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 5月供题 03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诏令曰: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七姓十家,不得 “自为婚 ”(相互联姻),又禁止 “卖婚 ”(与非世族的富人联姻,以获取丰厚的聘金和嫁妆)。此诏令反映出 A秦汉时期,世族势力仍然顽固 B魏晋时期,世族势力已经衰落 C唐代世族仍拥有重要社会地位 D宋代世族受到打压,渐趋崩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对世族在婚姻方面有一些限制,这客观上说明了当时的世族仍拥有较大的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故 C项正确;秦汉时期,世族制度尚未形成,故 A项排除; B项不
2、符合史实,排除; 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集权的措施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这一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杜甫诗中 “有吏夜捉人 ” 的信息可判断出是现实主义手法,故 B项正确; A项是浪漫主义,故排除; C项是现代主义,排除; D项是新古典主义,排除。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的主
3、要成就 现实主义 20世纪 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30, 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 19291930 年,美国有 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上述材料表明 A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的西方国家正处于 2933 年经济危机时期,此时的苏联大量购买西方技术和设备,这说明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故 B
4、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 大林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主要意图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总统受到参议员的制约,这一规定的主要意图自然是实现分权制衡,故 A项正确; B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意图,故排除; C、 D项
5、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邓小平曾说, 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 “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上述讲话反映中国外交的任务是 A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 B延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D联合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题
6、干中 “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一信息可知中国外交的任务是为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故 A项正确; B、 D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C项是外交策略,不是任务。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 新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 以下是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元 年份 全国居民 农民 非农业居民 工、农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民为1) 1953年 87 69 181 1: 2 6 1954年 89 70 183 1: 2 6 1955年 94 76 188 1: 2 5 1956年 99 78 197 1: 2 5 1957年 102
7、 79 205 1: 2 6 国民收人统计资料汇编( 19491985 年)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结论最正确 A体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 B农民与市民的身份不平等 C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不繁荣 D农民消费低,自然经济仍存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农民与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这属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之一,故 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身份上是平等的,故 B项错误; 19531957 年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不如 A项
8、全面,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集体的活动非常活跃,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农村的街道房屋等外表形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各个人的身份地位则因他们参加会议和各种新的活动而有所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设想过的农村机构。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大跃进 ”运动 B “人民公社化 ”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抓住题干中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 ”“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
9、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 ”这一信息可知改事件是指 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因此材料中 “新的农村机构 ”应该是合作社,故 C项正确; A、 B、 C三项时期土地都是公有制,与“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农业合作化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 “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 ”,这次革命 “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这次 “革命 ”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
10、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 ”和 “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的信息可知各革命阶级有了统一的革命思想(新三民主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国民大革命运动符合这一特点,故 D项正确; A、 B、 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19021911 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 “中国人对于茶树 的剪枝和拔疏一向抱有反感,并且认为在一块土地上种的茶树越多,茶叶的产量就越大 ”,“茶农经常要等
11、待茶树长满茶叶之后,一次全部摘光,这样,削弱了茶树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 ”材料说明了当时 A传统农业在西方经济冲击下发展艰难 B西方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量都远超中国 C西方农业种植技术冲击中国传统农业 D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中国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管理方法,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这说明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故 D项正确; A、 B、 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1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 国人的共同追求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D以 “中学为体 ”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 “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 ”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倡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可以减少阻力,从而有利于西学传播,故 D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
13、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 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 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的信息可知中国传统科技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理论, 结合时代背景,可知 A项符合题意; 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C、 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中国
