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3907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C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D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 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可见其具有慈善性质但不能夸大为社会保障制度,其

2、有利于田庄经济发展,其是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组建的,存在内部权力纷争是难免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 (股东 )可以随时查核。 ”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 .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 (股东 )可以随时查核 ”说明该企业与同时

3、代的其他企业相比更具有现代的进步性。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 “自杀性竞争 ”, 18781884 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 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 “利 ”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略势力 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CD的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 “18781884 年,刚刚

4、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 .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说明洋务企业在 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 “视无发者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 “保辫会 ”“复古会 ”,认为 “剪辫即系投洋 ”,以致 20世纪 20年代 “辫发犹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5、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君权, 但对社会的改造有其局限性。根据材料 “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 “视无发者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 “保辫会 ”“复古会 ”说明辛亥革命需要加强社会改造的力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认识 1946年 2月 22日乔治 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在那里 (指苏联 )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B应该对苏联采取 “冷战

6、 ”政策 C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D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946年 2月 22日乔治 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即可概括出作者认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 20世纪 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

7、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 D “冷战 ”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但 20世纪 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 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说明此时的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的力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8、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即可概括出分别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指出

9、,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 “唤醒 ”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 ”即可得出:时间是鸦片战争后不久,涉及大部分民众的参与。由此排除掉 AB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

10、运动 剑桥。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

11、,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保留习惯旧俗 B重视法律程序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即可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依据和法律程序。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法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12、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可知其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思想文化意义。其他的说法与题目的核心观点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陈独秀认为,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 ”“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13、”。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即可说明陈独秀对中西文化存在激进和片面的认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合理。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年提出 “赶英超美 ”的口号,发动了 “大跃进 ”运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 “发展是硬道理 ”的主张;进入 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

14、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毛泽东在 1957年提出 “赶英超美 ”的口号,发动了 “大跃进 ”运动是错误的做法。到 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上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 基于安徽省 16市

15、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信息:认为 “总体比较好,但存在问题的 ”占最多比例,认为 “对农村发展有不利影响的 ”占 13%。说明当时大部分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 “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 5060 万人,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

16、了 200万人。 ”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 5060 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 200万人 ”说明民国初期的工人人数激增,但工人人口数激增的前提是近代工业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 85%,生产资料占 15% 中国出口 0.28亿

17、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 96%,工业品占4% A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C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信息,中国进口由 1895年到 1913年增长了 3.3倍,出口的货物性质中生活消费品占比最大;但中国出口由 1895 年到 1913 年增长了 8 倍,且以农产品为主。说明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近代学者陈寅恪说: “佛教经典云 佛为

18、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 “新儒学 ”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体的系统图式 B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C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D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ABC的说法不属于陈寅恪的思想主张,再结合材料 “佛教经典云 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说明陈寅恪所说的 “新儒学 ”关注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思想的现代解读 英国记者杰克 贝尔

19、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 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 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 人的意识形态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 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说明了共产党的执政有其历史必然性,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约翰

20、 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 “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 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 ”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D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 .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 ”说明作者认为社会主

21、义理论应该紧跟时代适时调整。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19世纪 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 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D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D的说法不能从题目找到史实依据, B说法有其事实,但不是该题关注的核心,根据 “19世纪 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 1833年颁布

22、工厂法等法律 ”说明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政府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的管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 利 字,只当以 义 字对。 ”因详言义利之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这反映了当时 A教化民 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 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 利 字,只当以 义 字对。 ”因详言义利之辩 ”不能判断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的义礼观发生了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

23、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对观念的影响 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 5风俗 女仪中记载: “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 ” 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 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传统上,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其一重要特征便是 “男耕女织 ”,结合材料 “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 ” 不难说明此时的男耕女织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ABD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

24、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 “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 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 “错误 ”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个人决策 B直接参政 C公民意识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古希腊人在 “认识你自己 ”问题上的明智,同时,也应注意到古代民主政治的消极面。真理并不经常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多数人也会犯错误,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多数人的暴政。(如苏格拉底之死),理解这一点不难得出是直接民主的弊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

25、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 ”马丁 路德 金这段著名演讲中 “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 ”指的是 A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 B实现民族独立解放 C建立民主法治社会 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 ”不难概括出其针对的是美国的黑人歧视问题,这与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的理念相悖。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 “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

26、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即可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裙子变短,但这本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女性的要求在转变,要求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生产,促进了女性角色的

27、转变。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过分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 B “弱者,道之用 ”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 D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即可概括出其核心观点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结合所学与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 最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28、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时曾说: (上海 )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 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 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大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点在 “近年来的革命事件 ”,表明爱因斯坦所说的革命事件应是 1922 年前后刚发生,各选项中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 年,也是彻底的反帝、反封爱国运动,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

