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380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表为威廉 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美苏两国正处于紧张的冷战对峙之中,另一方面欧洲的经济联合已开始起步,多极化趋势已经孕育,答案:选 B, A C两项说法错误, D项概括过于片面。 考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欧洲的联合本身即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欧洲联

2、合的原因中应该注意相关不同原因的区别: 根本原因: 20世纪 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 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

3、出生命 ”说明了伯利克里强调雅典公民应该具有为雅典服务和献身的公民意识,答案:选 B, A C D三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高考中涉及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形成的关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 “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

4、表法 B权利法案 C美国 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贵族对习惯法的随意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答案:选 A, B C D三项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调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属于罗马法中公民法,它的出现对罗马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本身所产生的积极直接作用之外,还对罗马法法治进程有重要影响,这一点须认真领会。 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 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

5、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说明苏格拉底对古希腊民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持批评态度,答案:选 A, B C D三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高考中涉及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形成的关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局限性,本题的考查

6、角度是 。 公元前 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 “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 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是指尽管古希腊政治运行中具有民主政治的特征,但其阶级实质依然是奴隶制民主,政权依旧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答案:选 D, A B 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均不符合 “实质的独裁 ”的含义。 考点:古希腊民

7、主政治的实质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 利益的政体。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中国先秦政治制度与西方古希腊罗马政治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他们的阶级属性相同,即

8、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答案:选 B, A表述错误, C D两项与其阶级实质不符。 考点:中西古代政体的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 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 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 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

9、原因惊人一 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了古今中外大国强国崛起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定在备选项中只有 C是其共同的特征, A只有中国改革开放实现和平崛起, B英美日三国均属武力争霸模式, D民主强国的是英美两国。 考点:大国崛起的原因 点评: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也各有侧重,例如古代大国的崛起往往以军事实力的强盛为后盾,并伴以武力征服现象的发生;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崛起尽管也以强盛 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但更注重对经济资源的掠夺和需求,更注重自身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10、。 改革开放后 ,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 “经济特区 ”,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 “特别行政区 ”,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了经济特区与 “特别行政区 ”之间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 B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A 二者并未执行特殊的民族政策, C经济特区没有行政自主权, D经济特区执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1、 “特别行政区 ”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A C D三项均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考点: “经济特区 ”与 “特别行政区 ”的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 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中国的经济在 1840 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A. 贸易是否有自主权 B 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西方列强凭借攫取到的 “协定关税 ”与中国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交往,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中,与世界各国进行平 等的贸易往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是二者的主要差别所在,也不是从国际贸易角度得出的结论。 考点: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开放的前提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 ;开放的性质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

13、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 开放的结果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 70年代看墙上(挂钟), 80年代看手上(手表), 90年代看腰上( 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从

14、 2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中国人民获取时间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多重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它能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答案:选 B, A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出三者内涵。 考点: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本题通过建国后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的不同途径和方式,揭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进步,以此反衬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 3% 31 2% 25 5% 1960年 21 8% 26

15、 1% 52 1% 增长率 -22 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由表格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从 1957年到 1960年,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幅下降而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重工业比重甚至超过了二者之和,这说明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已严重失调,答案:选 C, A B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点评: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

16、义十年建设时期,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许多教训存在,尤其是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的深刻教训发人深省。 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 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 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 C 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发行人民币的时间特征和发行面额中可以得出人民币的发行紧随中国时代发展而变化,人民币的发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17、结合建国以来的史实可以判断出 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 “远亲不如近邻 ”。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A发起组

18、建东盟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 C参与创建联合国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远亲不如近邻 ”是指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答案:选 D, A B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中国外交史实, C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点评: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创建;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领友好合作关系,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内容需要牢记。 邓小平年谱指出: “20世纪 70年代末我 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绝非历史的 偶然

19、,更不是某个人的 臆想 ,而是中国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大势使然,是 内忧外压 的形势所逼迫出来的。 ”这里的 “绝非偶然 ”主要是指 A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B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C实现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 D打破我国对外完全封闭状况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20世纪 70年代末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绝非历史的 偶然 ”是指中共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 “绝非偶然 ”主要是指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20、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 (担保人)代为清偿, 。 ”材料表明 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21、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内容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错误,其与罗马法的本质和所起实际作用并不符合。 考点:罗马法的特点 点评: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内容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如下几项特点: 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体系宏大,内容细致; 发展过程复杂但能与时俱进; 影响深远。但究其实质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阶级本质不会改变。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听烦

22、了。 ”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古希腊在执行陶片放逐法过程中投票者其实对被放逐者的实际情形并不完全了解即作出了决定,这能反映出陶片放逐法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答案:选 D, A项材料并未体现, B C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实际。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很多特点,而人民主权体现在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威方面,轮番而治体现在管理者的选举方面,由于其实行直接民主选举,因而与资产阶级的间接

23、选举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有很大不同。直接民主选举尽管其能体现政治的民主性,但不能保障民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 ”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 “碰撞中磨合 ”、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 “和平崛起 ”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竞争与合作成为时代的突出特征,改变了以往过多地以意识形态对立

24、和对峙的态度,这能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答案:选 D, A项说法错误, B C两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 考点:多极化趋势中的世界格局 点评: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快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与冲突不断,这说明殖民主义思 想并未完全消除,利益的争夺依然激烈。高考对该项内容的考查主要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命题。 共产党宣言在 1848年 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 “工人阶级

