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3616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 “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 答案: A 为应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新医疗改革方案,该医改方案分别在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获得通过。这表明 A美国实行联邦制 B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C美国实行两党制 D利益集团操控美国政治 答案: B 阅读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

2、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答案: D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 “地中海时代 欧洲时代 大西洋时代 ”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 “上古 中古 近古 ”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

3、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 答案: C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B 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 “欧式 ”女鞋流行的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抵制洋货、爱用国货 ”运动的推动 答案: D 下

4、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 (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答案: D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舒尔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5、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答案: C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 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答案: D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

6、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 5 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答案: C 从文明史观看, 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国际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答案: B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我们

7、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B C D 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 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C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答案: D 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D有利

8、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 D 诗经 小雅 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 小雅 北山到诗经 小雅 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 D 图 4描绘

9、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 B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答案: D 明朝海瑞说: “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 “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 ”“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 他们

10、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 B C D 答案: A 十二铜表法规定: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 8.33) ”;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 “有 30天的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 D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 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 “贸易立国 ”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

11、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答案: D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 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 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 “清王朝自救运动 ” B “近代工业的起步 ” C “实业救国的浪潮 ” D “民族工业的春天 ” 答案: B 简答题 西方 “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

12、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 ”(城市的性质)这样的叙述能否适用于说明中国城市的特征? A.将 “教堂 ”改为 “佛寺或道 观 ”,也能用于中国 B.将 “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 ”改为 “宗庙作为祭祀的场所 ”,也能用于中国 C.对中国城市而言,几乎完全不适用 答案: C 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 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变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 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

13、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C 综合题 ( 22分) 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 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 “新发现 ”的美洲等地的联系, 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2 材料二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

14、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 1750年英国人 口有 1050万, 1850年为 2750万, 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 50 .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高 /考 /资 /源 /网在 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

15、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 18世纪 后期到 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 20世纪中期到 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 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 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6分 ) ( 2)材料二反映了 19世纪中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6分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6分) ( 4)

16、根据材料四,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4分) 答案:( 22分)( 1)新航路开辟。 (2分 ) 影响: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分) ( 2)处于 “世界工厂 ”和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2分) 原因: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发达交通运输网络;( 4分) ( 3)特点: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2分)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 2分) 社会问题:贫困现象严重;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生

17、活条件差等。(两点即可, 2分) ( 4)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 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2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2分) ( 16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 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 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

18、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 15、 16、 17分别在 1858年 4月、 1860年 12月、 1900年 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

19、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 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 (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分) (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5分)

20、 (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4分) (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 大意义。( 3分) 答案: (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1分)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分)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分)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2分)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 1分)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1分)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

21、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分)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2分)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2分) (4)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3分)(或者分别回答三条方针的意义) ( 12分)海洋是生命摇篮、交通动脉和经济血液,对人类至关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 -赤道附近的海水会 “沸腾 ”,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 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附近的 “不幸 ”太恐惧了,被迫很快返航。 ( 1)第一位

22、穿越赤道的航海英雄是谁?( 1分)推动英雄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因素有哪些?( 4分)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 19 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 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 40%50% ,或欧洲的 55%60% 。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观点,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5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洋务派是近代中国 “海洋意识 ”较强的阶层,他们呼吁加强海防,开发海洋。 (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 2分) 答案: (1)航海英雄:迪亚士;( 1 分)因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根源: “黄金热 ”的推动;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隔绝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4分,每点 1分) ( 2)观点:英国是 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 1分)。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4分,每点 2分) ( 3)创办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创建海军以及新式学堂(马尾船政学堂)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