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3594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 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心理学上有一种 “自我实现的预言 ”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可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预言不一定都能最终实现。故 BD项错误。 “自我实现的预言 ”是一种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决定了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

2、个预言的实现可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样的方法论。故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本题选 A项。 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题目,考生一定要记住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从而锁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党的发展观不断完善,从 “发展是硬道理 ”到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再到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这说明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们的认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3、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党的发展观不断完善,可看出实践决定认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 “发展是硬道理 ”到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再到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说明人们的认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真理、认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考生要利用逻辑思维,一点一点的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知识的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 500

4、0 只 “冰川豹蛛 ”进行测量后发现, 1996-2005 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 8 -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 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 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无法一下子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人类的认识水平是无限的,世界总能被人们认识。故 项错误。 1996-2005年间,这个时间段看出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

5、增大了 8 -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 20-25天,从而得出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说明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无法一下子估计出来。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本题选 D项。 考点:认识过程的特点。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中。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示,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

6、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能够摆脱物 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改变、创造、改造规律。物质决定意识说明我们不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故 项错误。信心作为意识活动对人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所以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本题选 D项。 考点:意识的反作用 点评:对于不能一下确定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最好使用排除法来做,最经常使用的排除原则有:本身说法错误;和题意无关;说法过于绝对;主体不一致,本题中 都是错误的。 胡杨树生长

7、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称其为 “英雄树 ”,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可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可以为现代化

8、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可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不是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 用。 点评:解答这类选择题明确提供的材料,提出问题,正确答案:隐藏在各个选项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材料和各选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对各选项中的解释是否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相一致。本题难度适中。 目前,世界各国还不能够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这说明 A复杂事物的奥秘是不可能破解的 B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D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

9、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人们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所以世界各国还不能够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故本题选 D项。 A错误。 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一年来,台海局势能够实现历史性转折,主要是国共两党、两岸双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历史、尊 重现实,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关系

10、和平发展进行了准备、创造了条件。这启示我们 A只要解放思想,就能探求事物的规律 B必须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D做工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所以不是只要解放思想,就能探求事物的规律。故 AC项错误。题中台海局势能够实现历史性转折,主要是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准备、创造了条件。说明做工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本题选 D 项。B项本身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

11、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为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听取民声、网上高效办公等目的,使网络问政成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赤峰市巴林左旗工商局于2011年 6月 1日在腾讯网正式开通 “内蒙古 上京工商 ”政务微博,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桥梁。对此,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政务微博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人为因素的产物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在事物

12、的联系是早于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所以政务微博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因素的产物。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事物的联系的特点。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原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认识及评价问题的能力,常用 “这表明 (说明 )”“这意味着 ”“这就是说 ”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 2011年 6月 12日, 2011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推进北斗导航的民用化进程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回答题。 【小题 1】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 35

13、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导航系统。要保证这一系统的最大效应,就必须注意 35颗卫星之间的协调一致。这启示我们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重视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 B C D 【小题 2】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颗卫星出现问题,都将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 B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小题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三步走 ”发展路线是:第一步,从 2000年到 2003年,中国建成由 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

14、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 2012年前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 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三步走 ”发展路线坚持了 A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联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要保证这一系统的最大效应,就必须注意 35颗卫星之间的协调一致说明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小题

15、2】试题分析: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颗卫星出现问题,都将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任何一颗卫星都是系统工程的部分说明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3】试题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 “三步走 ”的发展路线说明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每一步都是量的积累。故本题选 C项。 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系统优化法、联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点评:题目都是以北斗导航的民用化进程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的哲学依据,这需要考生不仅记住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理解,这样才能判断出一种现象所体现的哲

16、学道理。此类题目难度适中。 从辩证法角度看,高速铁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 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新出现的事物,前途都是光明的 符合我国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它是对旧的铁路模式的彻底改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辩证法角度看,排除 。 是唯物论知识。高速铁路是新事物,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所以高速铁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故项 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高速铁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7、 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于 2011年 6月 12日在厦门举行。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会上宣布,两岸启动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并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发 展情况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这一决策坚持了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两岸启动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并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发展情况逐步扩大开放范围。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发展情况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说明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不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及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故本题选 A项。 考点:矛盾普遍性与

