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404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 8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林语堂说,古代中国乡民之间的纠纷往往有村中长老,不是由衙门或法庭解决。不能解释该现象的原因是 ( ) A古代中国村落经常依据家族或血缘组成 B农耕文明下,老人地位崇高 C礼乐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刻 D村落、乡民之间经济交往频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生产出来产品仅够自己消费与交纳了赋税,所以乡民间的经济交往不可能是频繁的,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周代的统治宗法制 读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对此解读正确

2、的是 ( ) (单位: %) 项目 年代 1967 1976 1977 1986 1987 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23.5 15.5 13.9 学历 11.7 12.6 25.3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C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D婚姻观念中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变化: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所以反映出婚姻观念中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故答案:选择 D项。 考

3、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婚俗的变化 陈独秀认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这段话 ( ) A倡导以民权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B主张以民主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 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 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核心思想的理解。 A项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不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新文化运动思想。 CD两项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

4、的书籍除亚当 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 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 ( ) 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 ”的信息说明近代书籍

5、翻译从经济主张到资产阶级分权思想, 再到民主革命思想,最后革命思想逐渐增多,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额和组成的变化是民主革命特定阶段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导致表中共产党员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的屠杀政策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反思 南昌起义对农村革命运动的推动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然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是在 4月与 7月,不是在 1928年,所以 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6、路,所以农民党员占据多数,故 正确。 南昌起义对农村革命运动的推动也是正确的,但 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义革命 中共党员数量变化的原因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 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万隆会议是 1955年 4月 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万隆会议的成就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的结晶,是与会各国共同

7、努力的结果。 BCD三项都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陈云曾说过: “中央人民政府在 1953年 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 (即统购 )和计划供应 (即统销 );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 1954年 9月 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 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全面确立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经济运行中逐步建立的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由陈云等领导人主导 统购统销的体制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A B C D 答案: C

8、 试题分析: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全面确立于 1956年底,所以 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并且材料中的信息也无法得出此结论,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 ”计划 下表是 19511957 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费支出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122 49 52 64 42 97 1953 220 12 75 38 34 24 1955 269 29 65 00 24 14 1957 304 21

9、 55 11 18 12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排除 A项。此时尚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所以根本好转不准确,排除 B 项。 D 项是错误项,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世纪 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

10、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可以得出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的结论,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

11、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民主政治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 “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各阶级进行分析后

12、,明确提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故本题应选 A项; B项的表述是外部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B项。 C项的表述与材料内容是同一关系,不是原因,所以排除 C项。 D项表述也不是材料内容的原因。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论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 ( )。 A近代中国满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 B西方与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 碰撞 D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清政府的腐朽与否的问题,它只涉及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习俗的变

13、化问题,故答案:选择 B项。材料中没有西方文化的相关的内容,所以并没有体现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故 C排除;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了中国的进步而不是习俗问题,习俗只是社会的外在反映,故 D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辫子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它 )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 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 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材料评述的是 ( ) A经世致用 B “中体西用 ” C维新思想 D “兼容并包 ” 答案: B 试题

14、分析:经世致用是中国本土的思想,与材料中的 “陌生世界 ”相悖,所以排除 A项。材料中的 “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表明是中第一次与外国文化接触,所以排除 CD两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中体西用 ”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 “变法图存 ”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第二个高峰是指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第一黄金时间, “变法图存 ”成为社会主流思潮与 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是在甲午战争后,不是在这个时期, 为

15、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是这个时期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是这个时期的影 响,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表现 孙中山认为: “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B项是无关项,材料

16、内容并未涉及。 C项是错误项,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D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全面,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 “居延西道里徐宗,年 50,妻 1人。男同产 2人,妇同产 2人。宅一区值 3 000。田 50亩值 5 000。用牛 2值 5 000。 ”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 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无关项,这应该是封建国家实

17、行均田制的目的。 B项是错误项,封建政府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 D 项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 读下图 ,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在 颁布 “推恩令 ” B北魏孝文帝从 迁都到 C 和 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 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开封,所以 AB两项项错误,汉代的都城在长安。北魏孝文帝从 迁都是到洛阳。明朝的都城最初在南京,而 是长安,不是南京,故答案:选择 C项。 是杭州,是南宋的都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都城的相

18、关内容 “夫仁政 ,必自经界 (土地的分界 )始。 经界既正 ,分田制禄 ,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大体含义是实行仁政必从明确土地分配开始,土地分配既定官员俸禄即可由此确定,所以孟子认为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孟子思想 仁政思想 魏晋时期 ,有人斥责佛教 “使父子之亲隔 ,君臣之义乖 ,夫妇之和旷 ,友朋之信绝

