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比 ”、 “从 ”、 “北 ”、 “化 ”四个字由 “人 ”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 “比 ”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 “从 ”;之后会产生叛逆,即 “北 ”;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 “化 ”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意识的内
2、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说明哲学智慧源于人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故 符合题意;对这四个字的认识和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正确; 观点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哲学的起源、意识的本质 明朝诗人李拜先诗云: “诗到淡中才有味,人须短处去求长 ”。下列成语中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人须短处去求长 ”,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体现了用对立
3、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故 C符合题意。 考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从哲学上看,这种感悟说明了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幸福的家庭都相似,即同类事物的共性,矛盾的普遍性;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故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故 C符合题意。 A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错误,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D与题意无关。 考点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今天,电视屏幕上不少的广告语也充满哲学智慧。下列广告语中与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的哲理相对应的是 A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澳柯玛) B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 生(舍得) C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 D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钙中钙) 答案: D 试题分析: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抓主要矛盾。 A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C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体现了办事情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 D符合题意。 考点:主要矛盾 在 “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 ”大
5、讨论中,公众得出共识: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深 厚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这启示我们看问题要分清 A主次矛盾 B矛盾主次方面 C整体和部分 D共性和个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认识评价问题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故 B符合题意, A是运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不是认识评价问题, C、 D与题意不符。 考点:矛盾的主次方面 中国每年制作高达 26万分钟的动画作品,真正优秀的却凤毛麟角。上海今日动画公司跳出 “拿着作品找市场 ”的思维定式,凭着先卖创意,再卖产品的理念, 通过制作中华小子的两分半钟动画
6、样片, “俘获 ”全球片商的眼球,并收获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该公司成功的经验是 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新 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错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先否定传统 ”错误,对传统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否 定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批判地继承,树立创新意识,故 符合题意。 考点:辩证否定观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成功举办引起世界关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创新的过程必定是 “扬弃 ”的过程 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错误,创新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肯定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过时的内容,其实质是扬弃,故 正确。材料中讲创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体现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符合题意, 缺乏材料支撑。 考点:辩证否定观、创新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
8、的高级运动形式,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矛盾 生产力水平和人民需要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人类社会及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故 符合题意。 均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因为(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
9、一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哲学依据是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故 D符合题意, A、 B、 C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孙子兵法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哲学思想的是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 从全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10、,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事物变化无序,要善于在变化中把握矛盾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 是说从全局态势的发展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故 符合题意。 文武兼备,齐用之,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故 符合题意,选 D。 “事物变化无序 ”错误,一切事物 的运动发展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
11、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 时间都去哪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 A发展具有普遍性 B运动是绝对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认识具有无限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材料中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可得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故 B 符合题意, A、C、 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012年 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 ,店主姐夫含泪
12、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 , 被人们誉为 “信义姐夫 ”。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 ,商户们还自 发挂出了 “崇尚诚信 ,传递温暖 ”的横幅。这则材料表明 A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 重信守诺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D重信守诺已成为全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材料中强调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 , 被人们誉为 “信义姐夫 ”,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故 B符合题意, C观点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D错误,我们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13、最高的价值标准。 考点:实现人生价值 “太极图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 “阴阳图 ”(见下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一分为二的观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可得,阴阳图一黑一白,二者是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阴阳作为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 符合题意。 材料并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故 与题意不符。 考点:矛盾的同一性 “寒江雪柳月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这首诗蕴涵
14、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现伟大理想要一点一滴的做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从材料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可得,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故 C符合题意。 A、 B、 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疆盛产的鹰嘴豆是维吾尔族的常用药材,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科研人员广泛涉猎中外医药理论,历经 10年研究,从鹰嘴豆中提取出无任何毒副作用且对人体肿瘤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活性肽
15、。材料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突破联系的客观性才能促进事物发展 B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意识的变化 C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尊重而不是违背联系的客观性,突破联系的客观性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 B错误,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事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D说法不准确,科学研究需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
1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包含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量力而行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体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 A符合题意。 B、 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1910年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 100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博会的具体情形,甚至对黄浦江大桥也赋予了具体的形象。百
17、年之前的 预言竟如此神奇的应验,这说明 A梦想源于现实,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不断发展的现实 C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预言可以推测未来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 ”错误,梦想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B“精准验证 ”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预测未来,但不一定都能准确预测。 D错误,预言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也可能阻碍世博会的举办。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塞尔日 阿罗什和大卫 维因兰德是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
18、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这为量子物理学实验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该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人的认识在循环运动中上升前进 认识运动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错误,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因而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 正确。 与题意不符 ,材料并没有强调认识运用于实践,而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开创新的测量和操作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符合题意。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的特征 下列诗句中,与 “世人
19、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B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C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D七十二溪成一瀑 合流飞落玉渊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诗句反映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故 C符合题意。 A体现的是发展的实质, B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 “以邻为壑 ”,大大降低了处理
