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犁 、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空间的阻隔 B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C文化传统的差异 D政权体制的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而落后的交往方式是无法突破空间限制的,所以古代东西方对视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 B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 什么是民主 什么是美德 什么是勇气 什
2、么是真理 ”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伯里克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 “美德即知识 ”,“喜欢在公众场合谈论民主、美德、勇气、真理 ”,故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苏格拉底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B莎士比亚 C马丁 路德 D孟德斯鸠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认为信徒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不必通过教会和教皇。这和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 路德 “因信称义 ”的主张一致,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
3、革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 议会立法 三权分立 司法独立 选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民选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 制 1933年 3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行国家干预 B恢复金融秩序 C保障社会民生 D恢复工业生产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通过的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国家为
4、房主提供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一切土地,国家的、皇族的、阁部的、寺院的、教堂的、租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的等等土地,一律无偿地取消其原主所有权,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此法令最有可能出现在 A 1871年法国 B 1917年苏俄 C 1928年苏联 D 1953年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法令将全国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并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应该出自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的土地
5、法令。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玉米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可知,题干描述的 “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充分动员群众、以 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发
6、展提供资金和原料。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内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这说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是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产物 B是 “另起炉灶 ”方针的体现 C有利于促进东亚和平 D具有鲜明的 冷战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中国和苏联针对日本及其盟国缔结同盟条约,对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
7、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二战后,为了摆脱 “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 ”,西欧国家采取了 实行煤钢联营 设立 “欧洲议会 ” 谋魁防务合作 发行统 货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在两极格局下,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走向了联合之路。 都是欧洲联合的表现,但欧洲统一货币 欧元诞生于 1999年, 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瓦解,故排除 , A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读图,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
8、确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D中国加速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表可以看出,从 2001年起,中美贸易额快速增加。联系史实可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中美贸易迅速发展。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有一种文艺思潮侧重从人们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符合该思潮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唐璜 C安娜 卡列尼娜 D哈姆雷特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从人们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是浪漫主义文学
9、艺术的特点。 A、 C属于现实主 义文学; 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B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符合题意。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题干中共同纲领的规定正是源自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共同纲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
10、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影响 1937年 8月 14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声明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它的发表,标志 A全国抗战终于实现 B中国开始进行抗战 C国民政府放弃战略进攻 D正面战场正式开辟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宣布 “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这标志着全国抗战终于实现,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 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学者陈旭麓认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
11、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 五四 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 ”推动这种 “新陈代谢 ”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所以推动近代中国历史 “新陈代谢 ”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 A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韩非子认为: “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
12、法之内,动无非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君主不能因为偏爱某个大臣就对他法外开恩,大臣触犯法律也应受到制裁。可见韩非子认为法律应针对臣民,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 封建制度 B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C铁器使用 个体生产 D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答案: A
13、 试题分析:材料指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小农经济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统治者又采取措施保护小农经济,以巩固封建统治。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 “世 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 ”。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 A先秦时期 B
14、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幅对联宣扬忠孝仁义、耕读传承的门风。忠、孝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的内容; “耕读传承 ”说明当时重视农业,要求子弟通过读书获取功名,这与科举制有关。而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明史 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朱元璋下令 “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 ”。这表明朱元璋要 A裁抑相权 B加强军权 C建立内阁 D改革行省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朝初年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等人手中,他们作威作福,独断专横。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 年),朱元璋下
15、令 “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 ”,群臣奏事不需告知中书省。这显然是裁抑中书省及宰相权力的措施。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 “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 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 ”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答案: D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一批进步士大夫主张通过学习西方
