费国。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 )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B不符合
12、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C 符合题意,材料中 “新能源汽车产品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 ”可体现。 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考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
13、新的劳动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 年第 30 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进行,奥运会举办期间,伦敦旅游、商贸、交通、通讯、传媒、宾馆、餐饮等是受益行业,旅游、商贸活动进一步拉动了英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 ( ) A生产方式决定消费的方式 B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生产决定消费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C符合题意,材料中 “奥运会举办期间,伦敦旅游、商贸、交通、通讯、传媒、宾馆、餐饮等是受益行业,旅游、商贸活动进一步拉动了英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可体现。 D不
14、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考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本题难度 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应选择。 不符合题意,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不符合题意,生产是分配和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社会再生产环节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再生产环节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
16、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 “公有制为主体 ” 的正确理解是: (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我国只实行公有制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 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错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错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D 符合题意,应选择。 考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
17、体现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不是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在控制力上。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在于: ( ) 它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完善我
18、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能使我国市 场得到健康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应选择。 不符合题意,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一定保证我国市场得到健康发展。因此保留 ,选择 A。 考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关于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19、,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具有固定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因选择。 符合题意,因选择。 符合题意,因选择。 符合题意,因选择。因此 都要,保留 C。 考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具有固定性。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
20、税所得额 税率 % 1 不超过 1500 3 2 超过 1500至 4500 10 3 超过 4500至 9000元 20 4 超过 9000至 35000元 25 . . 7 超过 80000元 45 (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 3500元以后的余额) 假如老李在某一公司工作工资收入 12000元,老赵应交纳个人所得税是( ) A. 1895元 B. 1145元 C. 3000元 D. 254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级数 1时,需缴税( 5000-3000) *3%=45元,在级数 2时,需缴税( 8000-5000) *10%=300元,在级数 3时,需缴税( 12000-8000
21、) *20%=800元,因此一共 1145元。排除 A、 C、 D,选择 B。 考点:个税的计算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个税的计算。我国个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多,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小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买了售价为 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 万元,然后在 15 年内付清银行贷款 22 万元及利息 5 万元。其中 30 万元房价、5万元利息、 8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
22、货币的职能是 ( )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售价为 30万元的新房是货币的价值尺度, 5万元利息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8万元首付金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因此 D符合题意,排除 A、 B、 C。 考点:货币的职能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图描
23、述的是某种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该种商品的销售市场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必定减少; 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种商品的生产规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价格不断上涨,对卖家有利,可能是卖方市场。 不符合题意,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降低,与其互补的商品需求量可能减少。 不符合题意,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符合题意,价格不断上涨,对卖家有利,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保留 ,选择 B。 考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点评:此类试
24、题要求学生掌握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 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
25、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 量随之增加。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 3月 22日为 6.3900, 10月8日为 6.3426,走高 474个基点。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这一变化表明 (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C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D美元汇率升高 ,人民币升值 【小题 2】下列观点与材料中的变化相符合的是 ( ) 提高了我国对美国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有利于中国居民赴美旅游 不利于
26、中国商品对美国出口 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小题 1】 A不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 B符合题意,材料中 “3月 22日为 6.3900, 10月 8日为 6.3426,走高 474个基点 ”可体现。 C不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 D不符合题意,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小题 2】 不符合题意,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符合题意,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居民赴美旅游的成本降低。 符合题意,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美国购买中国商品将付出更多的美元。 符
27、合题意,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考点:汇率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汇率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以上两题难度较高,考查学 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当前,过高的房价只能使工薪阶层 “望房兴叹 ”。这反映的经济学道理是 ( ) A价格只反映价值,而不反映供求关系 B价格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C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D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房价上涨的直接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28、不符合题意,价格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 B符合题意,影响消费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D不符合题意,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房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扬子晚报主办的秋季用品互换专场 2012年 9 月 13日在南京夫子庙举行。居民进行闲物置换,以物易物,使闲物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种以物换
29、物活动 ( ) 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较大限度地搞活了商品流通 可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利用 符合勤俭节约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物物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符合题意,材料中 “以物易物,使闲物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以物易物,使闲物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体现。因此保留 ,选择 B。 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应遵循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
