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克已复礼 C为政以德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的礼制思想强调维护社会等级,即上下尊卑的社会地位不可改变也不能僭越(跨越),故孔子主张 “克已复礼是为仁 ”,即在孔子看来维护礼制也是 “仁 ”的一种体现,答案:选 B, A C D三项内涵与上述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 点评:孔子是
2、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创立了儒家学说,长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他强调要恢复和整顿社会秩序,为挽救奴隶制的衰败而积极奔走呼号;在教育方面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蔡元培曾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 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 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史上 最显著的一个例证。 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
3、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共同点,结合所学不难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复兴古典文明而非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A B D三项不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新文化运动时期强调个人摆脱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极端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这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所以 C项是二者的共同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
4、的拯 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 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说
5、明毛泽东正确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进程,该文出自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 主义论,答案:选 C,A B D三项时间特征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不符。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高考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几个知识点上,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闪光性的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应用中国实践的具体表现,对此必须牢记和加以深刻体会。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造成 “西
6、学 ”与 “中学 ”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西学 ”涌入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 “中学 ”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 ”其背后发生的根源在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不得不向西方探求强国御辱之道,因此在此过程中 “西学 ”地位在中国日益上升,所以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选 C, A B D三项时期发
7、生的重要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历程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革命先师、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 “文革 ”中的 “批林批孔 ”、当前的 “孔子热 ”,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
8、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 “命运 ”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孔子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人们总是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重新解读和构造孔子的思想体系,它凸显了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所以备选项中只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强调是历史学的时代性特点,答案:选 A,B C D三项与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9、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高考对儒家思想考查比较频繁,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 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大理论,这三大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在哪些会议上( )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
10、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大理论分别在十五大、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 A,B C D三项组合不符合史实。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
11、治模式的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既具有市场导向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举措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民族资产阶级并未掌握国家实权,中华民国也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 B项说法错误, 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考点:
12、辛亥革命 点评:材料的主要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有关辛亥革命的局限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和积极参与; 没有完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尤其是没有进行反封建思想的斗争。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 “个从崇拜 ”、“计划经济体制 ”和 “所有制崇拜 ”,其中冲破 “计划经济崇拜 ”的关键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五大召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会上明确提出
1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冲破了对 “计划经济崇拜 ”观念,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理论的提出无关。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仔细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便会发现邓小平清楚地表达了市场经济仅仅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与政治意识形态没有关系,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英国广播公司( B、 B、 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
14、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 “大国雄心 ”的展示,因为 “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以来中国的国防科技实力和空间探测能力不断增强,先进科技的发展依托的是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更是国家综合实力 的重要展示,但中国目前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科技大国在某些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但总体而言仍旧处发展
15、中国家的水平,答案:选 B, A C 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实。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点评: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 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宣传 “时间就是金钱 ”,提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广州人特别崇尚温哥华 “慢 ”式生活理念:高品质生活不在
16、于工作有多忙、节奏有多快,而在于留出时间陪家人、慢下来欣赏自然,沉浸思考。下列对 “慢 ”文化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意味着工作效率的降低 B是对现代文明的抵制 C违背了历史潮流 D体现了现代人文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慢 ”式生活理念体现的是对工业文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这也说明工业文明带来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存在极大的弊端,即人们过度追求金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视了家人和亲情,所以 “而在于留出时间陪家人、慢下来欣赏自然,沉浸思考 ” 体现了现代人文主义的内涵,答案:选 D, A B C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现代人文主义
17、 点评: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论基础是人性论。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在此不会只去颂 扬人性的高贵与完美,也不会说什么: ”人是万物的尺度 ”之类的夸大言语。但会称赞人的价值与尊严,也会以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财富和享乐。坚决反对犬儒学派,怀疑论学派,苦行主义,禁欲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主张的 ”无意识 ”行动艺术。 “1978年春天, 27多万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 科学的春天 ”。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1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 “211工程 ”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众多学子能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得益于高考制度的恢复,而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邓小平复出与科学指导有密切关系,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高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主要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方面: 1949年 -1965年,这是人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此时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文革十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尤其是高考招
19、生考试制度的废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复兴和大发展的阶段。 罗素说: “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这句话中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指的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力学 D经典力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 度较低,十七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世界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出现的时间与十七世纪不符。 考点: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点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极大地解放了人
20、类的思想。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平时学习中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901年,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里描绘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 “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而 就于过渡之道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而就于过渡之道 ”说明中国人民正处于深重的灾难当中,再结合材料中的时
21、间特征 “1901年 ”可知梁启超评价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答案:选 B, A C D三项发生的时间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合。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点评: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标志着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由器物文明开始深入到制度文明的层面。但是他们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时却给了他披上了传统文化的外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阻力,但也表明其力量的弱小和软弱。 他们认为,三纲五常 “别尊卑、明贵贱 ”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22、都是 “奴隶之道德 ”,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 “绝对不可相容 ”。下 列对 “他们 ”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A “他们 ”是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B “他们 ”是康梁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 C “他们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三权分立 D “他们 ”是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民主与科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三纲五常 “别尊卑、明贵贱 ”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 “绝对不可相容 ”说明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落后于时代,而且也是阻碍民主
23、共和制度 在中国的实行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主张与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的考查思路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C ) 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明主之国,无书
24、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 ”这名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说明此人重视法令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反映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答案:选 D, A强调仁政, B主张无为而治, C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 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 “以法治国 ”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
