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3672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辽宁沈阳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 297万人,增加了 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于丈夫;现在,他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妇女首次走出家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依据材料中的 “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 ”可知应该是全球的重大事件

2、导致男子不能从事经济活动,这样的大事只能是战争,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破坏 丘吉尔说: “我们不要把这次救援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救援中孕育着胜利。 ”此句话中 “这次救援中孕育着胜利 ”的含义是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 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 答案: C 试题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后来欧洲战场开辟第二战场并且在最后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侵略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A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中叙述的是撤

3、退不是胜利的。 BD两项为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敦刻尔克大撤退 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希特勒打着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幌子来转移欧美等非法西斯国家的斗争视线。 A项内容与史实不符,二战首先爆发是因为德国闪击波兰,并不是首先攻击了苏联。 BD 现代项虽然

4、是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的表象,但它是直接的摆脱,不是利用反苏反社会的借口,所以与材料内容不符,所以排除 BD两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建立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 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转折点的相关内容,即是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A项莫斯科战役是德国的第一次失败,其意义是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5、,所以排除 A项。 B项内容是德国即将失败的事件。 D项是德国战败的战役,故答案:选择 C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也是苏 德战场的转折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二战的转折点 二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仍然是大国强权的政治格局。 B项是无关项。 C项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合,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还存在着。故答案:选择

6、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战的积极影响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 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为无关项。 C项内容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所以排除 C项。 D华约组织的成立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北约组织不是,所以排除 D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雅尔塔体系 雅尔 塔体系确立的标志 美国在建立 “东南亚条约组织 ”时,提出 “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

7、攻的意义的承认 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 ” 说明它建立该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 A继续推行 “冷战 ”政策 B武装侵略东南亚国家 C遏制共产主义 D支援东南亚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冷战是不会诉诸武力的,而材料内容却表明要对共产党进行武装侵略,所以 A项不正确。 B项为错误项,材料内容表明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只适于共产党,所以 B项错误。 D项为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的对抗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 “强大的稳定因素 ”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

8、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制的长期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时两极格局条件下美苏关系是制约整个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并不是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崛起,所以 AB两项不正确。 D项为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的影响 在决定把 1973年定为 “欧洲年 ”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美国同新 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 ”“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A西欧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世界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 C欧洲联盟成立,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 D美苏争霸受挫

9、,美国急需调整对欧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与日本的崛起无关,所以 B项错误。欧盟成立于 1995年,所以在材料上不符合, C项错误。 D项内容表述不全面,它只是美国调整美欧关系的一个原因,所以 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的崛起 ( 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

10、全球史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 由于数百万 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请回答: (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 “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 ”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10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6分)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败,英、法等也受到重创( 2 分);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

11、国的革命( 2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2 分);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也趁机崛起( 2 分);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分)。 ( 2)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 2分);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 2分);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的理解 “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 ”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影响,结合一战后的世界发展的史实来分析。一战后,德奥等国家战败,沙俄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后落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 高涨等表明欧

12、洲的霸权发生了动摇,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日本在一战后都崛起。 ( 2)第二问,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原因有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首先是从二战对欧洲主要国家的影响,其次是从殖民地国家的反抗。二战后,主要的西欧国家受于重创,所以它们的一些殖民地国家开始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最后使殖民体系崩溃。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 “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 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

13、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 ”表明材料的时间是1941年,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 1942年 1月,所以符合材料内宾 要求。 ABC都是次要原因,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同盟 有人认为反法西斯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战开始的,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如果这一论点成立,那么支持它的最有力论据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挑起战争蓄意制造的 B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下,长

14、期孤军奋战 C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走向世界战争的起点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的性质是全世界非法西斯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对面共同敌人的一场合作之战,所以材料要求选择的就是这个观点的内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 “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 ”,这里的 “资本家的事业 ”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15、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一战的历史背景及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兵瓜分世界的 帝国主义战争,所以 BD两项错误。此时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已经十分的牢固,不存在被颠覆的危险,所以 A项错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战的性质 1920 年 9 月,新潮杂志载文说: “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 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 ”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 西