18、特殊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点评:本题是学 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难度较大。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上半年,根据我国的物价、食品安全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措施。对此,有网友总结说,国家相机而动,动静不失其时。网友的观点体现的哲理有 用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质变高于量变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能说质变高 于量变。故 项错误。国家相机而动,动静不失其时说明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19、促成质变。用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本题选 D项。 考点: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点评:此类考题,首先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趋势,不直接告诉考生一个信息。其次材料中的关键词 “相机而动,动静不失其时 ”是我们解题的钥匙,把握以上两点,学生就能正确解题了。 2011年 6月 9日,上海 “11 15”特重大火灾事故处理结果公布。这一特大火灾再次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之所以要居安思危,是因为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包括安和危双方 作为矛盾双方 ,安和危相互贯通 安和危是一切事物矛盾斗争的源泉 居安思危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特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居安思

20、危意思是作为矛盾双方 ,安和危相互贯通。居安思危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特征。故本题选 B项。任何事物的矛盾不是都包括安和危双方。矛盾是一切事物矛盾斗争的源泉。故 项错误。 考点:矛盾的同一性特征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 中。 2011 年 6 月 2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回答题。 【小题 1】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射人先射

21、马,擒贼先擒王 牵牛要牵牛鼻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 B C D 【小题 2】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树立信心,不断努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这说明: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 B C D 【小题 3】针对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的实际,国务院下发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表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B

22、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由题中 “首位 ”这个关键词可看出本题是要抓主要矛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是要抓主要矛盾。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是不忽视次要矛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矛盾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据题中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树立信心,不断努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可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必然会引

23、起质变。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3】试题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 AC项错误。题中针对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的具体情况作出通知。说明作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本题选 D项。 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本题是一材 多用型选择题。这种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说明评价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对知识综合性考查的要求很强,对考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解答这种题型要求对材料认真

24、分析,找出材料所反映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领会其实质。认真分析备选项,然后对材料的信息加以对比,鉴别淘汰,选择题肢,找出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对人生的这一总结突出表明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C不同事物包含着多个不同矛盾 D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说明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故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矛盾特殊性

25、的表现。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一家银行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 “99+1=0”,意思是 99分成绩加上 1分不足,则工作等于 0。 “99+1=0”作为一种激励口号,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流露出来的“一丑遮百俊 ”的思维是有一定欠缺的。这一思维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审题是选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而 A是唯物论知识。故本身

26、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9分成绩加上 1分不足,则工作等于 0。意思是不应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体现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本题 选 C 项。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学生的审准设问的能力,从唯物论角度,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等,是我们作对题的关键。只要找准角度,排除不是这一角度的就比较容易选出答案:。 受金融风暴冲击楼市降价潮蔓延,政府出台 “国十条 ”以及刺激楼市回暖的减免契税等优惠政策,目的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正确的意

27、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 “国十条 ”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出台的目的是刺激楼市回暖的减免契税等优惠政策,目的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本题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故本题选 B项。 D项是认识论道理,故 AC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学生的审准设问的能力,从唯物论角度,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等,是我们作对题的关键。只要找准角度,排除

28、不是这一角度的就比较容易选出答案:。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 ”5 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体现了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本题中这首感人的诗我们看出是意识对人的反作用,也就是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它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故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意识的反作用 点评:哲学

29、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诗歌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不是不可分的。正确的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故 AB项错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

30、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说明思维可以认识存在。也就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本题选 C项。 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 “有容乃大 ”。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

31、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 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点评:此类考题,首先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趋势,不直接告诉考生一个信息。其次材料中的关键词 “天地合而万物生 ”是我们解题的钥匙。把握以上两点,学生 就

