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下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信息展现的是唐代三省六部体制的结构,设立三省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分割弱化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强化皇权,但三省体制在客观上实现了部门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了行政效能,所以 A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B项与三省六部体制无关,故答案:选 B。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吾
2、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担任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提出中庸之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说明亚里士多德在真理和老师面前,坚定了站在真理的一方,即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教导并不盲从而是善于思考敢于坚持己见,结合备选项含义只有 A 项能体现亚里士多德上述特征, B C D 三项不能支撑材料主张,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东西方的先哲 亚里士多德 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
3、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 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充当了黄金的等价物,但材料中文字说明取消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将不在发挥实际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解体,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材料含义无关。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
4、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 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 ”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信息中不难发现从 1927-1928年中共的成员构成由以工人为主体转变为以农民为主体,这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发展,暂时放弃了对革命中心城市的占领,转而走向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 “工农武装割据 ”特色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 C, A项此时已经失败, B项开始于南昌起义, D项此时尚未发生。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
5、装割据的理论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 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日本制造一 二八事变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 ”符合全民抗战的特点,即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们空前团结在一起,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权而进行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特征
6、不符。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 “你欢迎资本主义吗? ”欢迎者占 27%,不欢迎者占 73% “你赞成社会主义么? ”赞成者占 76%,不赞成者占 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在 20世纪 20年代初期,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何者能救亡中国并不确定,在军阀混战的现实背景下人们强烈渴望能建立一种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所以答案:选 C,
7、A D两项时间特征与材料不符,此时这两种社会现象还尚未发生, B项材料数据无法说明。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 “大 ”,乾嘉之学 “精 ”,道咸( 18211861 年)以后之学 “新 ”。这里的 “新 ”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新 ”是指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文化开始快速进入中国,即所谓 “西学东渐 ”现象发生了,所以答案:选 B, A项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 C项发生在维新变法时期及以后, D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考点:维新思想
8、“西学东渐 ” 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 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A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的压制 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是指商品经济在近代以前一直没能成为中
9、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另一反面中国古代推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即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所以答案:选 A,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不符合。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 ”政策 卢梭、伏尔 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卢梭积极倡导社会契约,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本质上三人均
10、赞同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强烈反对君主专制,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是三者共同反对的对象。 考点: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 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四民异业而同道 ”说明王阳明认为尽管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的作为都有利于民生,所以从 “道
11、”(即心或天理)的层面而言是统一和相同的,是没有差别的,故王阳明认为在对待四民问题上关键在于正心诚意,所以答案:选 D,A项与题意相反, B C两项与材料中主旨强调精神的统一不符。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纺织、矿冶等行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自然经济的衰微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近代城市的兴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超过了官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民营手工业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商
12、品利益最大化的情形下,在江南城镇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中最先采用了雇佣工人进入生产的模式,即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所以答案:选 C, A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条件而非结果,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应该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 特征 综合题 (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一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
13、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 ”的主要原因。( 5分)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一一摘编自中国科学院 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 2)指出材料二中 “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7分)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科学 成
14、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 3)怎样理解科学 “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如何应对这种 “潜在的危险 ” ( 6分) 答案: ( 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
15、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文字 “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较为全面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上述特征的原因在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材料二中 “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 ”是指近代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从科技对现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中能够得出
16、西方主要经济体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在于: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科学 “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含义是指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维新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在科技发展方面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和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考点: 四大发明 古代科技的特点;近代科学技术 电气技术的应用 ( 22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 239个以外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使 “汉字是否应该拉丁化 ”的这一学术问题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 材料一 我再大胆宣言道: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后钱玄同又提出以罗马字母取代汉字) 钱玄同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 1918年 4月 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 1)概括 钱玄同的主张。分析其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6分) 材料二 1958年 2月 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 1958年,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地处偏 僻、方言杂乱,有时,只要隔一条河互相说 话都听不懂。) 19岁的社员陈进四到了北京, 昊玉章专门派拼音方案
18、委员会委员杜松寿教 她学拼音。很快,她就掌握了。回到吴山,她用汉语拼音拼字音,普通话提高很快。 50年前的 制订始末。)(摘自 2008年 4月 22日北京日报) ( 4)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汉字拉丁化的看法。( 4分) 答案:( 1)主张: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废除儒学和汉字,实现汉字拉丁化。( 2分)背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主张反对旧道德(孔孟之道)和旧文学。( 4分) ( 2)优点:方便简单,易于推广,方便交流( 2分)影响: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普及,使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 4分) ( 3)变化
1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引进外来科技文化,适应全球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6分) ( 4)一个真正有文化前途的民族,既要洞悉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兼收并蓄,允许语言与时俱进,又要具有民族文化的意识,保护汉语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不受侵害。(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能够看出钱玄同主张废除儒学和汉字,实现汉字拉丁化;从材料引文出处 “1918年 4月 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 四号 ”可知该种现象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内容可以回答钱玄同有
20、此主张的原因和背景即: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主张反对旧道德(孔孟之道)和旧文学。( 2)从材料二表格文字 “很快,她就掌握了。回到吴山,她用汉语拼音拼字音,普通话提高很快。 ”和 “5岁的吴建生在表演拼写汉语拼音 ”能够说明汉语拼音具有方便简单,易于推广,方便交流的特点;当然从材料中也能看出推广汉语拼音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普及,使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 3)概括材料 三中字母文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字母文字共同反映了以下信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引进外来科技文化,适应全
21、球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直接的融合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文字的融合也在所难免,但在文字的发展方面既要洞悉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兼收并蓄,允许语言与时俱进,又要具有民族文化的意识,保护汉语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不受侵害。 考点: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 16分)法德是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直接关系到欧洲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是一个令法德两国人民百感交集的地方。(见下图) ( 1)在这
22、里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 1918年和 1940年分别发生了哪两件对法德两国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 2分) ( 2)结合相关史实,阐述一战后法德关系的演变。( 6分) 材料二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 舒曼计划( 1950年 5月 9日) ( 3)二战后 ,法德是通过什么方式来 “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 ”?对欧洲有何影响?( 4分) ( 4)综上,你认为法德争夺的核心是什么?从两国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4分) 答案:( 1) 1918年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1940年法国向德国投降。( 2分) ( 2)在巴黎和会上,法国要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要求收回
23、在 1871年被德国夺去的阿尔萨斯 洛林,还要求取得德国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在凡尔赛和约中,法国的愿望得到实现。 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了德国的煤和钢铁基地鲁尔地区,受挫后通过协商,签订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德 关系。( 6分) ( 3)加强经济联系,成立了欧共体。增强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2分) ( 4)核心:资源与霸权。( 2分)合则两利,争则两伤(或合作才能共赢);法德关系直接影响着欧洲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一中在同一节火车车厢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1918年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1940年法国向德国投降
24、。( 2)根据教材内容可直接回答一战后法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即在巴黎和会上,法国要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要求收回在 1871年被德国夺去的阿尔萨斯 洛林,还要 求取得德国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在凡尔赛和约中,法国的愿望得到实现。 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了德国的煤和钢铁基地鲁尔地区,受挫后通过协商,签订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德关系。( 3)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法德通过协商的方式加强经济联系,化解了长期宿怨和仇恨,成立了欧共体;这一举措增强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4)从法国和德国长期战争的原因中能够总结出两国相争的关键内容即是资源与霸权;从两国斗争的历程中不难得出启示:两国合则两利,争则两伤;法德关系直接影响着欧洲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