16、方文明弊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一战后中国对帝国主义国家本质认识的问题。一战后中国是战胜国,但却仍然遭到了宰割,巴黎各会帝国主义国家把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让中国认清了他们的本质,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选择 D项。 C项中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于 1922年,所以 C项错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材料反映了 “一战 ”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17、: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表明一战后由于一些殖民帝国的衰落与瓦解,落后国家与地区的民族独立有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一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它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材料中要求选择的是其积极的方面,所以 C项不准确。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的积极影响 下列关于 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苏俄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 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 D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说法明显不正确,布列斯特和约表面上看是德国获得了一些利益,但实质上使俄国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间,稳固了无产阶级的统治,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并且一战是以德国的战败而告终的,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布列斯特和约的影响 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 “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属于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

19、。 ”劳合 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 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在巴黎和约中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它的海外殖民被分割,国家整体力量被削弱,这不符合英国在欧洲大陆实行的 “大陆均势政策, ”所以英国首相有了上述材料中的言论,反对过分的削弱德国,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凡尔赛体系的内容 20世纪 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A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 B道威斯计划

20、、非战公约 C鲁尔危机、洛伽诺公约 D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鲁尔危机不是调整的内容,而是调整的背景。非战公约是针对整个世界的,不是针对于凡尔赛体系的。凡尔赛体系的两次调整一次是在赔款上的调整,一次是在整个欧洲的格局上的调整,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凡尔赛体系的调整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

2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 “二二六 ”兵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内容发表的时间是 1932年时间刚好是 1929年至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期间,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项内容发生于 1935年, C项发生于 1933年, D项发生于 1936年,都在材料内容出现之后,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经济危机对一战爆发的影响 与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相比,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特点是 A用武力夺取政权 B通过对外战争发展法西斯势力而建立 C通过议会的合法道路而掌权 D通过发动政变而

22、上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日本的特点,日本法西斯势力上台的标志是 “二二六兵变 ”后广田弘毅内阁的成立,所以排除项。项与史实不符合,先是法西斯势力上台,然后发动对外战争,所以排除项。项为错误项,所以答案:选择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方式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 “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

23、:项民族自决是被殖民国家的观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中的“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表明帝国主义国家主张委任统治,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委任统治 ( 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之音 ”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 ”“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 局势。 ”“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同时, 诱惑并迫使苏联

24、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 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 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体现的美国的意图( 3分)。根据苏联史实说明美国是否实现了材料中划横线处所说的 “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 ”?( 5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欧解体的原因。( 4分) ( 3)结合上述材料,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中国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6分) 答案:( 1)诋毁苏联;扰乱

25、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秩序;和平演变( 3分) 美国实现了这一目标( 1分) 戈尔巴乔夫对外收缩力量与美国缓和,不干涉东欧( 2分);对内放弃了共产党执政,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 2分)。 ( 2)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尖锐;( 4分,每点 1分) ( 3)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 放在首位。( 6分,写出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关于概括材料体现的美国的意图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及相关的史学研究的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材料一整个材料都反映的是美国对苏联的敌视与污蔑。有关于美国是否

26、实现了 “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 ”的问题需要结合苏联发展历史来分析。在美国的和平演变下苏联最终走向了解体,其解体的根本原因虽然是由于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美国的和平演变起了加速它解体的进程。 ( 2)第二问,东欧巨变的原因很多,主要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东欧巨变的根本原因是照搬苏 联模式,使本国经济发展不快,最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材料中的 “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 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表明苏联对东欧的束缚及东欧内部的民族矛盾也是其解体的原因。 ( 3)第三问,解决本题首先需