32、能正确解题了 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 “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 “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甲是唯物主义观点,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B甲是唯心主义观点,乙是唯物主义观点 C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说: “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 “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33、”都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是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故本题选 C项。 考点:唯心主义的观点 点评: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唯心主义的观点,并需根据所给材料得出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迷信活动,热衷求神算命,相信 “风水先生 ”,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想 “加官晋爵,步步高升 ”。其实,讲述信、靠 “风水 ”不仅靠不住、行不通,而且有百害而无一利。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党员干部必须力戒迷信

34、风水行为。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因此,共产党人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必须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不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B C D 【小题 2】相信 “风水先生 ”,其实质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小题 3】上述现象说明 世界观支配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要自觉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35、 1】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世界上先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必须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本题选 D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风水先生 ”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 B 项。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3】试题分析:少数党员领导干部 参与迷信活动,热衷求神算命,相信“风水先生 ”。 体现世界观支配方法论

36、,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要自觉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故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点评:本题是一材多用型选择题。这种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说明评价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对知识综合性考查的要求很强,对考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解答这种题型要求对材料认真分析,找出 材料所反映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领会其实质。认真分析备选项,然后对材料的信息加以对比,鉴别淘汰,选择题肢,找出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 据报

37、道,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被 “大师 ”预测自己有当副总理的命,可命里还缺一座 “桥 ”,于是下令将耗资数亿元的国道改线,只为在水库上架起那座著名的 “岱湖桥 ”,寓意将自己 “带起来 ”,飞黄腾达,可惜没有多久,东窗事发,这座桥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 “逮胡桥 ”。这告诉我们 唯心主义害人害己 要自觉树立唯物主义观念,抵制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蚀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唯物主义总是和辩证法相结合,唯心主义总是和形而上学相结合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并不总是和辩证法相结合,唯心主义也并不总是和形而上学相结合。故 项错误。题中胡建学相信 “大师 ”预测自己的官

38、运,坚持唯心主义观点,最终害人害己。我们要自觉树立唯物主义观念,抵制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蚀。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唯心主义观点的危害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选项项与 “我思故我在 ”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 “绝对精神 ”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思故我在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

39、、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C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 B项。 考点: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可 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 B 试题分析

40、: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世界上先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而 ACD是唯心主义观点。本题选 B项。 考点:唯物主义观点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本题难度较小。 2009年 7月 1日,全国首份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揭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请回答题: 【小题 1】我国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哲学是系统化理

41、论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小题 2】中国社会科学报将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起到重要作用。表现在 它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源泉 它可以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平台 它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 它可以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指导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很显然本题是突出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报将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起到重要作用。表

42、现在它可以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平台。它是发展 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它可以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指导。社会实践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源泉。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哲学的作用 点评:题目都是以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的哲学依据,这需要考生不仅记住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理解,这样才能判断出一种现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此类题目难度适中。 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构成哲学的两大阵营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只能与唯物主义结合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能游离于哲学两大派别之外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

43、是科学的世界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所以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也能游离于哲学两大派别之外。故 项错误。本题选 D 项。 考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知识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 “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 ”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

44、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 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说明事物的绝对运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说明事物的相对静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 B项错误。本题选 C项。 A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点评:本题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检验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此

45、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 中国人几千年来逐鹿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 ”的陆权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人不重视海洋,没有海权观念,使数百年来中国失去了海洋竞争意识,并酿成近代中国的悲剧。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B认识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认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选辩证唯物论道 理而 BD项是认识论道理,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故 A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学生的审准设问

46、的能力,从唯物论角度,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等,是我们作对题的关键。只要找准角度,排除不是这一角度的就比较容易选出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 “不折腾 ”,不仅引起人们的热议,也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 “buzhe 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中的专属名词。这里的 “不折腾 ”可以理解为 A规律是客观的, 人无法限制规律的破坏作用 B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所以只能按规律办事 C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改变世界是以承认规律和客观事物的存在为前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以限制规律的破坏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规律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2008年 9月 2日,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映秀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汶 11“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孕育出 “万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