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395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 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 3.2公里 )、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 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 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 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

2、边长 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 1.7公里) ”可以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故此题应选 C项。 A项错误,都城的大小和势力并无直接的联系,实力强大也不能任意扩大都城的规模; B项错误,秦朝时期才出现集权体制; D项错误,庙坛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 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C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 D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答案: D 试题

3、分析: 1981 1989 年,解读信息可看出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A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排除 A; B 项对外开放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 C项错误,基本实现小康是在 20世纪末期;故选 D,城乡差距最小的地方是农村改革的进行过程中和城市改革刚刚起步的阶段。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国际组织 宗旨 A 上海合作组织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B 世界贸易组织 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

4、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C 华沙条约组织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 -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D 欧洲共同体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不是为了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而是强化地区和平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同盟组织,它是冷战的产物;欧盟是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错误

5、不符合史实。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则是国家的大脑,大脑指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无授予则无权利 D防止集权是制度设计的根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度。根据题干 “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说明议会的重要,应选 B项。 A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立法权

6、与行政权的制约关系,而是说立法权的作用; D项错误,材料未涉及。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的观点。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 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作者主张国 家的权力应来自 “千百万人民 ”, A不正确,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没有涉及民权观念。 B、 C、 D三派都蕴含着民权观念,

7、但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故选 B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内容。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从图片看不出出口多还是内销多,因此 A项错误;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材料无体现,因此 B项错误;自然经济完全解体说法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只是在局部地区,部分程度上解体;题干说明从茶农到洋行外销型农产品形成一定销售渠道规模。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8、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影响。 下表反映了 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勋 火柴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 刘鸿生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 化工 永利化学公司 范旭东 A轻工业发展较快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慢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格中的数据只能说明 20 世纪初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民族工业,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故选 D。但是从材料并不能说明发展的

9、快慢和地区分布的问题,因此 ABC项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其中,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主力决定作用。

10、而新文化运动只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故 C项是正确答案:。 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B项正确,五四运动在各个阶层的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D 项正确,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 “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宋代集权政治加强是政治文明的突出成果 B宋代商品经济推动社会 生活的世俗化 C宋代文化教育下移,平

11、民化趋势鲜明 D宋代科技成就发展,体现文化繁荣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可以说明了宋朝的经济、文化的突出成果。但是并非集权政治带来的,因此 A项错误,故选 A。BCD项说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经济、文化等成就。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 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

12、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材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后 ,人们开始对命令、法律进行重新审视 ,即重视人的利益和感受 ,反映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和怀疑精神的出现,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主制的关系; C项错误,雅典并未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

13、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图示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图示二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 制;图示三反映的是近代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三权分立制度;综上反映的是古代东、西方、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说明文明的多样性。故选 A。 BD项错误,中国的体制不符合; C项错误,雅典和西方的体制不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

14、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明朝后期的李贽 “离经叛道 ”,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关注关键词 “本质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 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

15、欲主义,故 B项错误。故选 C。 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错误,应该说的是宋朝时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综合题 ( 25分)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 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竟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1902年

16、) (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 2分) 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 日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 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序( 1921年) (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 4分) 材料三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 1415 世纪情况发

17、生了变化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 1516 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 历史背景 材料四 这是从 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导言 (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516 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影响。( 1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

18、的进程有何不同?从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7分) 答案: ( 1)观点:建立民族国家以救亡。( 2分) ( 2)变化:从强 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 2分)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 2分) ( 3)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专制王权的兴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 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

19、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过度;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 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 4)不同: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 ,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促进了其社会发展;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 4分)认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力量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民族独立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前提;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 3分) 试题分析:( 1)是概括材料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 “有之则莫强,无 之则竟亡,间不容发 ”

20、可概括观点并再现其历史背景,要注意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答题; (2)有两小问,一个是变化,一个是贡献,注意不要有遗漏,并全面分析总结,从材料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 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进行比较分析变化;贡献主要说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3)从历史因素和影响两方面答题,内容较多,注意全面性。从历史因素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 张;专制王权的兴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 (4)将四则材料综合设计问题,区分