16、来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海国图志是当时记载欧美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材料中魏源认为西方的机器生产比中国的手工劳动效率提高,轮船和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有利于 “广推贸易 ”。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故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魏源的思想 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 “民族主义 ”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 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次社会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17、 B 试题分析: A洋务运动主张 “中体西用 ”,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并不具有 “民族主义 ”精神; C维新变法运动主张 “申民权、设议院 ”,与材料信息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不符; D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具有 “民族主义 ”精神;但提出 “扶清灭洋 ”的口号,与材料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的信息不符;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具有 “民族主义 ”精神,但依然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
18、“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 ”此说 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 B推祟儒家伦理观念 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孔子三世说与西方的进化论理念联系起来, A项不正确; B项是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 C项是洋务派的观点。梁启超反对 “崇古而贱今 ”,实际上是反对顽固守旧观念,故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的思想 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世纪的第
19、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这 “国耻 ”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的第一年 ”指的是 1901年。 1900年西方列强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于 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 C;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下表为近代福州 19051915 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单位:元 年别 外洋 外埠 合计 1905
20、180610 17669 198279 1910 191893 742513 934406 1915 2522 2146932 2149454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 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表格数据反映了外国输入中国的面粉急剧减少,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面粉却迅速增加。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受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B、 D正确;这一时期并未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21、 C项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表可以看出,北宋之前中国妇女缠足的现象已经出现,排除 A项;宋明理学歧视妇女,压抑人性,宋代之后妇女缠足的比率不断上升, B项正确;清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至 2000年这一现象彻底消失,故 C、D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综合题 阅读下
22、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为民国 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 “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 ”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 即 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6分) ( 2)材料
23、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 化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6分) 答案: ( 1)政府坚持民有民治和民享原则;国民享有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法案权。( 6分) ( 2)变化: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督权。( 2分) 评述:孙中山在总结民主革命经验教训的同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进行反思,并且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科举、监察等政治因素,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4分) 试题分析: (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 “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 ”此之所谓民国也; “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 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 ”民
24、国政府应坚持民有、民治和民享的原则;国民享有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法案权。 ( 2)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政府的权力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他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考试权和监督权。可见孙中山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同时,又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科举、监察等政治因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思想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
25、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摘编自俄罗斯国情网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要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 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
26、二观点。( 6分) 答案: ( 1)农奴制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 2)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农奴制的废除,经济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条件,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杜马制度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推动封建君主制的转变。( 6分) 试题分 析: ( 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如克里米亚战争
27、失败;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等。 (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材料二列宁认为 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意义重大,学生可以结合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论证列宁的观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影响 ( 15分)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 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 材料二 进入十九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
28、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 1830年产铁 67 8万吨, 1850年速 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煤到 1850年已为 5000万吨,比法国多 11倍。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 张天 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 ( 1)依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 “食鱼日 ”得以形成的原因。英国“食鱼日 ”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 ( 5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 ( 6分
29、) ( 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 4分) 答案: ( 1)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发展渔业,培养水手和海军人才;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传统习俗。( 3分) 愿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2分) ( 2)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推动英国造船业的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造船材料和动力燃料;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6分) ( 3)英国占据了大量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分) 试题分析: ( 1)依据材料一可知,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
