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365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见下图),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的习俗 A巩固了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 B弘扬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道德 C消除了贵族间的政治矛盾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阶级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由题干材料的的表述可知,是指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反映的是血缘和政治关系;分析选项,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古

2、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 关于什么是幸福,美国学者达林 麦马虹曾总结过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 “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 ”文中的空白处可以填上 A智慧和德行 B权 力与金钱 C民主与科学 D法律与信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从 “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 ”,联系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情况:智者学派强调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 “有智慧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及 “美德即知识 ”等思想,再结合选项的表述可知 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 考点:西方人文

3、主义思想的起源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 希腊哲学思想的特点 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 “如何选择陪审员 克利斯提尼的做法是,德谟向中央政府提供 6000名预备陪审员(每个德谟 600名),然后,抽签决定任职人选。 ”克里斯提尼的做法 A沿用了梭伦时期形成的惯例 B体现了古代雅典公民权力的平等 C提高了古代雅典的审案效率 D确保了雅典陪审法庭能依法判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依据所学,及材料信息 “抽签决定任职人选 ”的做法,使每个公民都可被选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体现的是古代雅典公民权力的平等,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克里斯

4、提尼改革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 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题干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西方社会既使没有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也必然会起飞。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其他只是条件而已,起到一个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应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5、 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 “一切土地,国家的、皇族的、阁部的、寺院的、教堂的、租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的等等土地,一律无偿地取消其原主所有权,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此法令最有可能出现在 A 1871年法国 B 1917年苏俄 C 1787年美国 D 1953年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从题干材料可知,该法令将全国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并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分析选项,应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的 土地法令。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A、 C 明显不合题意; 1953 年,中国刚开始三大

6、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政策,故 D亦不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下图是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 (图中文字为: 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从材料时间 “20世纪 30年代 ”及内容 “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 ”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副宣传画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之一:以工代赈。 A项不合史实; B项与材料无关; C项说的是

7、农业方面的措施。所以应选 D。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 以工代赈 汤普森 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一书写道:据统计, 1886 1914年, 265个新头衔获得批准, 200名是首次进入贵族圈子者。其中, 70名是工业新财富的代表,占总数的 1 3;另外 1 3是职业者的代表, 包括律师、外交人员、殖民官员、军人;另外有 1 4是旧土地家族的家长。这种变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颁布权利法案 B建立内阁机构 C改革议会制度 D健全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832年议会改革。依据所学,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关于资产阶级兴起。适

8、应这种变化的需要,英国进行了 1832年议会改革,满足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出现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下列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 处应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依据所学,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不能提供贷款,故 B、 C不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初期主要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

9、经济复兴,后则转向全球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题干中的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接受的应是世界银行的贷款。所以应选 D。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林顿森林体系 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l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 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

10、的推行,有助于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 D 19281937 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工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分析选项, A、 B、 D不符合史实,因为: 192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已结束; 1937年苏联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由于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推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所以应选 C。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 “斯大林

11、模式 ” 苏联的经济建设 据某门户网站报道,北京时间 2013年 11月 5日,大连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 1.72亿人民币拿下名画两个小孩。请判断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美术。两个小孩创作于 1950年,是毕加索风格成熟期典型的代表作,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是其 3岁的儿子克劳德和 1岁的女儿帕洛玛。当年这件作品从完成一直到毕加索去世后,都一直悬挂在毕加索书房的显要位置,是毕加索本人最为心爱的作品之一。所以应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 美术的辉煌 现代主义美术

12、 读下图,对漫画体现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推行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发展民主制度 B美国推行美式 “民主 ”,目的是传播西方政治文化 C美国推行美式 “民主 ”,是为了领导世界 D美式 “民主 ”全球化是霸权主义,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霸权主义。依据所学,二战后,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到处干涉他国内政,推行美国式的 “民主 ”。这实际上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径,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所以应选 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的霸权政策 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

