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401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政治文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带解析) 选择题 下表为 “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 ”(截至 1951年 ),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 ( ) 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 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 购买 燃料 其他 26% 24% 15% 12% 23% A.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 B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 D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 答案: D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材料表明 (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2、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答案: D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 “新华约 ”之类的某种 “反北约 ”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 “结伴而不结盟 ”的新特点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 “冷战 ”行为 答案: B 有人说: “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 ”下

3、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 18世纪 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B C D 答案: C 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 ”相伴随的,还有 “非极化 ”趋势。就是 “极 ”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 “极 ”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 ) 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 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的机遇 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这是一位中国女生 2009年在德

4、国学习期间的一封家书 (部分 ): 造成柏林成为 “多中心的城市 ”的历史原因是 ( ) A德国国内民族矛盾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答案: B 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4年,法国在撒哈拉大沙漠引爆了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B法国已成为对苏 “冷战 ”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 “冷战 ”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答案: C 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 “回首往事,风雨25年

5、,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和振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 ”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下列属于日本战后 “风雨 25年 ”经济发展机遇的是 ( )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 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盟友 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答案: C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 “(欧洲 )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 (指 冷战 )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

6、”美国支持 “共同市场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 “冷战 ”形成是欧 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答案: A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 1948年,英、法等 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 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 ”这主要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B加快了欧洲经济的恢复 C推动了战后西欧一体化进程 D改善了美欧关系 答案: C 在对 “冷战 ”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

7、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答案: D 下图漫画所反映主题产生的影响之一是 ( ) 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C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D导致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答案: D 综合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

8、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尼克松在 1972年 1月 3日出版的 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 倪峰关于多

9、极化的一些思考 材料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 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 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 “较好的发展势头 ”的表现,并分析 90年代以来 “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 ”的原因。 (4)据材

10、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 答案: (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 (苏 联 );谋求世界霸权。影响: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冷战格局 )。 (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相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不同:杜鲁门 遏制;尼克松 制衡 (均衡 )。 (3)表现:欧盟成立;中国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原因: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认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综合国力决定了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

11、 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二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 世纪 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人说: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 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 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 1989年是 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 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全球化 ”。 摘

12、编自 2006年5月 25日卫报,作者马丁 雅克,伊文译 (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20世纪 50年代 “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 ”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指出 “1989年是 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 ”,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 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 “决定性 ”影响? 答案: (1)二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 的中心地位。欧洲经济崩溃,政治经济受制于美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出两点即可 ) (2)原因:东欧:苏联的扶持;经互会的成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西欧:美国的扶持 (或马歇尔计划 );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加剧了欧洲两种制度的对峙,冲击了两极格局。 (3)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 (答出三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