27、要明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整理归纳答案:。由东欧巨变的原因中得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由苏联解体中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需要改革,改革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正确的目 标、正确的原则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 简答题 ( 14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兰籍银行家兼经济学家布罗赫在 19世纪末期曾预言,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战争会变得持久和具有整体性,战场上的决斗将变成工厂、技术和资源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第二位。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武器杀伤力的增

28、强,将军和士兵会变成纯粹的屠杀机器和被屠杀的对象。 材料二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如果他鼓励农奴和乌克兰人造反 情况对他很可能比较顺 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普法战争中,俾斯麦也没有支持无产阶级的巴黎公社来对抗凡尔赛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形是各国政府都力图到对方政府中寻找代理人,或是利用宣传手段使对方政府威风扫地,或精神崩溃,或制造政治动乱。德国政府不断鼓励俄国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或是利用俄国移民中的激进分子到工厂和军队去制造矛盾。英、法、美则在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基础之上,配之以宣传上的攻势。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加上德军战场上的形势不妙,逐渐破坏了德国人在精神上进一步抵抗的决心,民族

29、意识和爱国热情逐渐消失。 ( 1)布罗赫的预言是否得到 实现?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之。( 8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 “一战 ”同以往战争的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6分) 答案:( 1)布罗赫的语言实现了。( 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 4年之久( 2分);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的加强,第一次世界大战蔓延至整个欧洲并波及亚洲、美洲等一些地区,演变为具有世界性规模的大战( 2分);战争过程中远程大炮、飞机、坦克等高科技武器投入使用,大批士兵惨死战场( 2分)。 ( 2)一战中交战国彼此在对方国家寻找代理人或制造动乱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3分) 认识:这是战争策略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是

30、战争伦理沦丧的表现,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3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有关于 “布罗赫的预言是否得到实现 ”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布罗赫的预言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它是否实现。材料一布罗赫的预言认为经济发展会使战争变得持久并且具有持久性,他认为战争的较量是整体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第二位。依据这个观点对比此后的世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这个观点是否是实现了。 ( 2)第二问,首先要明确一战的特点,然后再对一战的特点进行评价。材料中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形是各 国政府都力图到对方政府中寻找代理人,或是利用宣传手段使对方政府威风扫地,或精神崩溃,或制造政治动乱 ”表明的是一

31、战与以往战争的不同点,依据这种不同点评价一战的特点即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战的背景及特点 ( 12分)雅尔塔体系形成后,与 “冷战 ”格局一起成为 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它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所创立的 “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 ”,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 “一致决策 ”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 “冷战 ”中没有改变,在 “冷战 ”结束后也没有改变。 “冷战 ”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所谓 “全球化 ”,并不是一体化,而是指 “强化了的 ”国际间的 “相互依存 ”。

32、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 联合国无论是在 “冷战 ”结束前还是在 “冷战 ”结束后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机构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雅 尔塔体系是 “冷战 ”的根源, “冷战 ”是由雅尔塔体系造成的。 “冷战 ”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 请回答: ( 1)有学者认为 “冷战 ”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据材料一说明其依据。( 6分) (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6分) 答案:( 1)大国合作保卫战后和平的机制没有改变( 2分);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国际秩序仍然存在( 2分);雅尔塔体系中的国际机制仍在,

33、其支柱 联合国在不断完善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2分)。 ( 2)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因交易和对立而暂时妥协的结果。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的推动下,两 国大搞军备竞赛( 2分),积极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 2分),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 2分)。因此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 试题分析:( 1)第一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的理解 “雅尔塔体系 ”的特点,正确理解雅尔塔体系的重要影响。雅尔塔体系解体后,大国合作主导世界的格局特点没有改变,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并没有被新的世界格局所代替,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组织都没有废除。 ( 2)第二问,材料二中的观点是作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 “冷战 ”的根源,冷战之下难以有和平存在,所以解决这个 问题需要用当代的历史事件来证明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冷战只是在欧洲的美苏对抗,热战在亚非的总局地区进行,并且在冷战下美苏两国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面临着核大战的威胁,所以这就证明了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