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浙江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B C D 答案: A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 “四高 ”难逍遥( “四高 ”,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答案: C 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 “霸
2、王行动 ”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答案: A 共产党宣言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 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 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 B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 芬奇是
3、“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答案: D 报载,武汉工人提出 “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 ”;鞍山钢铁厂工人 “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 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答案: C 图是
4、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 1937 7 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答案: B 1862年 6月 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答案: C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
5、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 答案: B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 ”,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答案: D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 “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
6、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 C 中国古代讲究 “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 “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 “西周分封制 ”的知识,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 26 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 “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至公元前 2
7、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 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 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
8、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 1)结合所学,指出 “轴心时代 ”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分) (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 的思想。( 9分) ( 3)材料三中 “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7分) 答案: ( 1)主要内容:孔子:仁、礼、中 庸;(
9、 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3分) 地位: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 “自我 ”;( 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分) (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 “圣人 ”之 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3分) 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3分) 王夫之: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 分) ( 3)思想家:康有为。( 1分)代表作:孔子改制考。( 2分 )严复的贡献:翻译天演论;( 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 2分) ( 1)综合必修三专和选修四相关基础知识即可回答其思想内容和学术地位。 (
10、 2)阅读概括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并适当联系必修三专题一的相关基础知识即可。 ( 3)本题较易,只要熟悉必修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中 “维新变法 ”的基础知识即可。 ( 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不少学 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 11月,威廉率 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 12月 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 1688年革命)真正 “光荣 ”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 往日国王及
11、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 16441912 );中华民国( 19121949 ) 日本 明治天皇( 18681912 在位);大正天皇( 19121926 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 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 20世纪 2030 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 14世纪 1922 );土耳其共和国( 1923 ) 伊朗 卡扎尔王朝( 17961925 );巴列维王朝( 19251979 ) 据辞海等整理 ( 1)中华民
12、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10 分) (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 “光荣革命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 “光荣革命 ”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 “光荣革命 ”。( 7分) (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分) 答案: ( 1)国名全称:美利坚合众国( 2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分)。评价宪法:美国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 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
13、级民主( 3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3分)。 ( 2)概述史实: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 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 2分);詹姆士二世逃亡( 1分)。原因: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3分) ( 3)历史意义: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 2 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 1 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分)。 ( 1)准确地指出当时西方两大民主共和国的国名全称,辩证评价 1787年美国宪法和 1875年法国宪法并肯定及主要历史作用。 ( 2)概述 “光荣革命 ”的史实应主要包括前因、经过、结果。从表面形式到内在本质变化说明 “光荣 ”的原因。 ( 3)从革命性质、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推动(应主要肯定,分值最重)、在世界史上的地位、革命的代价及 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角度简要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