29、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 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 “扫清海路 ”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说明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历史必然性。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 村向城市、由计划

30、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 1985年到 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 120种减少到 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 188种减少到 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 70种减少到 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时代背景,再根据 “从 1985年到 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 120种减少到 60种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 70种减少到 36种 ”说明了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不难得出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31、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 世界文明史: “虽然上述的一些原因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地就会被推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技术改良对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B工业革命是推动技术改良的根本动力 C工业革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 D技术改良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地就会被推迟。 ”,即可知道,作者认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受技术革命的推动。 BCD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32、新唐书 食货志记载: “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 (藩镇在京师的邸舍 )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台券乃取之,号飞钱。 ”材料反映出当时 A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 B商业繁荣 C交通便利 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新唐书 食货志记载: “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 (藩镇在京师的邸舍 )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台券乃取之,号飞钱 ”说明此时的唐朝商业贸易频繁且出现了飞钱,结合所学正是商业繁荣的表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33、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B强 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即可概括出核心观点是致良知,根据所学,其目的在于加强自身的修养以明德于天下。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德意志帝国哪怕从 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

34、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 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 废墟上兴起 20 世纪 6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由此可见 A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 B大战摧残了部分参战国的国民经济 C专制政体不能做到民富国强 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 20 世纪 6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提供的历史阶段的特征,其共性是政治稳定。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 保罗

35、约翰逊在现代:从 1919到 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 )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 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 “求变之风 ”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西方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了困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20世纪 )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 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 泛传播 ”提供的时间背景不难得出材料涉及的变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6、 当今国际局势 日野开三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 “行 ”的再探讨二中写道: “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 城郭户 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 城郭户 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 ”说明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由军事、政治功能转变到经济为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

37、展 城市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人让 梅叶说: “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 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 ”他的意图是 A揭露封建神学世界观的虚伪 B掀起改革封建宗教的巨浪 C确立 “人是万物尺度 ”的信条 D号召人们与迷信专制作斗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 .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 .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的仪式来 .”说明启蒙运动对人们的思想启蒙和反对封建制度有重要意义。 ABC的说法不能概括其核心观点。

38、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意义 综合题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 ,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 ”;举凡 “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 ”。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 樊树志晚明史 材料二 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

39、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 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 顾炎武曾说过: “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 杨念群何处是 “江南 ”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 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 “内卷化 ”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

40、日产盈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 ”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 “无发展的增长 ”。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 “内卷化 ”或 “过密化 ”。黄宗智认为,真正的 “发展 ”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 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 “内卷化 ”,成为 “没有发展的增长 ”的典型代表。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 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 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

41、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 “大分流 ”。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 ( 6分)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 6分) 答案: 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 明代市镇经济发展 迅速。 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3点 6分) 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

42、平有较大发展。 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 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 3点 6分) 商品经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 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 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 3点 6分)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 .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

43、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即可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材料二 “.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 成风气 .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明代出版时文反映的现象。 根据材料 “.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盈却是下降的 .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 “内卷化 ”,成为 “没有发展的增长 ”的典型代表 .一是美洲新大陆

44、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 .”,即可概括出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没有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 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 55名代表,其中 14人从事土地投机, 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 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 40人为债券持有者, 15人为奴隶主 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 经过 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 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 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45、参议员到院议员人数为 49人,其中同盟会员 38人,占 77 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 40人,占 81 67%, 40岁以下的议员有 37人,占 88.1%, 35岁以下有 37人,占 71.43%。 这些人有革命热情,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制定约法时,意见往往 “高度一致 ”,由此固然能够制定出一部足够民主的宪法,但其制定人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地主、旧式知识分子、乡绅、农民、工人等的利益和要求在约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袁世凯的势力未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因此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便不遗余力地破坏宪法( 1914年临时约法即被废除)。 以上

46、均摘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 美国 1787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材料三 1975年宪法把原来宪法的 106条压缩为 30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权力机关,通篇强调阶级斗争, 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取消了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规定等等。 我国宪法历次制定和修订的情况,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 55名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并指出这一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人员的构成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答案: ( 1)特点:制 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积极作用:使得制定

47、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6分) ( 2)特点:以年轻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盟会员为主,成员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使得制定出来的约法不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未参与制定约法的各方不仅不遵守约法,甚至破坏,导致宪法短命而亡。( 6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 55名代表 .他们代表了不同 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 .因此美国 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 .”即可概括出 55名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