14、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西学东渐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 ”,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出宋代到明清,可以通过恩荫、捐纳等方式来做官,这说明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冲击,故 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古代长期存在冗官现象,故 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C项
15、错误;题干中无法得出官僚政治开始衰落,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恩荫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代的捐纳制度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 9月,日本投降,荚苏军队以北纬 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 年 8 月,南朝鲜通过 “单独选举 ”,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 。同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 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干涉朝鲜内战; 19
16、50年 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年 7月,签订停战协定。 ( 1)据材料说明朝鲜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9分) 答案: ( 1)日本投降;美苏划定 “三八 ”线,南北分裂;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 ”干涉朝鲜内战;中国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 2)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 9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中 “1945年 9月,日本投降,荚苏军队以北纬 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
17、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干涉朝鲜内战 ”“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等信息来归纳即可。 ( 2)影响可从朝鲜、中国、日本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如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 。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朝鲜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在联省自治的鼓吹者中,梁启超认为 “国家之组织,全以地方为基础, 各省乃至各县市皆由自动制定的根本法而自守之,国家须加以承认 ”。胡适则认为 “根据于省自治的联邦制,是今日打倒军
18、阀的一个重要武器 ”。他主张 “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是建设在省自治上面的联邦的统一国家 ”。北京大学的丁燮林等主张 “分治的统一 ”,实行联邦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中央的权力应小,地方的权力应大。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六 卷 材料二:力能进取的军阀,便倡武力统一,或主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曹 曹锟 、吴 吴佩孚 );仅能自保或希图自保的军阀,便倡联省自治或筹备省宪,举省长(如川、滇);同一军阀,进攻时宣布武力统一,退守时宣布联省自治如奉张 张作霖 );位置动摇时改称省自治(如浙),或打算取消省自治(如湘赵 赵恒惕 ) 凡此种种,无非是封建的残局之下,军阀专政,军阀割据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19、。 摘自蔡和森文集 ( 1)据材料一,概括 “联省自治 ”的基本主张。( 6分) (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联省自治 ”主张 。( 9分) 答案: ( 1)减小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力;全国实行联邦制;以省为单位组织自治;省、县、市制定自己的根本法。( 6分,任答三点即可) ( 2)联省自治是 20世纪 20年代中国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来源于美国的联邦制,主张 “联省自治 ”的学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安定地方,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但地方军阀借用 “联省自治 ”对抗中央,其实质是维持军阀割据。( 9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主张从材料中 “
20、各省乃至各县市皆由自动制定的根本法而自守之,国家须加以承认 ”“根据于省自治的联邦制 ”“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是建设在省自治上面的联邦的统一国家 ”的信息可归纳出以省为单位组织自治,;省、县、市制定自己的根本法;从 “实行联邦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中央的权力应小,地方的权力应大 ”的信息可归纳出减小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力,全国实行联邦制。 ( 2)评价 “联省自治 ”主张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可从这一主张出现的背景(原因)、影响(积极作用、局限性)即 “为什么 ”、 “怎么样 ”的角度来分析即可,如联省自治是 20世纪 20年代中国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来源于美国的联邦制,要求实行
21、民主政治,安定地方,发展经 济,具有进步意义。但地方军阀借用 “联省自治 ”对抗中央,其实质是维持军阀割据。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联省自治 ”主张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赫鲁晓夫 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 “排挤 ”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 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
22、明显增加, 19511955 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 3850万吨, 19611965 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 1 303亿吨,增长近 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6分) (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 9分) 答案: ( 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 6分) ( 2)
23、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苏联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5分)不足: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 “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 “排挤 ”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的信息可归纳出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 ( 2)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来分析,积极方面
24、从材料中 “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的信息可归纳出苏联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联系所学知识可总结出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不足可以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只是最后 如果实在要说的话 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利,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
