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366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西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元代王祯农书中说: “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 ”他强调的是( ) 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 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 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 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 答案: A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核心信息 “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 ”,它强调的是一年四季要根据节气合理安排农业的生产。如果提前播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如果太晚了错过农时种植会影响农业收成(产量)。所以,聪明

2、的人不会冬天播种春天收获(庄稼)。所以选择 A,其他三项 B、 C、 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下图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 “地理大发现 ”纪念碑, 500多年前的 “地理大发现 ”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 “转折 ”主要是指 (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史观。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强调地理大发现对于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着眼于对于世界整体的影

3、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也就是题干所说的 “重大转折 ”,因此选择 B。选项 A、 C、 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观 整体史观 某个时期,贸易活动的特色 “商业、战争、海盗三位一体 ”。这时国家认为谁能独占价格最贵的商品,谁就能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各国为获得珍贵商品,经常不择手段,贸易往往沦为抢劫行为,这种行为甚至与国家权力相连,而变成一种爱国行为。最符合该描述状况的是( ) A 13世纪,威尼斯与阿拉伯的贸易关系 B 15世纪前期,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 C 16至 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荷兰的贸

4、易竞争 D 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中国沿海的贸易策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 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贸易活动的特色 “商业、战争、海盗三位一体 ”。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当时,英国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送金银的船只,两国矛盾激化,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这个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荷兰战败之后,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因此,选项 C符合题干描述的状况。选项 A、 B、 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5、 殖民扩张与世界 市场的拓展 英国的殖民扩张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 %)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 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B第 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C第 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 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 A 正确。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 B 错误,当时的北美洲十三个殖民地还没有独立,因此选择 B。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

6、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这样,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C 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D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殖民扩张 马克思认为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C为西欧资

7、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指代的是殖民掠夺,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欧洲,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因此,选择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殖民扩张的影响 19世纪的英国人 “以分钟、秒为单位 ”, “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是生活节奏加快 B工业革命导致时间观念加强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工人压力增大 D社会进步促使人们观 念更新 答案: B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人们的时间观念加强了。选项 A是客观原因,选项 C是主观原因,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最合理的解释是工业革命导致时间观念加强,因此选择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 19世纪英国 “棉都 ”曼彻斯特 “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 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 ;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公共设施

9、尚不完善 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 金子 。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 也 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革命也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悬殊,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备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因此选择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

10、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 ”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 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 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 B电车 C火车 D马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该交通工具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 疾驰而过,不可逼视。 ”只有火车符合上面的特点。汽车、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 A、 B,因此选择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发明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不过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

11、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 ,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与生产,各种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选择 B。选项 A、 D不符

12、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误,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 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两大集团垄断了德国的化学工业市场,可见生产力高度集中;通过兼并两大独立的公司,可见两大集团化工生产规模发展壮大。从生产关系上看,这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

13、竞争原则,控制了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因此选择 C。选项 A、 B、 D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出现 “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 民族的 市场结合 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A飞机的研制成功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核心信息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突出成就 ”。首先

14、排除选项 C、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 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因此选择 B。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排除选项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 在 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答案 : B 试题分析:从时间上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类已经进入 “电

15、气时代 ”,排除选项 A、 C。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电力已经取代煤炭成为新的能源,排除 D,因此选择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 18701900 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 年代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3.3 13.2 10.3 3.7 18871895 28.6 13.9 8.6 3.4 18961900 30.1 16.6 7.1 5.0 以上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 A俄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美国是

16、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D法国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看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时间上分析可知,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本题可用排除法,俄国开始农奴制改革,刚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选项 A不符合史实,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排除 A。表头的标题是美、德、法、俄在不同时期在世界制造业产品的比例,不能反映出增长速度,排除 B。选项 D不符合史实,排除。从三个时期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选择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制造业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

1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合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B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C以物种交流、文化碰撞等为主要内容 D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正法。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地区的非工业化国家的粮食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因此

18、选项 B、 C、 D正确,排除。以欧美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加剧了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选项 A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发展 “当明朝( 13681636 )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 ”材料中 “商业大革命 ”的移动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有孤立状态逐渐趋向整体。新航路的开