30、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传统的戒斋节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英国 “食鱼日 ”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强烈愿望。 (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对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所起的作用:工业革命使机器制造工业部门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 ( 3)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成为 英国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的工具;英国的殖民扩张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同时推动资本主义世界
31、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如此迅速的进展,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 “吃大锅饭 ”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1982 年 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在实行了家
32、庭联产承包责任后,村民更加关心的是个人自家的田地,而对于修建一些公共水渠和抗旱水坝等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结果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另外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在对于水源的利用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各家各户在防治的时间上不一致,今天你去打药。害虫飞到别的田地 ,明天他去打药,害虫又飞回到你家的田地,这样防治的效果非常差,自然就会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美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大约一百个不种田的人,而在中国一个种田的人只可以养活 0 5个不种田的人。 这种经营方式自然就增加了粮食的成本,
33、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 吴剑平浅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删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材料三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 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2013 年 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产生的积极作用。( 4分) (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为此,材料三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
34、案 (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可得出哪些认识 ( 4分) 答案: ( 1)适应农村实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克服人民公 社体制弊端;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4分) ( 2)弊端:不利于开展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不利于克服自然灾害;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低下。( 3分) 方案: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适当规模经营。( 2分) ( 3)中央政府正确决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才能科学解决问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分) 试题分析: ( 1)依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积极作用:克服了集体经济中
35、长期存在的 “吃大锅饭 ”的弊病;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等。 ( 2)材料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增加了粮食的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对此材料三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 ( 3)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以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政府正确决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才能科学解决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 改革 农村经济
36、体制改革 ( 12 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明中期起,社会各阶层的表、食、住、行,纷纷突破明初礼制的等级界限,出现违禁犯分的现象,并由俭朴走向奢靡,呈现商业化和世俗化的趋势,而到了明代晚期。这种趋势越演越烈。 从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兴建,形成我国私家园林的全盛时期。在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刺激下,江南的某些目林,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养鸡鸭鹅,蓄鱼数万头,有的产品还投放市场。 “又从海外的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 亩可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果百人腹 ”。 摘编自明代晚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消费 材料二 士贵为己
37、,务自适。如不自遭而适人之遭,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康。 李贽焚书 材料三 佛罗伦萨上层社套人士的生活和花园是密切相关的 鲍维尔曾经这样评价花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任何一个给人们带来美好感觉的花圈都像是一座造物主赐给人类的避难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到爱的伟大和深邃。 1527年,威尼斯的一位外交宫曾经这样评价 “建造这些花园尽管需要巨额的开销,但是他们所营造的景致却是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力 ” 在当时,几乎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以拥有自家的花园为荣。 梁静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花园与人们的生活 ( 1)概括材料一的经济现象。( 6分) ( 2)指出材料一、二之
38、间的内在联系。( 2分) ( 3)同时期的欧洲,和材料二相似的思想也已发展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结合材料三,对这一欧洲思想潮流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评价。( 4分) 答案: ( 1)私家园林兴建;追求、享受奢华生活;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世界性经济交流出现。(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 2)材料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推动了材料二思想观念的更新。( 2分) ( 3)冲破天主教会的禁欲观念,推动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但其追求生活的享受与奢华,会导致浪费和攀比之风盛行。( 4分) 试题分析: ( 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明朝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由俭朴走向奢靡,呈现商业化和世俗化的趋
39、势 ”; “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兴建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从海外引进 “红薯异种 ”,说明世界性经济交流出现。 ( 2)材料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材料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推动了材料二思想观念的更新。 ( 3)李贽生活在明朝时期,倡导个性解放。 “同时期的欧洲,和材料二相似的思想也已发展为一股强大的潮流 ”,这股思想潮流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联系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思想作出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
40、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格兰自由共和国建立后,议会集立 法和执政(包括司法)权于一身,权力毫无限制。克伦威尔及其拥护者认为议会包揽立法和执法的行为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新统治秩序的建立。因此,从加强效率的目的出发,他们要求由一个独立于国会的行政官主持政府事务。当这一要求被议会拒绝后,克伦威尔使用武力解散了长期国会,结束了国会大权独揽的局面。 郭丰秋审判查理一世与英国君权观的变化 材料二 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为清教事业奋战了一生。他的个人品质也许是高尚的,也没有权力欲。但革命的狂风巨浪把他冲到权力的顶峰,而这个权力却似乎正是革命试图要遏制的那个权力
41、 。克伦威尔于是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 崔毅克伦威尔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 1)结合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原因。( 6分) ( 2)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 “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分) 答案: ( 1)议会权力过大;提高行政效率;巩固新统治秩序。( 6分) ( 2)克伦威尔积极推动清教运动;创建新模范军,领导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可见他是反对专制的英雄。但他又解散议会,建立护国主政体。因此,他又是集权的。( 6分) 试题分析: ( 1) 依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归纳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原因:议会集立法和执政(包括司法)权于一身,权力毫无限制;克伦威尔及其拥护者认为议会包揽立法和执法的行为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新统治秩序的建立。 ( 2)联系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评述。反对专制:克伦威尔积极推动清教运动;创建新模范军,领导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实行集权: 1653 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共和国被护国政体所取代。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