13、石向上天祈祷, 子产说: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 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的基本知识。依据所学, 、 、 属于历史现象的客观性表述, 属于对历史现象的主观性认识即历史评价。所以应选 D。 考点:历史学 历史学基本知识 历史评价 1967年,有位作家说: “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 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 ”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A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不良风气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

14、可 C “文革 ”期间, “双百 ”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 “双百 ”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67 年 ”,正是 “文革 ”时期,文艺界的 “双百 ”方针受到破坏,作家很容易被扣上反动分子的帽子。分析选项, 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 “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 2006 年 1月 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

15、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C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 人民公社的老路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答案: B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 “春、夏、秋、冬 ”四字。 “春 ”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 ”字像草木繁茂之状; “秋 ”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 “冬 ”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

16、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从题干材料的表述来看,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故 D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排除 A项;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故 B项错误;战国以后,中国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C项错误。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商周时期的农业活动 隋书 地理志记载: “汉高祖 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秦朝教训,否定了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 于加强皇权

17、C王国相对独立,威胁了中央集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依据所学,汉高祖刘邦错误地认为,秦亡在于没有分封同姓子弟,故实行郡国并行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的政治制度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 “人行千里路 ”,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 “马过万重山 ”, 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 。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 戏剧

18、。依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戏曲的特点,即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戏曲是以舞台为依托的艺术形式,演员的活动空间只在舞台上,所以出现题干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古代戏曲的特点 下列是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对 a、 b、 c、 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处:秦朝结束分裂局面,实现思想大一统 B b处:西汉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思想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渐走向 “三教合一 ” D d处:明清活跃儒家思想的推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的发展历程。依据所学及图示可知, a处应是秦朝实行 “焚

19、书坑儒 ”的缘故; b处应是西汉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接受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新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等思想,没有墨家思想; c 处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 “三教合一 ”的趋势,隋唐时期明确提出 “三教合一 ”的主张;d处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推动。故 A、 C、 D错误,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20、”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 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题干材料揭示的是,战争本身的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战争不进行反思、寻找失败的原因,进而进行改革。材料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分析选项,故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华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 “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 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21、。 ”黄远生的观点类似于 A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思想 B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的思想 C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 D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依据所学,洋务运动是虚席西方的 “枪炮工艺 ”,维新变法时学习 “政法制度 ”,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 ”思想,毛泽东的思想与其思想性质不同。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中体西用 ”与维新思想的特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937年 7月 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 “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

22、、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 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 ”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D日记不 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故 B项错误;材料 “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 ”反映了蒋介石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故 C项表述片面;日记是可以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故 D项错误。材料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战与和的心态,所以

23、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抗日战争 国民党的抗战 下图是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内容,其中 “跨越黄河打向蒋管区 ”成为头条新闻,据此可以推断出 A解放战争开始了战略反攻 B淮海战役即将打响 C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依据所学, 1947年 6月,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A项符合题意;淮海战役在黄河以南;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三大战役;追歼残敌是渡江战役后,故 B、 C、 D均不合题意。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解放战争 战略反攻 1953 年

24、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 “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 ,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体现的是男女都有权利参加普选,来行使民主权利。再结合时间 “1953年 ”正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所以这是为 1954年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 A不是主要目的;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平等社会,故 B、 D错误。所以应

25、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 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3年 6月 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 “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冷战和两级格局的形成,中国奉行 “一边

26、倒 ”的外交政策,故 A、 C错误; D项表述在1953年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体现;材料 “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体现了新中国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所以应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957年,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中说: “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 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 。 ”这里的 “农业社 ”是指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行政村的基层组织 答案: B 综合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

27、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出现的 “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并分析这一时期 “明显的转变 ”未能促成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10分) 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

28、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导致甲午战后中国出现 “亟变 ”的因素。( 4分)材料中所谓的 “政治改制运动 ”、 “暴力反洋运动 ”各是指什么运动 作者为何推崇 “政治改制运动 ”而反对 “暴力反洋运动 ” ( 8分) 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 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 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 1977年

