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587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凤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 “丝 ”和 “蚕 ” B诗经里对人工育蚕进行了描写 C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含有家蚕丝的绢片 D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茧壳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诗经收录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时间都不符, AB不对; D也不对,茧壳不能说明是人工育蚕,因此选 C。 考点:古代手工业 点评: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在于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

2、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 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 1995年 1月 1日 B 1999年 1月 1日 C 2002年 1月 1日 D 2005年 1月 1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盟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欧元于 2002年 1月 1日起正式流通。因此选 C。 考点:欧元 点评:欧元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欧洲一体化开世界经济区域化

3、之先河。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一体化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区域化蔚然成风、欣欣向荣,当今除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集团外,还有东盟与 “10+3”、南亚经济共同体、南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海湾经济共同体、经济合作组织 (ECO)、加勒比海经济共同体、南美经济共 同体、西北非经济共同体、中非经济共同体、南非经济共同体等几十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欧元的启动与使用,为区域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现有的区域经济整合方式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货币联盟的推进,经济的整合必然要求政治的联合, “欧洲联邦 ”如今已成为欧盟内热烈讨论的话题。这种超越国界和民族经济疆界的新型组合方式,对于各国、各集团无疑具有

4、很大的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国家和集团选择 “货币联盟 ”道路。从长远来看,欧元的诞生,也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绘出了新的蓝图 一位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 模式 1 关税 、货币、市场和司法统一 模式 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 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 3特点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符合模式 2的特点, C符合模式 1的特点; D不对, 上海合作组织 ,作为国际组织具有多边性、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不结盟性、新的安全观念、新的区域合作模式等特

5、点;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调机构,而并未形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也并未实现互惠关税等,最多只能说其目前正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因此选 A. 考点:经济区域化 点评:注意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某思想家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严复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6、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将此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选 C。 考点:顾炎武 点评:顾炎武所谓的 “亡国 ”: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 ”: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成功地塑造了 “智绝 ”“义绝 ”“奸绝 ”等人物形象、至今仍给读者以多方面启迪的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聊斋志异 D三国演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智绝是诸葛亮,字孔明 ;义绝是关羽,字云长 ;奸绝是曹操,字孟德,因此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答案:选

7、D。 考点:明清小说 点评:归纳明清小说 书 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 容 价 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 中国第一部农民起义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借妖狐鬼怪故事,批判黑暗腐朽社会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朝 揭露科举制的腐败与封建纲常的沦丧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清朝 描写封建家族的兴衰和青年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以下

8、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 “书圣 ”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书圣 ”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而四幅书法作品中只有 D中有 “羲之 ”两字,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中国书法 点评:书法的三种书体 发展 特点 代表人物和作品 楷书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形体严整均匀,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其他字体不可比的实用功能。 魏晋:钟繇、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 草书

9、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 “草 ”是潦草、快捷的意思。到唐朝以后的 “狂草 ”,则更是难以辨认。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不容易识别。 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 唐朝: “颠张狂素 ”张旭、怀素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 ”是 “行走 ”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实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 ”

10、。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 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造纸术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对,火药推动了欧洲武器的革新,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不对,造纸术有利于文明的传承,但是儒家思想传至西方并产生重要影响是在明清时期由传教士推动; 正确,印刷术打破了教士垄断教育的局面

11、,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正确,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因此选 D。 考点:四大发明 点评:归纳四大发明 项目 出现 成熟 应用 传播 造纸术 西汉(甘肃省放马滩纸为证明) 东汉蔡伦的 “蔡侯纸 ” 中国传统的造纸工业 唐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的 “活字印刷术 ”,欧洲人的 “活字印刷机 ” 经书、书籍读本、纺织品花纹印刷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火药 古代炼丹中出现 唐朝时用于军事,火药武器的出现 广泛应用于军事,热兵器时代开端

12、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指南针 战国时的磁石指南 宋朝时用 “磁针指南 ”,制成指南针 应用于航海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项手工业工序示意图(局部)。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图片的文字,显然这项发明以竹子为原料。唐朝时期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用竹子造纸的成功,表明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因此选 A. 考点:四大发明

