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中历史古代政治文明 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B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答案: B 史载明代内阁 “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清代军机处 “
2、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这说明两者都 ( )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答案: B 板垣记略载: “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 ) A皇权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 A 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 ,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 这就使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
3、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答案: B 公元 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 “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 ”,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答案: C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
4、。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答案: C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 )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 B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 (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答案: B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
5、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 “此制 ”(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 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答案: B 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萧何沛主吏椽,曹参狱椽 ”属于小吏一类, “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 ”“ 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种状况说明了 ( )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答案: C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6、“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 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 B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答案: C 综合题 材料一 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
7、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 盖是时凡任中书者,皆运筹帷幄佐命移祚之人;凡任三公者,皆备员高位畏权远势之人,而三公之失权任,中书之秉机要,自此判矣。 (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 职官 材料二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 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 “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 ”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
8、、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平章事 ”入衔,自待举等始。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 “中书门下 ”。 ( 宋 )欧阳修新唐书 职官志 (1)据材料一,分析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与尚书、中书在职权上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 三省的概况。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从汉至唐宰相制度的演变规律。 答案: (1)东汉时虽事归台阁,但尚书还只是预闻政事,并未尽夺三公职权;到魏晋以后,三公权力旁落。中书长官是宰相,掌管国家机要事务,权力越来越大,并最后取代三公。 (2) 最初,三省长
9、官共议国政,都是宰相。但因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便以尚书省的副职为尚书省长官。后又以中书令、侍中品位高为名,让其他官吏以 “参知政事 ”“平章事 ”等名义成为宰相。 政事堂为众宰相的办公场所。 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后又改名为 “中书门下 ”。表明门下省、 中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扩大,尚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缩小直至退出决策机构。 (3) 三公的实权越来越小,中书的权力越来越大,并最后取代三公成为宰相。发展到唐朝,便形成尚书、中书、门下并立的三省制。 相权一次又一次被分割,越来越分散。但宰相的职务并未被取消,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既互相依赖又有矛盾。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 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
10、选才 但末浼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 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连迎权贵,袖私舞弄 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 “上品无寒 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乐成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假设
11、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 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 是否废除 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 “四书五经 ”为主要考察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 ”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题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答案: (1)内容: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
12、 “中正 ”;按九等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中正 ”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原因:权贵子弟在评定中占据优势,一些中正徇私舞弊,最终被权门所把持,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 (2)影响:选拔了很多人才 (开元后,朝中名士由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 );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 (或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巩固了统治 (或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 (3)以下三种决策及理由均同等赋分: 决策之一:废除。当时的 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无法提供 “新政 ”急需的人才;绝大部分人醉心于科举,新式学堂举办艰难。 决策之二:不能废除。从根本上损害儒家思想地位,进而危及朝廷统治;会造成极大地社会动荡;无法保证官员选拔的相对公平公正。 决策之三:不立即废除,待时机成熟再废除。举出不能立即废除的理由 (参照不能废除的理由 ),然后列举时机成熟后一定要废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