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一)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古代文献中的 “三代 ”指的是 A夏、商、周 B商、周、春秋 C商、周、秦 D西周、春秋、战国 答案: A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的事件是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行 “科教兴国 ”发展战略 C启动了 “希望工程 ” D实施 “211工程 ”计划 答案: B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B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C知识就是道德 D万物由水生成,
2、又复归于水 答案: B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答案: A 美国 1787年宪法反映的主要是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华盛顿 D伏尔泰 答案: B 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图交通工具出现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 “关键词 ”是 A新航路开辟 B手工工场 C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 答案: C 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联邦宪法 A B C D 答案: B 19世纪晚期,一位画家因其创作的一
3、幅画让人联想起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被人们称为 “扑向太阳的画家 ”,这位画家应是 A莫奈 B塞尚 C凡 高 D毕加索 答案: C 把 “造物主 ”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了 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颠覆了上帝造人说的是答案: B 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 “第七艺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 A伦敦 B柏林 C纽约 D巴黎 答案: D 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爆发 四月提纲发表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新经济政策实施 A B C D 答案: A 一位历史学家说:
4、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 答案: C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答案: C 该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德国的经济生产总值超过意大利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答案:
5、 A 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B南方谈话、论十大关系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 “社会主义本质 ”、 “一国两制 ”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答案: B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 “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 ”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 ”卫星 C “神舟 ”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 “南优 2号 ”杂交水稻 答案: D 1
6、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答案: B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一工具,时人评价 “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在当时它是 A用 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 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工具 D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 答案: A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 “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主要是指 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 答案:
7、 C 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 B C D 答案: A 围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 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 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 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 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答案: C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 “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 “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刻石使用的是 A篆书
8、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A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 B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答案: C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 ”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
9、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 A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A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 “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C 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
10、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共产党宣言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 C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在民权主义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A B C D 答案: C 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下列诗词按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万水千山只等闲。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 “调整(或退却) ”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 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年采取了 ,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 ,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这个国家需要
12、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 1933年 3月 4日)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 1980年)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权宜政策 ” 是指 什么?(
13、 1分) “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原因是什么?( 1分)为 “后退一步 ”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 “必须退却 ”的原因是什么?( 2分)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1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 1分)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 “调整(或退却) ”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分) 答案:( 1)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1分)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 1分); 措施:实行新经 济政策。( 1分) ( 2)原因: 192
14、9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传统 “自由放任 ”政策失灵。( 2分) 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分) ( 3)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分) ( 4)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任答 1点,共1分,言之有理即可)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 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材料二
15、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 “哭声达于四野 ”。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 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
16、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1分) ( 2)材料二认为 “几千年的政治制度 ”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 1分)该制度发展过程中,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都有巨大创新,分别是什么? ( 2分) ( 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何年的什么事件?( 2分)而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1分) ( 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 1分) ( 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分) 答案:(
17、1)灭六国、实现统一。( 1分) ( 2)中央集权制度。( 1 分) 秦朝:郡县制;( 1 分) 元朝:行省制。( 1 分) ( 3) 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2分)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1分) (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1分) ( 5)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只有实现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提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
18、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 1)中国人 “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为此地主阶级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 2分) ( 2)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人又感觉到 “制度 ”上的不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走民主共和道路。革命派开展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什么?( 1分)该活动最重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分) ( 3)为解决 “文化 ”上的不足, 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该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分)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分) 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 ”( 1分); “中体西用 ”( 1分)。 (2)
19、辛亥革命( 1分);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2分)。 (3)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2分)影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精神;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或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3分) 判断题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 100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它们都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答案: B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答案: A 宗教改革运动是发生在 16世纪的德意志,迅速席卷西欧的一场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答案: A 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也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 A 下图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