30、分析 的能力。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 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 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 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 1 吨塑料,需消耗 3 吨石油。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 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 ( ) 正是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导致了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应增加塑料
31、成本,提高使用塑料袋支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材料中 “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 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 10亿个 ”可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 1吨塑料,需消耗 3吨石油。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 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 ”可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全 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 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 ”可体现。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因此保留 ,选择 A。 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树
32、立正确消费观。应遵循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 “绿色屋顶 ”和 “绿色阳台 ”,这种支出体现了 ( )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 B C D 答案: 玫瑰之乡山东平阴县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 “情 ”字作为注册商标,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青年人的欢迎。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
33、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D符合题意,材料中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 “情 ”字作为注册商标,新颖的设计 ”可体现。 考点:消费心理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是不健康的。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最近,调查显示,我国 80%的
34、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愿意选择冷暖空调,因此,空调厂家就以生产冷暖空调为主。如今,在许 多北方地区的空调市场,已经难觅单冷空调的踪影。这说明 ( ) A消费发展促进生产发展 B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C消费为生产创造了新的劳动力 D绿色消费已深入我国消费者的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观点。 B符合题意,材料中 “调查显示,我国 80%的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愿意选择冷暖空调,因此,空调厂家就以生产冷暖空调为主 ”可体现。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观点。 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观点。 考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生产和
35、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1月 19日开幕的贵州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该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非公经济五年发展目标即:到 2015年,贵州
36、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 “十一五 ”末的 35%提高到 45%。之所以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 ( ) A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B非公有制经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C非公有制经济与我国经济制度的性质一致 D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B不符合题意,在一定条件下,非公有 制经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C不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与我国经济制度的性质并不一致。 D符合题意,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考点:非公有制经济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内容。在
37、我国现阶段,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综合题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40 408 495 559 611 631 65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 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 1.72.1 亿人。 20082009 年约有 250万人没找到工作, 2010年还
38、有 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650万人。 表二:某市 2011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19% 48% 33%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57% 26% 表三:对 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 8% 25 2% 2% 首选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9分) ( 2)面对目前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和劳动者应如何应对?( 18分) 答案:( 1) 表一反映了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
39、峻,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表二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 表三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每点 3分) ( 2) 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分),加强引导( 1分),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1分),扩大就业规模( 1分),改善就业结构( 1分)。 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12分) 试题分析:( 1)表一反映了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 “注 ”中 “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 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 1000万 ”反映了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两个信息共同反映出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二中
40、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表三中大学毕业生都 希望去经济发达地区,且都想当白领,西部和北部地区、蓝领和新兴行业都不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目标,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 2)设问中要求从 “政府 ”和 “劳动者 ”角度来解决就业困难的局面。因此,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解答 此类试题,首先
41、一定要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设问中 “政府和劳动者 ”,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 (11分 ) 答案:(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 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
42、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试题分析:实现社会公平,应从三个角度回答。一是从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从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
43、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三是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结合材料展开回答 考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一定要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设问中 “实现社会公平 ”,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十一五 ”期间,中央财政 “三农 ”投入累计近 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 23%。政府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 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
44、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 2010年达到 1226亿元;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 7356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得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 “三农 ”的支出,更好惠及 “三农 ”。 请从国家财政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做好 “三农 ”工作。( 9分) 答案:(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政府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进行种粮补贴、建设
45、农村基础设施 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 “三农 ”的支出,有利于做好 “三农 ”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试题分析:设问中 “从国家财政角度 ”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财政的三个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结合材料展开回答即可。 考点:财政的作用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财政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首 先一定要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设问中 “从国家财政角度 ”,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