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是这么给封建社会定义的, “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一个王室 ”、 “宝塔式的几级封君 ”、 “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 ”,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材料中的 “封建 ”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本题选 C; A项出现于
2、古希腊; B项出现于秦朝; 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体制。所以此题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分封制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 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项符合题意; A、 C项和材料中
3、的措施都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方式,排除;题中内容未涉及到土地所有制, B排除;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的措施和目的 马克思认为, “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 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着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 反映出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4、,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上升阶段,故选 A; B项不合 史实,排除; C、 D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关大道 国际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 王康十月革命 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 “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能
5、力,通过材料中 “既是 也是 ” 的表述可知,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 D符合题意; A、 B、 C表述都不全面;故选 D。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关大道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原因探析 中共 “二大 ”在宣言中指出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 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6、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说明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再结合材料中有关农民的境况,说明农民还是革命的坚定支持者。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大作用,故选 B; A是材料内容的直接转述,其主要认识是农民的作用,不合题意,排除; C、 D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皆排除;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二大 1937年 9月 6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三原誓师,在誓师大会上对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士兵们说: “
7、这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的时间背景和历史场景可知,反映的是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从士兵们的表现和刘伯承的讲话可看出共产党力主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C项符合题意; A、 B、 D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项。 考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60周年,某导演
8、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A区域自治开新篇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以和平代替武力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独立自主,不结盟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于材料情境要求影片是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可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C项描述的是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容,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的内容; B项不合题意; A、 D项不合史实;故选 C项。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三大政治制度 19
9、49-1954年实际上执行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A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政务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到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时,因此 A错误, C正确,故选 C; B、 D项是行政机关;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制度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 “一国两制 ”实践日益丰富。按照 “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10、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有 统一符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 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党和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政策和策略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如 统一符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政策和策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都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台海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 (后称 “杜鲁门主
11、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缓和受援国的社会矛盾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 “冷战 ”的组成部分,故 D符合题意,选 D项。 考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争锋 冷战政策 下图为 1971年 11月 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
12、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 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题干中的 “The Chinese Are Coming”,分析可知即中国来了,结合所学的美国与周恩来相关信息,可排除 A、 C、 D项,此应是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 B。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70年代三大突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下面漫画反映了 2003年 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
13、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针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德国和法国持反对态度,说明 A、 D两项错误;英国赞同说明 B项错误;欧洲一些国家持反对态度,恰好说明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也显得力不从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更趋强化,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 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 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太平天国的
14、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 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 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形式也显得落后,故 正确,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具体史实 斯塔夫里 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 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
15、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肢中 B项说法与本题无关,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 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结果; C 项说法错误,应该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D 项错误,是甲午战争后的列强侵略特点;据此三次战争共同之处应是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代中国 小农经济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
16、,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不使 疑 ”、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 ”,所以目的在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稳定统治秩序, D项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并没有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国家最高地位是周王, A项错误;宗法制防止内部权力和财产的纷争,但并没有起到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最高权力并未实现高度集中, C项错误;宗法制
17、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并不是保证贵族的 血统的纯正, B项错误;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宗法制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 “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 ”此 “平民政治 ”在当时实际是指 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 ”,实际上作者想说明选官制度的变化,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打破了由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故选 D。 考点:中国
18、古代政治制度 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变与强化 选官制度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说明明代内阁具有票拟权,但最终行政决策权仍旧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秘
19、书机构,它的出现也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所以答案:选 C; A 、B 、 D三项说法不符合明代内阁职权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创立内阁 雅典的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狭隘性 排他性 不 公正性 广泛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雅典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排他性和不公正性,因为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不可能具有广泛性,只
20、能是奴隶主阶层享有的,所以 是正确的,故选 A。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局限性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 “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秦朝秦律 D卡拉卡拉敕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平民 ”“贵族 ”“书面 ”可以判断是十二铜表法,该法律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故选 A项。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十
21、二铜表法规定: “凡依 现金借贷 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 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 ”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看,既要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债务人在拘禁期间无力自备伙食时,由债权人供给,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 A、 C项不符合史实; 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22、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所描述的这种演进特点,再联系所学史实,可排除 A、 B、 D项,法国经过了巴黎人民三次大起义,美国经过了激烈的独立战争,德国经过了三次王朝战争,才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只有英国经历了温和的 “光荣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以答案
23、:为 C。 考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英国的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光荣革命 ” 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 斯鸠的话 “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 ” 汉密尔顿意在说明 1787年宪法应具有 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 专制主义原则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美国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资产
24、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创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总统)共和制,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 排除,故选 C。 考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美国 1787年宪法 具有原则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 ”这种呼声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 “法国大革命初期 ”提示,并且准确理解题干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 ” ,意思是要平等,这直接针对法国大革命前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现象,这和选项中其它
25、理念没有关系,答案:为 A。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扩展 法国代议制 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B其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 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动德意志历史的发展 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相当深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所以 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项。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
26、立与发展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扩展 德国代议制 “通过条约 合法 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国民大革命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通过条约 合法 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可知,上述材料描写的行为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名义上的 “合法 ”特权,注意题中 “最早出现于 ”的要求可判定为鸦片战争后,故选 A项。 考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综合题 ( 26分
27、)中外政治发展历程中都注重监察制度的建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材料二 道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守法。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1889 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
28、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 4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2分) (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 与中国唐代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10分) 答案:( 1)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 4 分) ( 2)特点: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 。( 12分) ( 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 4分) 进
29、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 6分) 试题分析: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本问题属于理解归纳性问题,难度相对较低,从材料的对比性比较中即可回答,具体发展为唐朝由对官吏个人 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本问题属于理解归
30、纳性问题,难度相对较高,首先分析出关键的语句,提炼有效信息,效再进行归纳分点,具体特点如: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 过程中有何共性,并与中国唐代相比,归纳出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本问题属于理解归纳性问题,难度相对较高,首先分析归纳出共性,具体共性如: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进一步通过比较得出进步之处,如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
31、,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变与强化 唐代监察体制;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 英国的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监察制度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 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 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 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
32、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的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 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
33、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 中国近代历 史上的丰碑 辛亥革命 ( 1)材料一、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10 分) ( 2)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8分) (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为什么说 “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 6分) 答案:( 1)不矛盾。( 2分)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窃取,因而民国的成在立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8分) (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
34、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8分) (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6分) 试题分析: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一、二评判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出对此的理解,本问题属于理解归纳性问题,难度相对较高,且要学会多角度辨证的分析问题,具体答案:是评价不矛盾,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 凯窃取,因而民国的成在立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
35、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本问题属于理解归纳性问题,把握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即可回答,难度相对较低,如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 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四说明,为什么说 “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本问题属于理解分析探究性问题,要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难度相对较大,此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关系,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考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