13、点评:图片型选择题将一定的信息隐含在图片里,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等,解答好这类题,需要坚持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第二步: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第三步:联,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康有为曾认为: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 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

14、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答案: B 试题分析:康有为大意是说:购船置械,只是引进来洋人的先进器械,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学习科技创造,所以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但政体没有改变,所以只能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因此是强调中国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AC 无从体现; D也不对,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因此选 B. 考点:维新思想 点评: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15、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 A科举制的废除 B白话文的使用 C列宁装的普及 D新青年的出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1905年晚清时期; C不对,列宁装的普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D不对,新青年的出版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非影响; B 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得到使用 ,因此选 B.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猛烈抨击旧道德,提倡白话文,给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当时的中国乃至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6、. 1923年 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 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指示: “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 ”这表明当时 A孙中山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者 B苏联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苏联已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苏联成为支持国民党的重要国际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孙中山晚年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B不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C不对,题干无从体现,而且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是在 30年代斯大林时期;题干反映出孙中山接受苏联的帮助,因此选 D. 考点:孙中山 点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

17、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他热烈欢迎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 1924年 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孙中山所说的 “不同 ”办法是指 建立民国 扶助农工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建立民国属于民权主义, 扶助农工属于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排除; 属于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因此选 D.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新旧三民主义内容的比较 内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

18、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2012年 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大会修改后的党章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可以追溯到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遵义会议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C不对,中共八大是分析三大改造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提出正确

19、的经济建设方针; D 不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B符合题意,1945年中共七大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 1945年中共七大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下图是人民日报对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氢弹的新闻报道。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20、 A发生于 “文化大革命 ”时期 B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C属于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D反映了 “科教兴国 ”战略实施的成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7年,而文化大革命在 1966年已经开始; B不对,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C不对, 1970年我国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不对,是在 20世纪 90年代提出,因此选 A。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我国自行研制 “两弹一星 ”。此后,

21、我国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投身到 “两弹一星 ”制造事业中,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都很薄弱的艰苦条件下,与中国人民一起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上述 材料应出自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的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欧洲联盟的建立反映了欧洲走向联合抵制美国的控制,不可能由美国提

22、出; C是美国对欧洲提高 N 股经济援助,但不具有全球性; D是关于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也与题干不符;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给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架,西方各国在这个体系下都完成了战后经济的复苏并走向繁荣,因此选 B.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原文出自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

23、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 下图是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 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 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Work Pays America”中 “”即工作的意思,联系新政推行 “以工代赈 ”,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选 D。 ABC都与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 “以工代赈 ”的措施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

24、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这一法令 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干预了社会财富分配 巩固了新政的前期成就 缓和了社会矛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对,罗斯福新政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因此与社会保险法无关,排除后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 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

25、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下表中关于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推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秦国 “以牛田 ” 秦国已普遍采用了牛耕技术 B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政府重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C 四民月令在汉代成书 农业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该技术有利于牛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表述正确,李冰作为蜀郡守,表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C表述

26、正确,四民月令作为农学著作,表明古人农业经验的总结; D表述正确,这表明牛耕技术的发展; A不够准确,只能说明秦国出现了牛耕,但是否普遍还缺乏充分的论据因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 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代 “市 ”的发展已打破时间限制的是 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B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C今朝半醉归草市,

27、指点青帘上酒楼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不对,说明扬州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CD不对,草市是农村集市,说明水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B符合题意,夜市即是在晚上营业,表明 “市 ”的发展已打破时间限制。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点评:夜市为主要于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

28、趣旨中说: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 革命 B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公平竞争 C民国建立激发了国人投资实业的热情 D民主共和的实现提升了民众爱国意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不对,中国民族工业不是辛亥革命引发的; B不对,公平竞争没有谈及,而且与史实不符; D 不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民众爱国这一思想。因此选 C. 考点:近代民族工业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29、近代企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 “强国富民 ”、 “振兴民生 ”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 “包产到户 ”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在 1984年, 是在 1992年, 是在

30、 1978年 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大丰收,随后这一改革措施得到邓小平的支持。 是在 1980年 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这一制度迅速得到推广。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 点评:排序型选择是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有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 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 “不足 ”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 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