25、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C仁者爱人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以明显判断出 A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B是法家的治国理念, C是儒家的思想主张,D是道家的哲学思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道家学派的主张 点评: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各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他们主张中有共同的部分,例如他们都强调重视爱
26、护民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儒家和墨家都主张崇尚贤人但道家却截然反对,主张愚民。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 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尽管观点各异,相互争论和诘难,但其都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强调社会现实的变革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 B项是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A C D三项各家也都有涉及,但不是所有学派共同关注的焦点,答案: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 点评
27、:高考中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异同; 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思想背后的阶级基础,因此要对各家思想有总体把握和细节的识记。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 “百家争鸣 ”到 “独尊儒术 ”,其所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均是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表现,当然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
28、央集权制度,答案:选 D, A项只是表象, B项是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C项与此现象发生无关。 考点: “百家争鸣 ”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现象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的根源和思想文化现象的推动。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百家争鸣 ”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或原因; “百家争鸣 ”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文艺的 “双百方针 ”的差异。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 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 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9、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即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并日趋腐朽,经济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文化方面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以及八股取士的造成的因循守旧社会风气,所以 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 A。 考点:明清之际的思想特点 点评: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封建传统儒家 “
3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 “近代世界 ”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盘针应用于航海技术,促进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未知的区域相继被发现,由此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 “近代世界 ”到来,答案:选 D, A B C三项的功能与大航海时代的出现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点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并
31、称为四大发明,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年代以及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 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主要表述正确的是( ) 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强调 “人 ”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突出强调 “人 ”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 和社会混
32、乱,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 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主张, 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特点,故答案:选 A。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 “超越 ”主要表现在( ) 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 D追求现世的成功 答案:
33、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其明显的特征是描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的蓝图,在反封建的道路上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更近一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二者的共同点。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批判对象的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孟德斯鸠更明确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卢梭提出 “社会契约论 ”和 “人民主权说 ”,其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 批判领域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 批判方式集中表现在高扬理性和摆脱了宗教和专制的束缚。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
34、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A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 ”说明启蒙思想不利于欧洲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结合史实可知启蒙思想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所以答案:选 C,A B两项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重要作用,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启蒙思想并未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点评:启蒙运动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35、 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社会 契约论 ”和 “人民主权说 ”,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 “天朝上国 ”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
36、地主阶级自强派喊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向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选 B, A是洋务派的主张, C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 D是维新变法以来思想启蒙的重要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 点评:中国近代历史思想解放主要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林则徐和魏源则处于向西方学习的起点,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近 代化拉开了帷幕,这可能要比地主阶级直接向西方学习军事的直接作用要大。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37、。 ”这首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说明维新派已经放弃了 “中国是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 ”的观念,并因此思想为前提鼓励人们进行变法维新 ,答案:选 D,A B C三项与材料含义的主旨不符。 考点:维新变法思潮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
38、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5分)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 H 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 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其中有以下三位 孔子 老子 孟子 (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人的理由。(表述其主要思想主张及人物影响)( 8分) ( 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2分)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
39、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 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2分) 材料四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呜呼,岂设君之首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
40、夷待访录 ( 4)概括材料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2分)他认为君主的主 要职责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例举黄宗羲的经济主张( 2分) 材料五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 5)例举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本著作?( 2分)这些著作体现了作者宣传新思想的什么特点?( 2分) 材料六 1915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复辟帝制 材料七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 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
41、挂不住的。 ” 陈独秀文章选编 ( 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4分) 答案:( 1)孔子: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利和谐人际关系;培养人才等(影响部分言之有理即可,任四点可得满分)( 4分)老子: “道 ”是本原,中国古代最早研究世界本原的哲学家 ;辩证法思想的可取性;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无为而治: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分)(任两点可得满分)孟子:仁政,最早提出仁政的思想家,民贵君轻,民本意识,被尊称为 “亚圣 ”( 2分)(任两点可得满分) ( 2)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4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2分) ( 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 2分) ( 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天 下为主,君为客( 2分)职责:为天下万民兴种除害( 1分)经济主张:工商皆本( 2分) ( 5)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分)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和。( 2分) ( 6)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独裁卖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4分) 试题分
43、析:( 1)孔子 ,老子 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结合所学可直接写出其代表性观点和主张。( 2)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被确立为主导思想其原因是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3)从材料二、三中可直接归纳出朱熹与李贽的观点即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 4)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是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为天下万民兴种除害
44、;在经济方面主张工商皆本。( 5)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时 期康有为写出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成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其特点是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和。( 6)归纳材料六和材料七中的文字内容,从中可直接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即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独裁卖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总体而言,本题难度较低,更多考查的是学科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识记能力。 考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 ,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 汉武帝时
45、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 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 “程朱理学 ”的思辨化; 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2分) ( 2)
46、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 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 2分) (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 “两位先生 ”指的是什么? ( 2分) (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4 分) 答案:(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洋务派。( 2分) ( 2)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2分) ( 3)陈独秀。民主和科学。 ( 2分) (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 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文字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47、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代表了洋务派的主张即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巩固统治。( 2)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的观点: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只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才能救中国。( 4)总结三则材料的内容不难发现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 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15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 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 “认识自己 ”。 材料二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图略)的图注: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