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3818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 “鼎 ”与材料中的 “鼎 ”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夏到西周“鼎 ”的迁移,由已学知识可知 “鼎 ”在古代被赋予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鼎 ”被赋予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早起政治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

2、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 “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 “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共产党宣言 ”、 “19世纪中叶 ”、 “资本主义还有

3、很强的 扩展能力 ”等信息科推断出材料是巴黎公社失败根本原因的阐述,依据已学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尚未能达到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 案 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 另类 乡村政权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 埃(我 湘赣边界方言)政府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C农民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识有误 D苏维埃运动在农村的开展暗

4、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与理解的能力。结合材料的时间信息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可知苏维埃运动就是毛泽东的 “工农武 装割据 ”,这是在中共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农民阶级的理解是共产党和我 (农民 )的政府,符合工农武装割据的性质,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 1929 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但是, 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

5、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的实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姑姑了红色政权。因此国民党政权反对农民阶级,今儿反对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因此 C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雅虎知 识堂评价某战

6、役 “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 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 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 ”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阿空插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结合已学及题干信息 “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 ”、 “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 ”、“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 ”,可得出 A项与题意相符,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选 A

7、。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平型关战役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 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 ”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及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

8、可以采用排除法。依据材料中的 “持久抗战、实寄于全这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 ”等及材料分析可知 项都能从 题干中反映,而 欤材料无关,可以排除 BCD。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 “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 “下一步 ”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答案: A 试题分析:

9、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已学史实可知 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解放军的 “下一步 ”军事行动并不是与国民党设想的那样,从而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计划,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 两个问题仍在继续,但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0、 A政权性质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家性质的变化 D国际形势的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 1949年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成为首要的任务; 1949年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的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成为了首要的目标。因此发生变化的关键在于主要矛盾的变化。故选 B。 ACD三项均不 是从最根本的主要矛盾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

11、制度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 “双重委托,双重监督 ”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民主代议制形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

12、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的管理国家,选举 “一府两院 ”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 “一府两院 ”是第二重委托, “一府两院 ”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材料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原则,故正确答案:为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实施 B “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 “扶持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依据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 A是新中国成立初提出的

13、外交方针; B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因素都推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时的票数持续增长, C表述正确。 D表述有误, 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恶化, 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0 70年代外交关系发展概况 从 2011年开始到现在,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股被西方世界称之为 “阿拉伯之春 ”的颜色革命,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政权的更迭,美国议员甚至狂言 “阿拉伯之春 ”应该进入中国。引起这场所谓 “阿拉伯之春 ”的颜色革命的

14、原因可能是 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地缘战略使得西方国家长期插手该地区事务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民众 “被剥 夺感强烈 ”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和残酷性导致其落后状态固定化 多极化进程东西方国家霸权战略与中国反霸权战略长期对抗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由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国并未插手中东内政, 与中国外交政策不符,排除 , 均是对材料的原因的正确分析,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 学者马勇的新著 1911年

15、中国大革命这样论述 1911年的辛亥革命 “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 ”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 C辛亥革命的过程前半场是法国式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A符合史实,辛亥革命的 目标是希望建立起美国一样的共和制,实现三权分立政体; B符合史实,政治手段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C符合史实,前期是革命的

16、方式,以后是议会斗争的方式,即前半场是法国式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革命; D“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表述有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此 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括及历史影响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 “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B宣传拜上帝教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C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出现混乱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太

17、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手段不同,目的是一致的,即宣传农民起义、维护太平天国政权,因此 B的表述是符合题意。而由材料可知应对 “战局逆转 ”主要措施是重建领导核心、进行后期防御战,排除 A;结合史实可知当时太平天国的思想并未混乱,排除 C;西方势力对太平天国支持与否,关键要看太平天国能否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因此 D的表述语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

18、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A符合南京条约经济扩张需求; B属于马关条约经济扩张需求;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的是工业革命,故应排除 C;而 D是对材料中的两个条约从整体上看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秦统一后, “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封王子弟,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

19、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由已学史实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 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 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 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

20、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 ,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释读文言文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唐太宗认为: “今天的 (科举制 )专以才学 (刀笔 )取士 而不注重官员的品行 危害民生 ”,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意在强调选官应注重品行,因此 D的表述符合题意; A、 B、 C三项与题干无关。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 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 “亲

21、臣重臣 ”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或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紧扣 “未能体现 ”。回顾已学史实可知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的初衷就是便于要务保密和皇帝宣召, A、 B表述正确;在清代 “行走 ”的意思就是临时调遣的非专任官职, D 表述正确。而材料中只是说,军机大臣多从 “亲臣重臣 ”中遴选,并未提到遴选的标准与才德有关,故 C符合题意。 考点:古

22、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材料中 “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 先找法官,向其申明,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说明罗马法是法律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体现了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

23、的特点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 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 “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 C。既然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就由改进的空间,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表述不合理,排除 D。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 ”,说明雅典尊

24、重公民的权力,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 ”,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 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 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集中表达的是 A不赞成代议制民主 B反对实行法制 C认为议员不是代表 D主张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25、分析能力,材料中的 “人民的议员 ”是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体现,依据 “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 ”反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体现了作者主张直接民族,反对代议制民主。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 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 “君权神授 ”的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准确理