31、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C 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对,改革的前提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分户经营,比较分散,不是农村改革的最终方向。 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 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

32、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 4)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读图 1和图 2,作

33、为 20世纪 60年代和 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它们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对比性 B记录的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C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见证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 1是购物券,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图 2 是股票,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A不是主要历史价值; B不对,股票不是记录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C不对,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 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

34、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 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1979年 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这两个省是 A广东、浙江 B广东、福建 C广东、海南 D福建、海南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9年 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 ,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地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 点评:广东、

35、福建对外开放的条件: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 1)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与台湾隔海相望。( 2)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3)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4)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5)是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6)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马车 人力车 自行车 电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从选项结构看, 中排除一项即可, 马车早在中国古代已经

36、出现,因此排除 后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以竹枝词形式描述这一现象的文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 1

37、9世纪初 B鸦片战争后 C 20世纪初 D改革开放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 “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 ”说明此时的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A不对,此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也不对,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但鸦片战争是在 19世纪四十年代,而电灯出现是在 19世纪 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 D时间上明显要晚很多。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化表现: 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

38、念逐步融入其中;社会习俗: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C地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D社会风 俗全盘西化是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是关于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说法正确; C是关于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说法正确,当时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D说法不正确,当时呈现中西合璧、中西并存的特点,而非全盘西化。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

39、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博尔顿认为,他和瓦特联手制造的蒸汽机,给人类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力量。这种 “力量 ”带来的最直接作用是 A导致了大工厂制度的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打破了人类对自然力的依赖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产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打破了人类对水力等自然力的依赖,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40、ABD三项是蒸汽机带来的间接影响,因此选 C.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下列对世界市场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从 16世纪起,资本主义开始主导世界市场 B自由主义原则推动世界市场 逐渐走向成熟 C殖民扩张和商品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引导世界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B表述正确,自由主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有关; C表述正确,殖民扩张和商品贸易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 D表述正确,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规范化、体制

41、化的方向发展,如世贸组织的建立等; A说法正确, 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渐形成,但是此时的欧洲大多数国家仍是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因此选 A. 考点:世界市场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 “新发现 ”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2)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 “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决不是新出现的。 但是在 18世纪之前,工厂从未成为典型的形式。

42、 只有需求扩大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 ” 这一观点主要说明了 A工厂制为垄断组织 的产生提供可能 B市场扩大推动英国开始采用工厂制 C世界市场扩大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的扩大推动工厂制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只有需求扩大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 ”说明作者认为市场需求的扩大推动工厂制的发展; “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决不是新出现的 ”说明 B与材料意思不符; 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A也不对,垄断组织产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因此选 D。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 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

43、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 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 “一标多本 ”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题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相应历史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44、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发展儒学的具体表现。( 4分) ( 2)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7分) (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朱熹的观点和董仲舒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儒家干预政治提出的具体要求。( 7分) 答案:( 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发挥了孔子的 “德治 ”思想,提倡 “仁政 ”学说;( 4分) ( 2)观点:正君心;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分) 影响:有利于以

45、思想的一统来巩固政治一统(有利于加强皇权);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宋明理学(朱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 4分) ( 3)相同之处:正君心。( 3分) 具体要求: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 “正君心 ”;社会政治应符合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4分 )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进一步提出 “民贵君轻 ”的民本 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 “性本善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称为 “四端 ”。 “四端 ”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 “四端 ”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

46、、义、礼、智 “四德 ”。 (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 ” 正君心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大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 护统一多民族的政权。 ( 3)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 ”,结合所学知识,两者都强调通过伦理道德加强自身修养的作用。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展望高考,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思想文明史的命题份量将会有增无减。特别注意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

47、,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仁、德、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民族气节、经世致用、农工商皆本思想,易于和当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维护祖国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国计民生等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 ,来考查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注意将历史上的思想活跃期联系起来归纳共性、比较不同,尤其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注意从着眼于思想解放潮流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对各种思想体系的评价和分析,即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者的结合,中外思想文化的结合,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等是苏联第二代领导核心,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 “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季诺维耶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