25、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仅指 19世纪末叶以前有财产的公民)组成。 1815年以后,在欧洲各地爆发了一系列民族反抗运动,民族主义立即强烈地表现出来。 到 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结束这场大战的一些和平条约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民族主义已在整个欧洲获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取两项有关欧洲民族主义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一:中世纪,欧洲居民认同于基督教; 18世纪欧洲国家意识增强,近代民族主义形成。( 2分)说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26、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政教分离原则确立,逐渐形成民族国家观念;资本主义 的发展,国内市场的统一,殖民争霸,增强了民族国家意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推动了欧洲近代化,但这种民族主义大多保护的是有产者的利益,具有狭隘性。( 4分) 信息二:相对于 18世纪, 19世纪和 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 2分)说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扩张,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统一运动高涨,各国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民族主义的拓展,一方面,推动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造成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 4分) 试题
27、分析:本题 属于信息说明类题型,注意题干要求:先比较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欧洲民族主义历史变迁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从材料中“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只是最后 如果实在要说的话 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利,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 ”的信息可以提取出:中世纪,欧洲居民认同于基督教; 18世纪欧洲国家意识增强,近代民族主义形成;再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来进行说明即可。从材料中 “1815年以 后,在欧洲各地爆发了一系列民族反抗运动,民族主义立即强烈地表现出来。到
28、 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结束这场大战的一些和平条约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民族主义已在整个欧洲获胜 ”的信息可以提取出:相对于 18世纪, 19世纪和 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再结合民族主义传播的原因和作用等角度来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作用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纷纷建立和发展。在 1901年 12月4日提交国会的咨文中,西奥多 罗斯福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应该是监督、控制和
29、管理托拉斯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垄断。他说: “我们的目标不是清除大公司,相反,这些大型企业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那些企图破坏它的努力必然是无效的 我们并不是攻击大公司,我们只是要去除其中的污垢。 ” 1911年,美孚石油公司案和美国烟草公司案以联邦政府获胜告终。通过这些诉讼,终于确立了一项原则,即根据最高法院的判断,徜若涉嫌公司确曾对自由贸易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那么联邦 政府事实上拥有宪法赋予的摧毁垄断的权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危机的最险恶阶段过去后,财政部开始加强薄弱银行和取消不健全银行。首先,复兴金融公司在 1933年 8月和 1935年 7月之间,提供十亿多美元款项,用
30、以帮助六千四百六十八家被认为基本健全的银行。其次,在这两年中,财政部和各州官员清理了二千三百五十二家银行。因此,政府就加强了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部门,并将之交回私人之手。不过,这个部门将受到彻底的公共控制。 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是罗斯福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 贡献。该法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完全管制控股公司金融活动的权利,迫使庞大公用事业帝国在五年之内消亡。不过,它允许控制单一、整体的经营体系的小控股公司继续存在。 摘编自(美)阿瑟 林克、威廉 卡顿著一九 00年以来的美国史 (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奥多 罗斯福政府对垄断组织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作
31、用。( 15分) ( 2)据材料二归纳富兰克林 罗斯福金融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10分) 答案: ( 1)措施:监督、控制和管理托拉斯,限制垄断;清除垄断组织中危害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成分;通 过司法程序反垄断。( 9分) 作用:打击了超级垄断集团,维护了自由经济制度;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为以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奠定了基础。( 6分) ( 2)特点:运用行政和立法手段管理金融;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 4分) 原因:金融垄断集团过分投机扰乱了国民经济秩序;股市崩溃导致全面经济危机;整顿金融业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即可。从
32、材料一中出处 “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应该是监督、控制和管理托拉斯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垄断 ”的信息可概括出监督、控制和管理托拉斯,限制垄断;从 “我们并不是攻击大公司,我们只是要去除其中的污垢 ”的信息可归纳出清除垄断组织中危害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成分;从材料一第二段的信息可归纳出通过司法程序反垄断;第二小问历史作用可从维护自由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干预经济奠定基础等角度来分析。 (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 “财政部开始加强薄弱银行和取消不健全银行 ”“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是罗斯福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贡献 ”等信息可归纳出运用行政和立法手段管理金融、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第二
33、小问原因可结合 2933 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 识点来分析即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 1842年 1922 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 “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 ”(盛世危言)他说: “宪法乃国家之基础, 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荚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 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
34、;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 1)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 6分)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9分) 答案: ( 1)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政治改良,赞成君主立宪;建立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反对 “中体西用 ”。( 6分,任答三点即可) ( 2)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兴起;西 学东渐。( 4分) 影响: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为维新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
35、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5分) 试题分析:( 1)主要思想从材料一中 “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 ”“ 宪法乃国家之基础, 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 ”“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 ”和“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的信息可归纳出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实行政治改良,赞成君主立宪 ,建立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反对“中体西用 ”。 ( 2)第一小问背景联系所学知识,抓住 19世纪后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其思想主张来分析,如主张商战可归纳出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主张君主立宪制可归纳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为维新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郑观应;思想解放的潮流 早期维新思想 郑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