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382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 “等价交换 ” A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B是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之中,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 三项说法均有误,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改革开

2、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要大胆探索、敢于涉险;又要架起桥梁过河,明确分工、精心设计。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各项改革中要注意协同配合 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人民受益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要大胆探索 ”体现了 项;题中材料 “改革要架起桥梁过河,明确分工、精心设计 ”体现了 项;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

3、主义改革的正确认识。 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马特莱企业法则,又称 “80:20 法则 ”。其主要内容为:在管理上抓企业 20 的骨干力量;在信息处理上对 20 的重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下列选项与这一法则体现相同哲理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在管理上抓企业 20 的骨干力量;在信息处理上对 20 的重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 ”体现了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 A项体现了运动、变化; B项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项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

4、点。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及其方法论。 吕氏春秋 审时: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 “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 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我国古代丰富的农学思想对古代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生产者的素质关乎农业发展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D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我国古代丰富的农学思想对古代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不是哲理,不合题目要求,不能入选; D 项在材料中

5、未体现出来,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重要环节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重视点滴积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妥协 ”、 “变通 ”、 “让一分 ”、 “退一步 ”都是为了今后的成长与进步,这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及发展的观点,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两项未体现材料的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

6、互转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包含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汉字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构词、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汉字是通用的文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汉字丰富的艺术内涵及无穷的生命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入选; D项说法欠妥,不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面对前景并不明朗的房价,某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精神,全力遏制部

7、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政府行为与我国经济职能措施的最佳对应排序是 实行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着力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大力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科学管理 依法查处土地闲置以及炒地行为 A 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B 市场监管 经济调节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C 经济调节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市场监管 D 市场监管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经 济调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经济调节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故 项属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主要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故 项属于市场监管;社会管

8、理主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故 项属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故 项属于公共服务。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 ”,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 A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了解民情,集中民智 C有利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D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

9、、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中 “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公民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基础和 标志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 A项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的主体是公民,且本题也是从公民的角度去设问,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本届人大最后一次大会。在过去的四年中,共有 47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终止,其中 26人因违法违纪被罢免或辞职。由此可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

10、治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有责任对不称职的代表进行罢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优越性。 作为民生政府,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做好

11、这些工作主要体现 A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B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政府关注民生,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体现了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支出。由此可见,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民营经济发展经常遭遇 “玻璃门 ”现象。表面上看法律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也完全可以进入,一切是晶莹剔透、畅通无阻的;但当企业真正进入时会撞到 “玻璃门 ”上,轻的就退了回来,重的可能头破血流。

12、“玻璃门 ”现象表明的经济现象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远未真正形成 B政府应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 C民营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 D民营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做到守法经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远未真正形成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不能 “公正司法 ”,且本题与 “公共司法 ”没有关系,故 B项不能入选;民营经济遭遇 “玻璃门 ”,是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并非是由民营经济不 “守法 ”造成的,故 D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C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 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继续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这一政策可 能会 促进居民春节外出旅游 加剧铁路民航春运压力 刺激高速公路出行需求 增加居民春节出行方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全国高速公路继续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会降低人们高速公路出行的成本,使得高速公路出行需求增加,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开车出行与乘坐火车出行及乘坐飞机出行可互相替代,高速公路出行需求增加,会缓解铁路民航的春运压力,故 项符合题意,不能入选;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需

14、求的影响。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 ”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2013年元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尤其是北京,PM2.5一度达 700微克 /立方米以上。 1月 12日,北京市环保局继续启 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

15、带头停驶公务用车 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 “美丽中国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14分 ) ( 2)依据材料一、二内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建设 “美丽中国 ”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分) 答案: ( 1)建设 “美丽中国 ”需要: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

16、型环境友好型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每点 3分,任意答出其中 5点即 可得满分 14分) ( 2)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 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和违法分子。 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7、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优化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每点 3分,任意答出其中 4点即可得满分 12分。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学生解答较为困难。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的去分析材料,已从材料中探寻到答题的思路及所用知识点的范围角度。本题学生可从国家、企业、消费者个人等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去结合课本知识点展开叙述、 ( 2)本题的解答较为简单。学生从设问中 “政府 ”这一主体上就能找到答题的方向。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政府这

18、一知识点具体包括哪些知识点,再去结合材料展开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 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等。 ( 26分)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

19、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 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 “精神品牌 。 ( 1)结合材料一,运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 “精神品牌 ”的原因。( 8分) 材料二 节目创办以来的 l l年间, 100多位被评选出的 “感动 ”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他们传递的社会 “正能量 ,已经催生了更多共识,凝聚了更多正气,引发了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

20、情感的 共鸣共振。 (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感动中国节目产生的社会影响。( 12分) 材料三 100多位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的事迹不同、美德各异,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动;但他们又都拥有 “爱国 ”“务实 ”“守信 ”“崇学 ”“向善 ”等宝贵的精神和品质,这些精神和品质又都升华为社会共同崇尚的理念和价值。 ( 3)这一现象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请加以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2分 )节目抓住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做到了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21、( 2分)节目顺应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反映并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分)节目宣扬的人物事迹和精神能够对全社会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2分) ( 2) 感动中国节目以独特的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节目对全社会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节目传递的社会 “正能量 ”,可以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 大物质力量; 节目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每点 3分,共 12分) ( 3)这一现象表明矛盾的

2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分) “爱国 ”“务实 ”“守信 ”“崇学 ”“向善 ”等宝贵精神,是从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不同的事迹和美德中提炼出来的,表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分)不同的事迹和美德中,又都具有社会共同崇尚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表明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 价值观念 “精神品牌 ”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从对材料的理解中找到材料与所规定知识点的结合点。本题可从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及要遵循的原则等角度展开叙述。 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的范围,对学生知识考查的范围较广,解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解答本题学生必须深入分析材料并充分回忆教材基础知识,已找到二者能够相结合之处。本题的解答,学生可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展开叙述。 本题要求学生答题材料体现的辩证法的观点,并要求学生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这就说明本题不是简单的从材料中找到 知识点,而是需要学生将材料体现的哲理展开叙述,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