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3851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 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 ”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 B防止丞相专权 C实行议会民主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天子召集群臣商议军国大事;这体现了专制下的民主色彩,防止丞相的专权;故排除 A、 C两项,选 B。这属于中央削弱相权的措施,故排除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

2、时,曾开玩笑说 “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其成果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故选C。进化论揭示的是自然界的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规律;量子理论反映的是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 1999年以美同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 “种族清洗 ”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 78 天的轰炸; 2011 年,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

3、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上述材料表明 A冷战中有热战 B以美国为首的单级世界无人撼动 C两极格局面临挑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对南联盟的轰炸是 “美同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 ” 、利比亚由内乱演变成了 “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 ”,由 此可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故选 D。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 A、 B、 C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二战后,美国准备在欧洲推行一项重要举措,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文件的起草者最

4、初还寄希望于东欧国家加入进来,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该举措是 A实施关贸总协定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欧共体 D提出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二战后,美国准备 ”、 “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 ”、 “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 ”,可知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援助欧洲经济复兴,以应对共产主义的经济措施。故选 B。 A项是关于世界贸易的组织; C项不是美国主导的; D项是美国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5、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和国外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实行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而引发的经济政治危机;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巩固国防而进行的。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社会主义工业化 “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 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 20世纪,成为世 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6、。 ”文中的 “它 ”是指 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 ”、 “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 “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依据所学可知,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 “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

7、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男人、女人、孩子、老人都应各有各的美德, A项强调知识的作用,故 A项不符,选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中心地位; “认识你自己 ”强调的是对人的研究,故排除 B、 D两项。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 “个体劳动所有制 ”和 “资本家所有制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该宪法是 A “54

8、宪法 ” B “75宪法 ” C “78宪法 ” D “82宪法 ”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资本家所有制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体现了当时的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据所学知识,这反映的事件为三大改造,体现在宪法里应是 54宪法。故选 A。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的偷天换日,该漫画反映的背景事件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直接促使了中国的战

9、略反攻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漫画中的太阳指的是日本,星条旗指的是美国;这反映的是日本对美国发动进攻,依据所学知识,指的是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这对中国而言,有利于加速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12年申报载: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 ”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 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人民不支持革命 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12年

10、,民国已经成了,但人民缺乏国民的一些常识,对于人民对国家的权利义务并不熟悉;由此可得出当时的中国对国民实行思想启蒙的紧迫性;故选 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 12541324 )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 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 “海禁令 ”的囚犯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时间属于元朝中期 ;棉布的使用是在宋元时期得到推广并且纺织技术提高;故选 A。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作的;京

11、剧在清朝道光时期正式形成;明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陈献章( 14281500 ,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 “舍彼之繁,求吾之约 ”,追求 “自然,白得 ”,开创 “江门学派 ”,被誉为 “真儒复出 ”。这里的 “彼 ”指的是 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佛教 D道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追求 “自然、自得 ”,体现了陈献章追求内心的修养,体现了心学的思想主张;程朱理学学的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思想方法的支离破碎的特征,故 “舍彼之繁 ”指的是程朱理学。故选 A。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综合题 ( 2

12、4分)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图表以哪一年作为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6分) ( 2) 1819 世纪英、美、俄三国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是如何解决所需要的劳动力问 题?( 6分) ( 3)分析 195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人口爆炸时期的原因。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开始减缓,这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12分) 答案: ( 1)( 6分) 时间: 1770年( 2分) 依据: 1770年前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 4分,答出工业革命开始给 3分,答出工业文明时代给 2分,总分不超过 4分)

13、 ( 2)( 6分)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驱使农民流向工厂;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内战),解放黑人奴隶; 俄国:通过 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 6分,各 2分) ( 3)( 12分) 原因:在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没有出现新的世界大战;各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立;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10分,每个要点 2分) 政策:计划生育( 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直接得出;第二小问结合图中划分为古代社会的依据是 “农业革命

14、开始 ”,其依据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故结合所学知识,划分为近代社会的依据应该是, 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为标志的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本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英国进行的圈地运动,驱使农民流向工厂;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内战),解放黑人奴隶;俄国通过 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 第一小问结合 20世纪 50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增长的因素回答即可;政治上,世界局势整体缓和,没有出现新的世界大战;经济上,第三次科举革命的进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上,医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

15、善。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80年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的增长缓慢。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国家统一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 28分)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 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 1 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 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 世界银

16、产量 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 1493年到 1800年,全世界约 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 43%至 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 Von 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 16世纪中期到 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 1 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 1935 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 府实行 “币制改革 ”,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 1)根据材料一,

17、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8分) ( 2) 18001838 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 6分) (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8分) ( 4) 1987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增面额 50 元、 100 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货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6分) 答 案: ( 1)( 8分) 来源:美洲(或者美洲、日本,或者海外)( 2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

18、器、丝绸等产品,而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自足自给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6分,每个要点 2分,其中西方的角度给 4分,新航路开辟必答,中国的角度给 2分) ( 2)( 6分) 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商人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 2分) 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 4分,每个要点 2分) ( 3)( 8分 ) 国际方面: 19291933 年国际经济大危机;日本大举侵华( 4分,每个要点 2分) 国内方面: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推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内币制混乱,不利经济发展;国共内战( 4分,每个要点 2分)

19、 ( 4)( 6分) 原因: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增加;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便于流通;应对通货膨胀( 4分,每个要点 2分) 启示: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货币涉及国家安全,要适时作出调整和改革。( 2分,每个要点 1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的 “美洲白银的 1 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 ”、 “约占世界银产量 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 ”由此可得出中国的白银主要源自美洲、日本;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的 “1493年到 1800年,全世界约 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 43%至 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 ”,可知该历史时期应为 1519

20、 世纪;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中国实行的是自足自给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即鸦片战争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商人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导致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第二小问结合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赔付大量白银作为战争赔款;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 材料中的币制改革是 1935年,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回答,国际方面: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21、大危机;日本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后,不断大举侵华;国内方面: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推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内币制混乱,不利经济发展;国共内战。 1987年大额面值货币的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便于流通;应对通货膨胀。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货币的发展历程:以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1935 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发行法币 1987 年新增 50、 100面值的纸币。可以得出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货币涉及国家安全,要适时作出调整和改革。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35年币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