19、”。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儒学与佛教 的关系问题, A项内容中的 “颠覆 ”过于夸大了佛教的影响,魏晋时期儒学危机开始出现,到唐代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但佛教的发展并没有到达代替儒教的程度。 BC两项是错误项。父子、君臣、夫妇、友朋这些关系,正是儒家三纲五常所强调的核心关系,而佛教使这些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的背景 下列各选项中 ,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

20、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答案: A 试题分析:顾炎武( 1613- 1682年)生活在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 1632-1704年),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 17世纪。郭守敬生活在元代,大约是 13世纪,牛顿是 17世纪的科学家;曹雪芹生活在 18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关汉卿生活在元代,大约是 13世纪,莎士比亚( 1564-1616年)。故选 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 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

21、中写道 :“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可以看出,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的改善,使大量的百姓变的贫困,使游手好闲之人变成了盗贼。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

22、策 “海禁 ”政策的影响 1840年 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 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 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位。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 我们不去为人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过唐吉诃德化了。 ”依此材料对鸦片战争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政府错误的禁烟政策,导致英国采取的战争行为 B是英国政府为维护其正当的商业贸易而进行的一场商业战争 C是中国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走向近代化的开端 D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前奏 答案: D 试题分

23、析: A项与史实不符合,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大门销售商品掠夺原料而引起的,并不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B项是在为英国的侵略战争做辩护,鸦片战争是非正义 性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所以 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的影响 20世纪初,安徽泾铀矿务公司招股章程规定: “本公司但收华股,非华股者查出作废。 ”商办安徽全省铁路有限公司章程也规定: “本公司拟全招华股,不招洋股,以合自办二字。 ”上述材料体现出安徽( ) A民族工业是全国最发达的 B民众比较强的 “实业救国 ”意识 C民众排斥

24、西方文明,维护国家政权 D驱逐了西方侵略势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是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C项是错误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D项也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中的两个安徽企业都排斥外国的股份表明是实业救国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 “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深刻揭示 了洋

25、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 “中体西用 ”的思想 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表明 A项正确。 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C项是无关项, D项也是无关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 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 观减少了 F2( ) A清政府奖励实业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民党发动内战 D官僚资本

26、主义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因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日本侵华战争,民族工业萎缩,解放战争,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制民族工业的因素之一,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表现 综合题 ( 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籍 保护环境的内容 礼记 孟春 “禁止伐木 ”、仲春 “安萌芽,毋焚山林 ”、仲夏 “令民毋烧灰 ” 秦律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 ” 唐律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 ” 明朱元璋于洪武六年

27、在工部下设置虞部,二十九年改虞部为虞衡。明史 职官志一: “虞衡典山泽采捕、陶冶之事 岁下诸司采捕 皆以其时。冬春之交, 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苗盛禁蹂躏,谷登禁焚燎。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美国人的环境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征服自然 ”的观念逐渐为保护主义的理念所取代。造成上述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工业化、城市化和西部开发所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环境退化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外,继承了西方传统的浪漫主义者的宣传与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付成双 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探析 材料三 因此 ,从环境史角度可以赋予(清末)自强运动以新意 ,它使中国环境史

28、开始迈上人类以机械力干预自然并从 “发达的有机经济 ”向 “以矿物为基础的能源经济 ”转变的道路。 梅雪芹中国近现代环境史研究刍 议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举措,并列举古代中国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两个代表性观点( 8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 “西方传统的浪漫主义者 ”的主张,并分析 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 8分) (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自强运动如何促使中国从 “发达的有机经济 ” 转向 “以矿物为基础的能源经济 ”?并结合材料一、二,评价这种转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10分) 答案:( 1)政府重视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制定法律

29、保护环境;设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 天人感应 ( 2)浪漫主义反对理性崇拜,主张尊重自然,依靠情感和人的本能,排斥现代科技。 原因: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 3) 19世纪中期,中国的洋务派以 “自强 ”为目的,引入西方的技术建立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化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以煤炭为原料的蒸汽动力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农耕经济形态;西式的工业化道路导致了中国对矿物能源日渐依赖;工业化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的环境保护经验值得中国在工业化中借鉴。 试题分析:( 1)依据

30、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举措的问题,需要从材料内容中一一归纳整理出来,材料中的 “虞衡典山泽采捕、陶冶之事 岁下诸司采捕 皆以其时。冬春之交, 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苗盛禁蹂躏,谷登禁焚燎。 ”表明政府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并且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有关于古代中国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两个代表性观点的问题,需要从儒学发展的整体历程的主要特点分析。 ( 2)有关于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 “西方传统的浪漫主义者 ”的主张的问题需要从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材料中的 “征服自然 ”的观念 逐渐为保护主义的理念所取代。 ”即是其产生的背景,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答案:。有关于分析