21、中外的不同,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 ,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促进了其社会发展;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谈个人的认识,属于能力提高题,要注意运用平常积累的如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前提等理论。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的观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就与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 12分)下图是清末明初的历史场景 上述现象反映了近代社会变迁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变迁的原因。 答案:特点:出现了西方化的趋势;交通、通讯更加便捷;蕴含平等思想;社

22、会生活丰富多彩。(答出三点即可得 6分)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先进技术,民主平等思想以及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传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答出三点即可得 6分) 试题分析:从材料图片可以分析的出,清末上海在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和饮食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代化进程缓慢起步。分析原因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习俗的变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上海的变化主要也是由于近代上海通商口岸开放的比较早,近代西方文明传入的也比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对充分,在与西方交往的过程中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23、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上海变迁的特点与原因。 (15分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 年,为缓解 经济危机,美国实行 “白银政策 ”,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是币制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白银政策 ”其目的是要增加白银储备,并通过提高银价带动国内物价回升进而刺激生产和投资,同时,通过收购白银提高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从而便于倾销产品。而在中国方面,作为一个最主要的银本位大国,世界银价的变动对中国的货币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是币制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

24、 这种极不统一的币制对商品的全国性流通和对外贸易 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国民党实行币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30年代政局的变化,进一步说,就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 而法币改革则有利于从财政上提高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 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使这一改革得以推行和实施。 在谈及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 从当时的效果看,法币改革 促进了经济发展。 诸多现象表明,法币

25、改革后,情况一直朝着对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在华利益大有好处的方向发展。 从长远方向考虑,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没有币制改革,资金不可能充裕、顺利地流向内地,大后方的经济也很难经得起长久的战争考验。 试析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南开大学经济系 云妍) ( 1)依据材料,谈谈国民政府为什么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8分) ( 2)结 合材料和所学,评价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7分) 答案: ( 1)原因: 为防止美国等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白银,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

26、中国旧的货币制定的紊乱不利于经济的交流和金融的稳定; 为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战略需要; 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推动。 ( 2)评价: 法币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和其它国家在华利益大有好处的方向发展; 法币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法币改革对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法币改革也有利于国民党四大家族积敛人民财富。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美国实行 “白银政策 ”,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是币制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 “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是币制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 ”、 “就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 ”、 “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

27、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使这一改革得以推行和实施。 ”等信息可以分析出答案:。( 2)对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材料 “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 ”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消极影 响。从材料 “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等信息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积极方面。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的原因与评价。 (

28、15分)【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 1941年 1月 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 。罗斯福总统于 1941年 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41年 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中国列入租借法案借贷国。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中国的援助请求。明确宣布美国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 1941 年 4月 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

29、发布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航空部队退役人员参加美国志援队。中国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了100架美国飞机 1941 年 4月 1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两天后,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他已批准将首批价值 4500万美元的军用器材为援华租借物资 1941 年 6月 9日,第一批 110名飞行员和 150名机械师等地勤医务人员组成的美国支援队乘飞机前往中国。 美国 与中国 ( 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租借法案实施于中国的作用。( 6分) 答案: ( 1)目的: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3分)原因:

30、 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阵营发生严重分裂; 德意日三 国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决定在亚洲实行南进计划; 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 6 分) ( 2)在中国抗战的相持阶段美国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虽然根本是为了美国国家利益,把中国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枚棋子。但增加了中国的战略物资贮备,增强了抗日军事战斗力,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抵抗日本的侵略,加速日本的灭亡 . (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比较简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归根到底是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美国的租借法案是由于日本的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到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原因 主要是和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阵营发生严重分裂、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决定在亚洲实行南进计划和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分不开的。( 2)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受到了美国的大量的援助,虽然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是都对中国的抗战起到了巨大的帮助的作用。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抵抗日本的侵略,加速日本的灭亡。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租借法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