19、辟使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 “商业革命 ”。因此商业革命的移动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选项 B、 C、 D不符合史实,所以选择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走向会合的世界 诗经 小雅 北山说: “溥天之 下,莫非王土 ”,这表明西周实行的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贵族土地所有制 D平民个人土地所有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得的核心信息是

20、天下的土地都属于国王。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因此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齐民要术 序中说到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段话表明作者( ) A提倡商品经济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 D强调重农抑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有才能的贤者认为,舍本逐末是不得对的。因此,关于齐国商人的事迹,舍去不再记载。这段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强调重农抑商,因此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21、构与特点 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 14件,其中铁制工具 13件(即铁斧 4件,铁锤 2件,六角形铁锄 2件, 1件,铁钻 3件,铁耙 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 14件,其中铁制工具 13件 ”,即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采掘工具主要为铁器 ,因此选择 D。选项 A史实错误,青铜时代东周继续发展,但到晚期逐渐衰落;秦后青铜时代走向灭亡,西汉中期正

22、式结束。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影响精耕细作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工程、组织形式等,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不能得出选项 C的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汉代亩产粟约合 40市斤,唐代平均亩产粟 1石约合 113市斤。中国古代的亩产量经过汉唐间七八百年的发展,提高了 150%。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重农政策的成效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求答项是分析从汉至唐亩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选项 A不够全面,它包含在选项选项 B中; 除了铁犁

23、等生产工具改进之外,还有灌溉工具、耕作技术等方面 的原因。选项 C不是主要原因,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从汉至唐,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排除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 “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 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 ) 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 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 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 “重农抑商 ”政策的有效实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24、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的核心信息是中国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秦始皇在公元前 221年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因此它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小农经济的模式的脆弱性决定了需要强有力集权制度来维护,如面对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和水利建设。另一方面,封建集权统治者也在不遗余力的推行小农经济,来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选项 D“重农抑商 ”政策是由中央政府制定并推行的,中央集权制是 重农抑商政策有效实施的政治前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小农经济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25、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 ”主要应用于 (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核心信息是水排在铸造农具的过程中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农具大多数是铁农具,水排 东汉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节省人力,功效显著,对百姓非常方便。因此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冶铁业 的成就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这里的 “三服官 ”和 “工官 ”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间手工业 答案:

26、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核心信息是三服官、三工官作工人数多,每年生产费用巨大。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对比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只有选项 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明万历年间 “瓷镇 (景德镇 )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27、题干的核心信息是景德镇上四方雇佣工人很多,没有籍贯的游民每日不下几万人。由此可知制瓷业发达,流动人口众多,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明朝中叶之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 “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 ”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 “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这表明当时的商人( ) A经济地位不高 B政治地位低下 C备受官府盘剥 D没有人身自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题

28、干的核心信息是 “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 ”,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由此可知唐朝商人和手工业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居官,在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政策相关,可见当时的商人政治地位低下,因此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 新唐书 食货志载: “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文中的 “飞钱 ”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核心信息是 “委钱诸道进

29、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 ,合券乃取之 ”,由此可知,飞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 ,选择 D。唐代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货币的严重缺乏。在此万不得已情况下,当时商人、诸军、诸使富 豪之家到长安进行贸易,就不用 “以货易货 ”的笨重办法,改用 “货物交换,价格计算 ”, “互开证券 ”, “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 ”,这就促使了飞钱的产生。唐宪宗元和七年,盐铁使王幡 “奏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谓之变换 ”。这样户部、度支、盐铁等机构就成为看商人交纳钱帛的保证人,商人相信政府的信誉。官府的主要的办事机构是进奏院等机关,全国各地的商人可以将自己的钱币交给各道的进奏院或者

30、各藩节度使衙门,然后进奏院或者节度使出一份证据,即所谓的 “券 ”。一半券交给商人,另一半则留在进奏院或者节度使那,商人可以凭借这半张券与 另外一半可以重合的话,那就可以取钱了。 “飞钱 ”又称 “变换 ”,是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柜坊和飞钱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 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出现在( ) A春秋战国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 国初虽然铸有 “洪武通宝 ”铜钱,

31、洪武八年( 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 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 ”这段材料来自明朝王世贞钞法,主要论述了白银普遍使用的必要性,因此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明代币制 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古往今来,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史上 唐、宋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比唐代长安城,北宋汴京在商业发展上有

