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琶琶行 “元和十年 ” B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C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 D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答案: D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A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B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C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 D “长君之
2、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 答案: B 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 ) 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 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 B C D 答案: D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3、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 C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 ”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 D 吕氏春秋 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答案: C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 2000多年。
4、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 “皇权下的民主 ”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答案: C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 ) A重农抑商政策 B资本主义萌芽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C 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 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区域分工明确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生产社会化明显 A B C D 答案: B 清政府曾经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
5、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D 阅读下列表格: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答案: A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 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 D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
6、而非求以相病 ”,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答案: D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 “民本 ”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 “经世致用 ”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
7、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答案: D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 B 明朝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答案: B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表现 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
8、的重要场所 D会馆是政府设立的处理商人与政府关系的机构 答案: C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 C 左传 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这反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 ( ) A是否出身王室 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 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 D是否立有军功 答案: C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
9、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孔子的 “礼 ”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宗法制 孟子的 “民贵君轻 ”思想 A B C D 答案: C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 594年)有 “初税亩 ”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 “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 A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
10、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答案: C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是因为 “巨变 ” (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史书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 玉玺,天子喜好 B以
11、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答案: D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答案: C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 “儒术 ”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 C 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反映了 ( )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
12、能培养实用人才 B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 C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 D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 答案: A 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中部文字为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 “印记 ”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 C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13、( ) 行省制 州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制 A B C D 答案: B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答案: C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 “中书门下 ”和枢密院 答案: A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C 公元 751年,唐
14、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答案: A 综合题 ( 21 分)中国古代的疆域发展经历不断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列三幅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朝行省图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列举西周巩固统一的措施,特点和影响。( 8分) (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 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2分)并分析该措施的特征?( 4分) ( 3)根据材料三,说明元朝对地方管辖的
15、措施、特点;( 5分) ( 4)由以上几幅地图可见,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有何趋势?( 2分) 答案:( 1)分封制。( 2分)特点:周武王和周成王两次分封;地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 2分)影响: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4分) ( 2)实行郡县制度。( 2分)特点:建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血缘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4分) ( 3)行省制度,中书省辖地,宣政院。( 3分)特点:因地制宜。( 2分) ( 4)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越来越加强,地方的自主权越来越削弱。 ( 2分) ( 19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
16、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 ,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 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 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 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 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材料四: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
17、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唐朝王建有诗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夜看扬州市) 唐代李绅有诗曰: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宿扬州) 材料六: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 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
18、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6 分) ( 2)根据材料三中图 1和图 2的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 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4分) ( 3)唐朝后期,扬州有 “天下之盛,扬为首 ”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 5分) ( 4)根据材料六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 (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 分) 答案:( 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6分) (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 4分) ( 3)表现:成为商业大都会;手工业发达
19、;外商云集;水运发达;夜市繁华。( 5分) ( 4)原因 :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 2 分答两点即可) ( 5)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答两点即可) (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20、: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 “清道令 ”,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 帝,这叫 “腹诽 ”,属 “大不敬 ”!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21、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对既毕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 殿奏礼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
22、条件。( 4分)举一例说明 “士 ”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3分) ( 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 ( 2分) ( 3)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 2分) ( 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2分)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 要原因。( 2分) ( 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2分)并分析其原因。( 2分) ( 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2分) 答案:( 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
23、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4分) 举例:( 3分)(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例子即可,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例:孔子 “仁 ”和 “礼 ”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 2)负责司法。( 2分) ( 3)从 “无为 ”到 “有为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2分) ( 4)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分) ( 5)
24、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 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 芽的出现。( 2 分) ( 6)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分)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学校 材料二: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臣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
25、。每日便段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置相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 “学校 ”的职能有哪些 ( 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 ( 2分) (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 2分)其目的何在 ( 2分) (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 如何认识的 ( 2分)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 2分)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分) (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 5分) 答案:( 1)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 2分)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分) ( 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2分)限制君主专制。( 2分)( 3)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 2分)相权制约皇权。( 2分)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2分) ( 4)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 3分,任意答出三点 3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