26、解及归纳分析的能力,依据已学史实可知材料中英、美的实例突出制度的建设,而法国实例突出中央集权制国家稳定统治秩序,因此 D符合题意,而 A、 C在题干中未有反映,排除, B的表述不符合美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美法三国政体的确立及过程 “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 ,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基石。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他们的利益正是当前国家孜孜以求的。 ”这表明 旧式机构中包含新的社会关系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的重

27、要表现形式 代议制度成为政党政治的工具 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从材料 “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 ”可以看出 正确;从材料 “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 ”可以看出 正确;从材料 “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基石 ”可以看出 正确。故选 C。材料未体现出代议制的相关信息。因此 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特点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其章程规定: 二、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关于修

28、改章程的一切提案均经总区部转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提交代表大会。三、全盟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 8月举行。四、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议。遇紧急情况由中央委员会召集非常代表大会。这表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权力运行机制是 A高度集权 B分权制衡 C议行合一 D三权分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 “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 ”、 “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议 ”说明运行机制是分权制衡,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

29、者同盟 “尽管当时中国拥有那么高比例的 GDP,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 尽管当时英国的 GDP并不算高,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 ”这段分析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 C政府对军事的投入不够 D国家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 “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 ”以及对英国的分析 “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 ”,由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国失败的原因在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因此 B符合题意,故

30、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综合题 ( 25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 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 从 “格致 ”到 “科学 “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 “科学 ”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 “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 “格物致知 ”的影响,时人将 “science”音译为 “格致 ”。 19世纪中叶后, “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格致 ”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

31、,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 “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 science音译为 “赛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 “代议制民主 ”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 “直接民主 ”是 “民主 ”,而且近代 “间接民主 ”也是 “民主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 “民主 ”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 “科学 ”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 “格物致知

32、 ”的目的是什么?( 4分) ( 2) 19世纪中叶以后,从 “格致 ”到 “赛因斯 ”,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 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12分) (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 “民主 ”概念变化的原因。( 9分) 答案: ( 1)科举制度。( 2分) “究天理 ”。( 2分) ( 2)内容变化: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3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 “师夷长技 ”的局限;( 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 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精神思想解

33、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2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2分) ( 3)代议制度建立;( 3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 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3分)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跨度大的特点,注重线索梳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第( 1)问,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答时注意关键信息 “宋人文集 ”和设问中的提示 “程朱理学 ”,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知识分析,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为与科举制度相关且目的为 “究天理 ”。第( 2)问,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及阶段特征,学习西方内容的变化可以结合信息 “研格致,

34、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概括,在此基础上结合 19世纪中叶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演变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等)分析。第( 3)问,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答题角度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 ”,因此在答案:的归纳过程中需要围绕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完善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内涵;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思想内容及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 展与完善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

35、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张)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汉书 张汤传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 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归纳并评论材料中的经

36、济思想。要求:归纳材料中的经济思想( 4分)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分) 答案: ( 1)材料一、四是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二、三是重农抑商的思想。( 4分) ( 2)重农抑商思想虽然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工商皆本的思想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智慧和社会变化的时代要求。重农抑商思想适应了春 秋战国时期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时代要求。适应了长期战乱后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 8分) 或者 商业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物品的流通,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明清时期,这一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商业

37、的发展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满足人们对于富裕的追求和促进经济发展。( 8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知识迁移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第一问,考查归纳信息的能力,归纳经济思想,可以从材料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 途者,盖皆本也 ”可以看出材料一和材料四是工商皆本的思想;从材料 “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可以看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是重农抑商的思想。第二问主要是围绕材料一中的工商皆本的思想进行评论,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38、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 1929年减少 30%,企业倒闭 1 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 80万。法西斯组织活 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 1936年 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材料二: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 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 2 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 4

39、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 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 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 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 1937年 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 法 皮埃尔 米盖尔法国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10分) ( 2

4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 5分) 答案: (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 6分) 共同之处:针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 4分) ( 2)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来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 5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归纳分析的能力。第( 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分析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可以从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归纳,共同之处可以结合已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内容比较其相同之处,如针对经济危 机;实行

41、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等。第( 2)问,考查学生评价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问时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的评价,根据材料对勃鲁姆改革的作用进行评价,如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来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 J 布卢姆说: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

42、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美国已成为自由 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 “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7分

43、) (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舒伯特对美国独立后的 “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 ”的评价?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8分) 答案: (1)制定 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 民主。 (7分 ) (2)不同意。 美国独立还存在着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或;同意。 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 赢得独立 ,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8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 1787年宪法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属于基本的历史知识,比较简单。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 “1787年 ”“费城 ”等关键信息归纳分析,结合邦联制取代邦联制的优点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 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三权分立原则回答。第( 2)问,依据所学及题干材料信息即可得出舒伯特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联系已学史实可知美国在该部宪法制定后,黑人未取得正常的国民待遇,保留了奴隶制等。但也可以围绕美国独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归纳,同意材料说法。解答本问,需要考生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归纳即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