32、哪些不同( ) 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 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出现了专门性的市场 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进行商业贸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中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历代封建王朝奉行 “重农抑商 ”政策,从图中不能看出政府对商业的重视,排除 ,因此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

33、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面对土

34、地的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因此选择 C。 B、 D选项和题意无关,因此排除。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 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形式。因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私有土地,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排除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敦煌悬泉汉简中见有 5户登记了田产,其中郊谷县 “宜禾里公孙益,有田一顷四亩 ”;郊谷县 “定汉里张到,田五十二亩 ”。从这两户田产数量看他们应属于( ) A地主 B佃户 C自耕农 D商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

35、息是,公孙益、张到两户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封建地主利用政治经济 特权,通过兼并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从数量上看土地面积还比较少,因此上面二人不是地主,排除 A。佃农是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排除 B。汉书 食货志记载汉代一个劳动力平均大约种地 50小亩,或 20.83大亩,合今 14.4市亩;每户有田 100小亩,或 41.66大亩,合今 28.8市亩;每口占田 20小亩,或 8.332大亩,合今 5.76市亩。古代一顷等于五十亩,公孙益拥有土地五十四亩,张到五十二亩,从数量上看,他们二人应该属于自耕农。因此选择C。从材料的信息分析,不能得出他们是商人的结论,排除 D。 考点: 古

36、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据资料统计:在明中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其内在原因在于( ) A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壮大发展,没有瓦解封建经济基

37、础,因此排除选项 C、 D。选项 B不符合事实,太过于绝对化。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也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因此没有形成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因此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 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

38、)孟郊织妇词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 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金宝 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 推原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6分)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39、( 6分) 答案: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脆弱性;(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2)店铺林立,夜市繁荣;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 制( 4分) (3)现象:土地为财富的象征(工商业者获得利润后往往用来买田置地)。( 2分)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o( 2分) 影响:妨碍了工商业者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可以归纳出来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从生产的目

40、的来看,是为了免受饥寒,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也就是自给自足;一夫一妇不进行生产劳动,就会受到饥寒的威胁,可知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 御街一直南去, 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店铺林立,从材料 “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可以看出宋代城市 经济 是开放的街市体制。从材料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 ” ,可以看出宋代的市打破了日中为市的旧例,突破时间的限制,从材料 “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通宵不觉 ”可知夜市繁荣

41、。 (3)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这句话的意思是土地比金银更安全,收益更稳定,经商成功的人会用赚来的钱置田买地,在他们的心中,土地就是财富的象征。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象。 那些经商成功的人为什么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土地上呢?这和当时的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历代政府坚持 重农抑商政策,对于民营商业加征重税,破坏正常的商业活动,商人们感觉到经商的艰难,才转向风险比较小的土地上来。 由于经商获取的利润用于土地投资,商业发展缺少大量的资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42、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J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 君列传 材料二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雍正皇帝 材料三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 “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 ”, “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 ( 1)材料一、二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2分) ( 2)结合材料一、二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这

43、一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6 分 ) (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4分) 答案: ( 1)思想:重农抑商。( 2分) ( 2)影响 :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处于落后的经济地位。 ( 6分) ( 3)英国:开辟海外市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殖民扩张等);中国:闭关锁国。(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织布到了粮食布帛很多的时候,奴隶可以获得人身自由; “事

44、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句话的大意是从事商业失败导致贫穷的人,把他的妻子儿女 收作官府的奴隶。这段材料来自史记 商君列传,可知其为商鞅提倡的重农抑商思想。 ( 2)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当时出现了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鞅在变法时期,首倡重农抑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的发展,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雍正帝认为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让官员劝导百姓重视本业。并对商业加征商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

45、义 萌芽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的落后地位。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 ”从时间看,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机器取代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从英国使团要求开放通商,可以看出,英国需要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是一种扩张政策。 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可以看出清政府不愿意另外开辟通商口岸,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 ”, “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 济政策 重农抑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阅读下列

46、材料:(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 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 材料四 “非洲到处在流血 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

47、?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 15、 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2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一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6分) 答案: (1)事件:新航路开辟。( 2分) 意义: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发展到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进行活动的动机是寻找黄金等贵重物品;( 2分) ( 3)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同时也给亚非拉等被掠夺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不同的线段、箭头符号、和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