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3850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它使 “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 “它 ”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材料中的 “众多地域国家 ”说明所谓的一统天下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体组成的,肯定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则又是分封制的产物,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它 “既是对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古代的一种反叛

2、 ”。这种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材料中的最关键的信息是 “对启蒙运动的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 ”,根据史实背景,该文艺思潮当属浪漫主义风格,故 B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风格 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欧洲共同体。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B二者内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二者的出现都强化了两极格局 D二者都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消亡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中涉及两个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了反击美国的经济冷战措施而组建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统一组织;而欧洲共同

3、体正是为了摆脱美苏争霸而进行的欧洲经济联合,故 A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共同体 列宁说: “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他认为 1921 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实 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列宁领导的苏俄经济探索,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 1921年和“退却 ”,应当是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选项中只有 B项符合。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

4、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 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西方被政界人士用来解释社会发展,其理解的角度是 “宣扬白人种族优越 ”,显然是从反面进行批判的,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影响 据下图, 18

5、30年以后英国的平均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商人在世界各地赚取丰厚利润 C工人收入总量的增长拉升了平均收入 D经济危机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英国年均收入在 1830年开始迅速增长,根据史实应当是工业革命作用的结果。 A项发生于新航路开辟,错误; B项属于涉外人员的表现,错误; C项正确; D项不符合事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陪审法庭的监督 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任期的限制 A B C

6、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过程中对公职人员的多种约束。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所有公职均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抽签方式产生,所以该项没有限制,故 说法错误,选择 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表现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 中央帝国 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 孤独的革命者形象 ,而是 今日地球村 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 ”这一变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材料表达了我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作用,而造成该局面

7、的主要原因当然是我国自身的因素,故 C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 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 1911年全国 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 171家, 1927年是 1374家, 1933年达到了 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政府鼓励兴办实 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根据题中的 1911、 1927、1933等几处时间,那么工厂数量的增加的共性原因则是民国之后的政府一直是鼓励兴办实业的,故 D项正确。 考点:经

8、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 1912年 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 “预备立宪 ”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近代报刊的舆论导向反映政治内容的变化。主要大意是由原先的支持清廷变成支持共和,要求清帝退位。结合时间,根据史实, 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民国成立与清帝退位 某思想家主张: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

9、明复,匪自外得也。 ”该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顾炎武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材料中有 “以明其心 ”一处表明该思想家做学问的目的或方式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到真理,属于心学的代表,选项中只有 C项正 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 唐律疏义曰: “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据此可知当时 A限制经营场所 B奉行 “重农抑商 ” C商业空前繁荣 D重视监管商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的 “每年量校 ”、 “ 笞五十 ”说明唐朝时对市场中的量具有着统一而严格的规范,决不允许私人制作

10、,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政府对商业的监管 综合题 ( 24分)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 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种数 印数印张数 合计其中:新出 1950 12153 7049 27463 590988 1951 18300 13725 70330 1262586 1952 13692 7940 78566 1698351 1953 17819 9925 75421 2134347 1954 17760 10685 93913 2509035

11、 1955 21071 13187 107914 2798277 1956 28773 18804 178437 4316681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 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为后世书籍印刷树立了楷模风范。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 4分) ( 2)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条件。说明这一时期书籍印刷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0分) ( 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6分) ( 4)当前书籍印刷面临怎样的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12、4分) 答案: ( 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书籍印刷提供了物质基础;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为书籍印刷提供了技术保证;宋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市民文化的兴盛等因素刺激了书籍印刷(业)的发展。( 4 分,每点 2 分,答出 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条件: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和西方技术人才的 引进;新式学堂、新式传媒(报纸等)的大量出现;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 4分,答出 2点即可,每点 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变革;推动了

13、近代教育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3)总体趋势:上升。(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原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双百方针 ”的提出,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 4分,每点 2分,答出 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4)挑战: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认识: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 2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描述。 ( 1分) 第二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 ( 1分)

14、试题分析: 第 小题:题中信息为 “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 ”,要求找出原因,则可以联系宋代的时代背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教育传播、考试制度、市民阶层壮大以及北宋印刷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加以概括。 第 小题:该题的关键信息是 “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 ”,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列举实现近代化的条件。根据史实,比如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经济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至于影响也应当从近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阐述。 第 小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趋势是不断上升的。第二小问的原因则必须联系建国初期的国家发展表现,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 “双百方

15、针 ”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第 小题:该小题属于根据材料以及相关问题谈主观认识的类型,表 达式切忌脱离材料和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同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来谈冲击和挑战,比如说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至于个人认识则比较主观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印刷术;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双百方针 ” ( 28分)二战后, “现代化研究 ”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

16、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 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4 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 16 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 1)指出 16 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 6分) ( 2) 20世纪 20 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 同于西方的现代

17、化道路。概括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 20世纪 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10分) ( 3)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6分) ( 4)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 “现代化研究 ”的高潮,指出其历史背景。( 6分) 答案: ( 1)具体表现: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社会方面,新兴城市的兴起。( 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 2)主要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

18、提供资金。( 4分,每点 2分,答出 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对 20世纪 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严重的经济困难。 ( 6 分,每点 2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3)原因: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

19、果的借鉴和吸收等。( 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4)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议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双百方针 ”的重新实施; 20世纪 80年代邓小平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6分, 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第 小题:该小题为史实记忆类型,根据时间 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

20、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社会方面,新兴城市的兴起。 第 小题: 20世纪 20 30年代苏联主要是在斯大林的带领下进行快速的工业化,即所谓的 “斯大林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主要有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该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要分建国初 期和后期建设时期来单独表述。 第 小题: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的新变化主要是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体原因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对苏联社会主义

21、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等。 第 小题:该题也主要考察学生对 80年代中我国 “现代化 ”内容的记忆与再现,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议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邓小平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导方针,教育 改革步伐加快;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打造 “世界工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与大跃进;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推动变化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