20、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作的效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使 部分以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在活动中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指出,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处理事件以邻为壑,只注重局部利益而没有从大局、整体出发,大大降低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作的效率。这其实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使部分以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故 符合题意。 观点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淮南子 说山训中说: “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
21、。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句话表明( )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B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C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手、脚、首、尾都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 ”体现了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故 A符合题意。 B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实践活动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C、 D与题意不符。 考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
22、个世界就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答案: C 在平面内,若直线 a c,直线 b c,则 a b;在空间中,若直线 a c,直线 b c,则直线 a与直线 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C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线是平行的关系,但是在空间中,二者不一定平行,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则会转化为谬误,真理是有条件的,故 D正确,A 与题意不符。 B 错误,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 错误,只有
23、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考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帕布斯 海恩提出了 “海恩法则 ”: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次轻微事故和 300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起事故隐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的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要关注事故发生的先兆和隐患 B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 C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发生事故是绝对不可能的 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海恩法则 ”即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次轻微事故和 300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起事故隐患,说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
24、与质变的统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对于不利的量变,我们要防微杜渐,故 A符合题意。 B与材料不符, C“不发生事故是绝对不可能的 ”错误,虽然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但不一定要通过发生事故体现出来。 D错误,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相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平 ”。中医强调治 “未病 ”说明 “未病 ”是量变, “已病 ”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未病 ”与 “已病 ”并不存在严格界限,治 “未病 ”就是
25、治 “已病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 “未病 ”向 “已病 ”转变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 “未病 ”和 “已病 ”,提高治病的预见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错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二者谁更重要。 错误,“未病 ”与 “已病 ”二者有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区别。 符合题意。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简答题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了 “美丽中国 ”的提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26、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 ”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15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 “美丽中国 ”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 客观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 5分)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 “美丽中国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分) 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
27、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 5 分)(如从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的角度回答可酎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每点的给分) 试题分析:首先审设问,知识范围的限定为 “唯物论 ”,试题类型为 “依据类 ”试题,侧重于回答哲学原理(世 界观)。其次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回忆和呈现唯物论这一哲学板块包含哪些哲学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然后分层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词、概括材料中心思想,依据材料选择和调用原理、对接原理。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体现了一
28、切从实际出发; “建设美丽中国 ”体现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最后有条理地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相结合,要适当展开。 考点:辩证唯物论 材料 :进入 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截至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 52.57%,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 “上楼 ”;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
29、产业支撑,造成很多 “空城 ”。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1分) 答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的实际,忽视了自身矛盾的特殊性。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忽视了自身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没有正确处理
30、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微观知识的考查,知识范围的限定为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试题类型为 “分析原因、谈依据 ”,侧重于回答哲学原理(世界观)。首先我们要阐述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然后要分层次阐述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最后把原理与材料相对应,适当结合材料展开论述,做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考点:矛盾特殊性原理 材料: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是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范例。在千篇一律的选秀、相亲的视觉疲劳中将室内综艺升级为
31、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记录性的真人秀。以民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为切入口,父子 /女搭档真实、温馨,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做到了产品的差异化。虽然爸爸去哪儿其节目版权和模式均购自韩国 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但在引进后又进行了本土化包装,增加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改变原版拖沓的环节为快节奏剪辑,以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为背景,融入民俗化的人文元 素。在拍摄和剪辑中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方式来凸显其记录的真实性。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重视文化创新的依据?( 12分) 答案: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
32、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促进 文化的新发展。( 3分)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更新工具和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分)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文化创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 2分)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
33、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刻,使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分) 试题分析:审题,知识范围 的限定为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题型为 “依据类 ”试题,我们可以从创新的哲学依据和创新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首先阐述创新的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革命、创新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然后阐述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
34、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最后结合材料适当展开即可。 考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材料:春节期间,央视 “新春走基层 ”记者到各地海采 “家风是什么 ”,调查结果五花八门,大多数的家风充满了正能量,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少数人家庭观念淡漠,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原因:一: “五四 ”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落后的替罪羊,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牌位 .烧家谱 .漠视家训家风的现象。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统大家族逐步解体,家庭以围绕下一代为主,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家风的方向,三:大量到
35、城镇务工的乡村青壮年,无法避免的被城镇 “陌生人社会 ”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 生活理念所影响。 结合材料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整个社会家风的形成原因( 12分)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 ,传统大家族逐步解体,家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4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牌位 .烧家谱 .漠视家训家风的现象。( 4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城镇 “陌生人社会 ”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理念 ,对
36、外来务工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影 响 .( 4分) 试题分析:首先审设问,知识范围的限定为 “历史唯物主义 ”,试题类型为 “分析原因、依据类 ”试题,侧重于回答哲学原理(世界观)。其次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回忆和呈现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板块包含哪些哲学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原理)。然后分层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词、概括材料中心思想,依据材料选择和调用原理、对接原理。有材料可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 ,传统大家族逐步解体,家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一度出现砸牌位、烧家谱、漠视家训家风的现象体现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城镇 “陌生人社会 ”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理念 ,对外来务工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最后有条理地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相结合,要适当展开。 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