25、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 ”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修正主义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 ”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有了新的思考,这主要得益于对巴黎公社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答案:选 D, A B两项并未涉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 C项发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马,恩不可能对其革命经验进行总结。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点评:

26、高考中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发生具 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巴黎公社革命的具体进程; 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局限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性质,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某西方学者评论说: “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 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

27、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有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但并未将其真正付诸实践,也不准备采用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形式改造社会,答案:选 D, A B C 三项理论均具有实践的特性而非空想性。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点评:空想社会主义其空想性主义表现在其在现实实践的破产,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仍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对此应该予以关注和系统总结:(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 (4)个

28、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 某宣言称: “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今后本市唯一的武装部队国民自卫军将及时加以改组。 ”这一宣言发表于 A 1688年的伦敦 B 1787年的费城 C 1871年的巴黎 D 1917年的彼得格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国民自卫军 ”是法国军队,材料内容说明了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和复辟势力,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

29、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某学者认为: “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 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 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 D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

30、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说明西方的崛起主要依赖民主政治的建立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也就是受欧洲内在因素的推动,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仔细观察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他走过的是一条经济萌芽,思想解放再到政治革命和重新回到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来的道路。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大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 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1869年 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第 15条宪法修正案规定: “合众国或任何一个州对于合众公民的

31、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为奴隶,拒绝或剥夺之。 ”这法案获得通过的原因是 A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巴黎公社的影响 D 1787年宪法的施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在 19世纪60年代美国公民选举范围的扩大和选举具有平等性,结合史实可知这是由于受启蒙思想和工人罢工斗争的直接影响,答案:选 A, B C 两项发生在 19世纪 60年代之后, 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宪法修正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1787年宪法的弊端。 考点: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点评: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了邦联体制,这位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创造了

32、必要前提。而邦联体制是松散的各州联合,中央政府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 ,所以它被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联邦体制所取代,制宪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787年宪法的出台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基本建立起来,从后美国政体即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19世纪末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各具特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与国王权力相当 B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权力大于国王 C美国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 D德意志宰相代替皇帝行使权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近代英,法和德国政体的实际, C项表述正确符合美

33、国政体史 实,答案:选 C。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建立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约束限制行政权从而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尽管各国代议制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有差异,但其实质或本质则根本相同。 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 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 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 238人,到 1910年降至 118人(萨维尔:黄梅兰和威尔士农村人口的减少,第 212页)。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人口流动的频繁 C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答案

34、: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近代英国传统手工业者的减少是由于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正是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和标志,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三者与此现象并无直接关系。 考点:工业革命的特点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

35、来根本原因问题。 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说明 1830年英国社会财富比 1790年显著增加,结合史实可知这是由于受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推

36、动的结果,答案:选 C, A 项说法错误, B D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结果。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 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

37、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出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寻求原料产地,这才是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所在,答案:选 D, A 项说法错误, B 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高考对新航路的开辟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关注迪亚斯,达伽马和麦哲伦三大航海家的探索;

38、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其中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的成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 “殖民扩张与掠夺 ”、 “两次工业革命 ”、 “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等内容,所以应将其概括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答案:选 B, A C D三项概括过于片面。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39、成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体系 (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 )和殖民体系 (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 “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 B否定等级制度 C维护共和政体 D维护私有财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是贵族等级

40、的象征,法律将其废除体现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的特征,答案:选 B, A C D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考点:法国大革命 点评: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 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41、。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 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充分说明了罗马法重视人权和人应承担的责任,这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答案:选 C,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罗马法所起的作用但材料中并未体现。 考点:罗马法的影响 点评:古罗马法律以其完备实用

42、的法律体系著称于世,就法律体系本身而言对后世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立法的标准蓝本。而罗马法本身的内容和确定的司法原则也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沿袭。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 1962年到 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 “左 ”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从1962年到 1965年,中国大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43、了商品买卖,这主要是为了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等 “左 ”倾错误对农村生产力的造成的严重破坏,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符合 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史实。 考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 ”的巨大破坏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 19世纪 70年代初到 80年代末的 20年间

44、,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 25左右,棉布的进 l-3量增加了 27。 到 90年代出现了 “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从 19世纪70年代初到 80年代末的 20年间,进口纱布价格降低而棉布数量增加了,这得益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巨大贡献,而洋务派的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答案:选 B, A 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

45、争之后, C项表述不够具体准确, 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开明官员正式向西方学习的一场自强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军事和经济改革以实现巩固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在客观的实际操作中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近代化进程。 “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 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岂国家数百年条教所颁以及吾人胜衣就傅数十年朝斯夕斯者,

46、全属虚伪无物乎 ”。这种观点没有 A表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满 B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C会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排斥 D说明作者的思想顽固守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表达了作者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这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背道而驰, A B 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 D项说法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作者的思想顽固守旧反而能说明作者更为理性的认识到了如何 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答案:选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考查是难点中的难点,因为在考查的过程中往往结合民主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本

47、身的特点进行,同时还有不断的涌现出大量新材料,从新视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再解读。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 “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 们的私有观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太平天国圣库制度中的粮食分配方案,执行的是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也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着直接关联,答案:选 B,A C D三项不符合圣库制度实际功能作用的发挥。 考点: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 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洋务运动的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