31、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的问题,依据材料中的 “除工业化、城市化和西部开发所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环境退化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外,继承了西方传统的浪漫主义者的宣传与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整理即可。 ( 3)有关于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自强运动如何促使中国从 “发达的有机经济 ” 转向 “以矿物为基础的能源经济 ”的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 “发达的有机经济 ”、 “以矿物为基础的能源经济 ”这两个概念,然后再结合这两个概念的内容来 分析其原因。其影响也需要这个转变的内容来分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孟子思想、董仲舒天

32、人感应;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 市 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

33、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 材料三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 科学 文明中说: “北宋时代 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 ” 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苏轼认为: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 “我书意造本无法 ”,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 材料五 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

34、“商业革命 ”的主要表现。( 4分) (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 “已呈巅峰状态 ”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分) ( 3)根据材料 三、四、五,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 3分) ( 4)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 “庸众人类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4分) 答案:( 1)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更加兴盛;都市商业繁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大量使用。 ( 2)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

35、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开辟)起了重要作用。 ( 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修养,反映了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 4)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回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宋代 “商业革命 ”的含义,然后依据这个含义来分析。所谓的商业革命即是指宋代商品经济比前代发达,此问是要求回答出与之前商品经济发展不同的表现,需要对比周秦至唐的现象来回答。 ( 2)第二问,有关于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 “已

36、呈巅峰状态的问题,只需要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宋代出现的新的变化即可。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的问题,需要分别进行说明,结合近代西方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来分析即可。 ( 3)第三问,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思想文化发展表现及特点的掌握情况。宋代的思想家们重新整合儒学使之重新逐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且在民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答本题需要从宋儒学的特点来入手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注意不是把经济发展影响文学艺术的特点答出。 ( 4)本题考查的是明代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题干从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 孔子为 “庸众人类 ”的角度切入,来考查整个明清之际的进步思

37、想产生的原因。首先根本上要从经济因素入手分析,然后再从君主专制自身发展的特点来分析,再有从社会矛盾入手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活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王夫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的背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艺术发展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 19世纪 (中期 ),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 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 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

38、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 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 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 “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有哪些?( 6分) ( 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 “欧美模式中

39、汲取灵感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 “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 ”的认识。( 9分) 答案:( 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 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 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 ( 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 认识:俄、中都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颁布 1789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相比俄、中改革,日本改革比较彻底,但依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

40、 主义 传统,存在不彻底性。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先解决俄国面临的问题,从题干给出的时间入手分析,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农奴制的问题,外部是克里木战争战败,中国内部当时是封建制度腐朽导致的阶段矛盾不断激化,外部是外 患不断,日本面临的内部问题是幕府统治危机,外部也同中国一样出现了民族危机。 ( 2)第二问,有关于三国从 “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是要求回答俄中日三国是如何效法西方进行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并走向近代化的。这个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回答。有关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 “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 ”的认识

41、的问题,需要从三国学习西方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上来分析解决。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俄国、中国的改革 明治维新的特点与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 、戊戌变法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 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 “危险的大国竞技场 ”,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 高危之下 60年 (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60多年前中、美两国出兵朝鲜半岛这个 “危险的大国竞技场 ”

42、的原因。( 6分) ( 2)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历史总是让人惦记, 60多年后的朝鲜半岛依然不太平静,尤其是朝鲜核危机。 2013年 2月 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世界的紧张局势。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和条件下,针对材料中 “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这个问题,请论述一下你的看法。( 9分) 答案:( 1)美国:从意识形态领域看,它仇视社会主义;从经济利益方面看,它要维护本国在东亚的利益;从全球霸权政策看,控制朝鲜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新中国政权;当时 “冷 战 ”全面开始,中国和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43、。 ( 2)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 “冷战 ”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 “冷战 ”格局之下的热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一方面,今天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转变。由 “战争与革命 ”转变为 “和平与发展 ”。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制约国际冲突等问题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历史遗留问题等又严重威胁着朝鲜半岛的和平。因此,朝鲜半岛的和平

44、道路艰难而曲折。 试题分析:( 1)第一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找到题干要求回答的内容的背景,材料中的 “60多年前中、美两国出兵朝鲜半岛这个 ”提供了答题需要的背景,然后依据这个时间背景来分析其原因。 60多年前刚好是二战刚结束的时间,这个时候是美苏两国对峙冷战时期,冷战在欧洲而热战在亚洲,朝鲜是美苏争霸的战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出兵的原因即可。 ( 2)有关于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和条件下,针对材料中 “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的问题,需要辩证的看这个问题,从战争的起因与影响还有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来入手分析。本题其实可以转化成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来分析解决,切不可只答出一个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朝鲜战争、二战后冷战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