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3614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 ”;江泽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 :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D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

2、国衣服独异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 诚非所谊。 ”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 求政府下令进行 “断发易服 ”,采用汉人装束 答案: B 由于博览会可以 “开风气而劝工商 ”, 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 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 “南洋劝业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3、D抵制西方侵略 答案: C 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 “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答案: C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舒尔 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

4、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 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 (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答案: D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 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 “货币主义

5、”理论,大力主张 “自由市场经济 ”,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包括 美国开始了 “新经济 ”的经济增长模式 20世纪 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关于二战后建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C它消除了二战后初期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 答案: C 20

6、09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 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 “购买美国产品 ”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答案: A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为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答案: B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

7、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在英文中, “人文精神 ”一词应该是 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其含义是 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张扬人的个性,反对神学

8、对人性的贬低 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 追求自由,崇尚理性 A B C D 答案: D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 “高明 ”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 宣传新思想 D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答案: C 列宁认为 “达尔文 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生物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生,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

9、了基础 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 ”和 “理性主 义 ”深入人心 A B C D 答案: A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对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背景的考察。本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是对列宁话的理解,其核心意思在说,达尔文已经有完全的自己和能力在科学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事业。言外之意就是摆脱了中世纪的诸多羁绊。另一方面,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可知,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和理性深入人心;资产阶级的壮大则提供了阶级基础;达尔文的成果自然是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综合这些,答案:选 A。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

10、于 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 “冷战 ”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答案: D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 “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 “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 “他

11、”应该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答案: C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其 “思想解放 ”主要是指 A都追求民主与科学 B都提倡民权和新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 D 如果把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作为共同专题来研究,能够确定的最佳主题是 A近代思想探索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 B政治变革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经济结构变动催生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变革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思想界的必然选择 答案: A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当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 其共同诉

12、求是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A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 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答案: B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 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 5000年。 ”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

13、B C D 答案: D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该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7 1936年处应该填写 1894 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7 1936: 1949 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 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与所谓 器物 制度 文化 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反西化 现代化 ”。下列对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 “反西化 现代化 ”两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B

14、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答案: D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 主义 C民权主义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答案: B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因此, 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 A实行 “邦联 ”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 “主权在民

15、”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 “制约与平衡 ”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答案: C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C十二铜表法蕴含 “法治 ”的精神 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答案: 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前: 384前 322年 )有一句名言: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 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反映了古希腊的

16、社会政治环境 体现了公民政治的 理念 A B C D 答案: B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元朝开创的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D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

17、民治三大阶段。其中 “封建 ”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 A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 A 丰子恺认为 “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 ”右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 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 “炮弹

18、做花瓶,人世无战争 ”。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是一幅诙谐而又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 B C D 答案: B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 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 “黄金的漏斗 、 “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 ”、 “新航路的受害者 ”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 答案: A 山东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图)座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 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

19、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中国古代建筑史 清代商贸史 运河文化史 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 B C D 答案: C 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 A B C D 答案: B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 “象征 ”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 ”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 “象征 ”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

20、 答案: C 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 “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此处所说的 “这个时候 ”应当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C 20世纪 40 50年代 D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答案: D 表为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 20世纪 5070 年代经济数据 ”,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国家或地区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占世界GDP 比重 1955年 36 33% 3 9% 4 5% 2 2% 4 9% 2 2% 17

21、 5% 1976年 24 9% 6 8% 5 8% 2 8% 3 1% 8 1% 21 7% A 19551977 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 B 20世纪 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C 20世纪 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D 20世纪 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答案: B 1995年美国 FORTINE财富杂志出版一篇以 “THE DEATH OF HINGKONG为题的封面专题。事隔 6年,由 FORTUNE主办的第七届财富全球论坛在香港召开,该文作者 Louis Kraar 又出现在香港。有记者问香港现在情况如何? Louis Kraar尴尬地回答

22、: “so far so good。 ”而当年策划该封面专题的编辑总监 Colvin的回答记者 “如果现在财富为香港做一个封面专题,你会怎么形容香港 ”时, Colvin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 “Vitality”。这从根本上说明 A “一国两制 ”适合香港发 展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西方社会反对 “一国两制 ”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A 1960年尼克松曾说: “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71年尼克松又说: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为,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

23、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弧立政策是正确的 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 13分)央视环球视线 2011年 1月 18日播出中国形象闪耀 “世界的十字路口 ”,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1840 1876)

24、 材料 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 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 和政体 而是一代人。 N 佩弗远东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 “中国模式 ”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2008年 2月 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 社会主义民主 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 孔子的公共伦理 ,而不是抽象地复

25、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 “中国形象 ”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 (2分 ) (2) 材料三中所述 “中国模式 ”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方面有哪些表现? “中国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 ”具有怎样的特点? (5分 ) (3) 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 “中国形象 ”?结合所学从经济和外交的角度说明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 (4分 )

26、 (4) 综上所述,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2分 ) 答案: (13分 ) (1) 材料一 “中国形象 ”:抽鸦片的国家。 (1分 ) 材料二 “中国形象 ”: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1分 ) ( 2)表现:建立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答出三点得 3分) 特点: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 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任答两点得 2分) (3) “中国形象 ”: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

27、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或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1分 ) 树立形象措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或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积 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加入世贸组织。 (答出三点即可得 3分 ) (4) 综合国力的强弱;社会性质的变化;外交政策的制定 ;国际环境的变化。 (2分 ) ( 13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

28、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 一 一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 1)鸦片战争后, “仁人志士 ”萌发了怎样的新思想?( 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 2分) 材料二 只是在 20世 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

29、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近代中国 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 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分)孙中山 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 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 1分) 材料三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 ”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 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

30、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3)材料三出现 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2分) ( 4)综合材料,概括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分) 答案: (13分 ) ( 1)新思想: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分) 主张: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出两点即可得 2分) ( 2)原因: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1、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3分) 新内容: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分)。 ( 3)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2分) ( 4)与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言之成理即可, 2分) ( 14分)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 某中学学生探究小组收集和整理了表中的内容。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32、 “一箪食,一瓢饮 ”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 “多子多福 ”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家族 “香火 ”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 “知识即美德 ”。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

33、。费尔巴哈认为 “幸福 只是某一生物 能够无阻碍地满足 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 “越穷越光荣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一 .幸福是什么 (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 1分)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 分)这种幸福观

34、有何积极影响?( 1 分) 二 .幸福面面观 ( 2)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 6分) 三幸福走多远 (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 2分) (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2分) 答案:( 14分) ( 1)共同之处: 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 1 分)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答对两点得 2分) 积极影响: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1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得超出 4分) ( 2)中国: 政

35、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 (或答:民族危机严重)。( 1分) 经济:封闭 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分)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 1分) 西方: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1分) 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 1分)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 1分) ( 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 2分)。 ( 4)因素:社会幸福观的形成受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能贴近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