29、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 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的 “结合 ”。 摘编自 美 吉尔伯特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 3)根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平 “务实主义 ”的突出表现。( 4分) ( 4)谈谈上述材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发 ( 4分) 答案:( 1) “迹象 ”: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上,出现了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或活跃的儒家思想)

30、。( 4分,合理表述可酌情给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思想上理学逐渐僵化;对外关系实行 “海禁 ”和 “闭关锁国政策 ”( 6分,任答三点即可) ( 2)因素: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清朝专制统治更加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4分,若答洋务运动等自救运动失败给 2分) 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 4分) 作者认为前者符合世界大势,后者愚昧落后,违背时代潮流。( 4分) (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分) 表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2分) ( 4)启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经济建设要符

31、合国情;生产关系的改革要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 4分,合理表述均可得分)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认识与理解。回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概括明清时期社会 “转变迹象 ”的重要表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概括明清时期对社会转型的阻碍因素。 ( 2)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反映的认识与理解。第一小问结合材料“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 ”以及所学知识,从政治、外交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要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所提示的时期 “甲午战后 ”回答所谓的 “政治改制运动 ”和 “暴力反洋运动 ”。第三小问结合

32、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立场、运动本身的性质解答。 ( 3)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与理解。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 “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 “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的 结合 ”归纳总结。 ( 4)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但要言之有理,符合实际。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创新进取等。 考点:古代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

33、清进步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缤纷的色彩,而平民买不起那些色彩艳丽的衣服。在欧洲,紫红色标志着贵族的特权,在中国,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 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价格便宜,不易褪色,很快风靡世界。在阿姆斯特丹, “人群中有许多紫色和粉红色的亮点,这是荷兰的家仆们最喜欢的颜色。 ” 20世纪初期,女婴穿粉色、男

34、婴穿蓝色的 “清规戒律 ”才真正成型。 1992年,伊芙琳 兰黛和彭尼女士倡导发起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美国各地妇女自豪地在胸前佩戴上了粉红丝带。 栗月静看历史 粉色 ( 1)在中世纪和现代,服装颜色的含义有何变化?苯胺染料的发现与经济领域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的旗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仍然摇 曳在中国的大地上。但很快,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把它们打蔫了,摩登女郎也只得换上了列宁装。 50年代初,张爱玲身着羊毛开衫加旗袍出席文代会时,反倒成了另类,鹤立鸡群,只落得个浑身不自在。 实际上,并不能说这个时代就没有时尚,这几十年间的时髦货,就是革命和斗争。列宁装

35、、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 侯虹斌哪个年代的女人更好看 ( 2)在中国,中山装和旗袍在哪一历史时期最为流行?为什么? 20世纪 50年代,为什么列宁装最时髦?( 8分) ( 3)你认为影响服饰演变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8分) 答案: ( 1)中世纪,色彩有阶级之别,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现在是男女性别之分;第二次工业革命。( 4分) ( 2)民国时期。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主思想传播,社会风气变化。( 4分)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友好同盟建立,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苏联支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4分) ( 3)服饰的演变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外在

36、反映。( 2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引起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发展;随着人文思想、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多元文化。( 6分,只要回答三个层次即可,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服饰变化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要结合材料 “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缤纷的色彩,而平民买不起那些色彩艳丽的衣服。在欧洲,紫红色标志着贵族的特权,在中国,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 ”、 “20世纪初期,女婴 穿粉色、男婴穿蓝色的 清规戒律 才真正成型 ”回答第一小问;结合

37、材料 “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 ” 回答第二小问。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服饰的发展变化的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联系所学即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分析解答;结合 20世纪 50 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变及中苏关系特点 “中苏结盟、苏联支持中共建设 ”、国际局势特点等内容综合归纳总结。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变革对服饰变化影响的认识。首先要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从材料中归纳原因;然后联系所学的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 济以及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归纳、组织论证解答。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服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