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4073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贵州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 8月摸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 “鲁三桓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 “鲁三桓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个庶子联合控制朝政,原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 泰米

2、斯托克利是公元前 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史书记载他曾被政治放逐。 20世纪 30年代,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 191枚 ,根据字迹辨认却是由 4人刻写。这反映了 A古代雅典直接民主模式的缺陷 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公民 的合法权益 C雅典公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D在雅典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将被放逐 答案: A 试题:注意关键信息: “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 191枚 ,根据字迹辨认却是由 4人刻写 ”。结合所知识,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的有利武器,但同时这种极端的过于直接的民主往往容易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也反映出古代雅典直接民主模式的缺陷。 故选: A 考点:古代世界

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效益优先的原则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C 试题: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 ”、 “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中内容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A、 B、 D三项说法错误,其与罗马法所起实际作用并不符合。故选: C 考点:古代世界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 马的政治制度 托克维尔曾写道

4、: “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C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过度干预 D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答案: A 试题:根据材料 “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 中 .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 ”即可知当时法国的民主政治实际上对个人自由进行了束缚。 故选: A 考点:近

5、代世界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B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C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D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答案: D 试题: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史实可知,皇帝对国会的立法拥有否决权, A 项错误;联邦议会的主席由帝国宰相担任, B 项错误;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

6、监督权, C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皇帝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故选: D 考点:近代世界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 ”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 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

7、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答案: B 试题: “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 .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才是本题的题眼,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是生存与和平问题,而临时政府却继续参加一战,并且还惨遭失败。临 时政府被群众抛弃就是因为不能解决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故选: B 考点:现代世界 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 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 “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 “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 ”。 “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工

8、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答案: A 试题:解读关键信息: “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 “机器运转时缺工者 ”或工作时做其他活动者均予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B、 C、 D项在材料中均没有明确反映。故选: A 考点:现代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如果我们没有在库茨涅茨克、扎巴洛克等地建立钢铁联合体,如果我们没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车里雅宾斯克等地建拖拉机厂,我们就不可能将这些厂直接建成坦克制造厂

9、”。材料说明 A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冲破了美国的控制 B “加速发展战略 ”提升了国家军事实力 C苏联的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俄国卫国战争的胜利 答案: C 试题:提炼材料有效信息,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 “钢铁联合体 ”“拖拉机厂 ”改造成 “坦克制造厂 ”,这充分说明了由于苏联在卫国战争之前的工业化建设,为最后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西欧联合的产物, “加速发展战略 ”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1918年实行的,A、 B、 D选择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现代世界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从 “战时共产主

10、义 ”到 “斯大林模式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 “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 ”。1966 年奇想乐队 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 “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D “新经济 ”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答案: A 试题:注意材料关键限制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 “ 1966年 ”、 “英国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 “反对税收当局 ”,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这一原因的出现时由于二战后社

11、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 C项与材料中 “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 ”不相符合; D项是八十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故选: A 考点:现代世界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论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答案: C 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准确理解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问世的共同意义。 A项和 B项是进化论问世的意义, D项是经典力创立的意义。只有 C项符合题意。进化论提供了从生

12、物进化的角度观察世界,相对论从宏观宇宙的角度观察世界,量子论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爱观察世界。故选: C 考点:近代世界 近代以来世界的、文艺术 物理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恩格斯指出: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B 试题:依据材料中的 “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 令人极度失望 ”,结合所知识, 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人们对现实社会不满,憧憬美好的未来。由此产生了浪漫主义文

13、。故选: B 考点:近代世界 近代以来世界的、文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中国有 “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对法国而言,与中国建交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 A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联合国的军事、经济制裁 C实现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 答案: D 试题:注意中法正式建交的时间: “1964年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而 法国隶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因此,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成为中法建交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开创外交新局面 20世纪 80年代, 上

14、海继续使用粮票,同时也出现新发行的股票。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上海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C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D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答案: C 试题: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20世纪 80年代 ”、 “使用粮票,同时也出现新发行的股票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时期,材料表明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15、。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不对,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即水排,是在东汉时由杜诗发明,而汉武帝是在西汉时期; B不对,汉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是在明清时期发展超过民营手工业; D不对, 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选 A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的推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 “民自以

16、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可知,民间的土地买卖得到了政府的承认,政府维护土地买卖。 ABC 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地买卖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

17、C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答案: B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导致儒商相同,这说明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徽商 下表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8、 答案: C 试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说明国的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ABD史实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题 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表示: “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至进京换约,如能尽力阻止,更属妥善。 ”咸丰皇帝的这番话表明( ) A英法 “进京换约 ”的要求是不正当的 B清政府强硬的反侵略外交政策 C外国公使 “驻京 ”是危害最大的条款 D清政府受传统外交体制的束缚 答案: D 试

19、题: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表示: “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 ”。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最难接受外国公使驻京,由于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受传统外交体制的束缚,因此选择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近代外交转型 梁启超指出: “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 睡之声乃渐惊起。 ”可见,梁启超认为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 B济发展史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C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D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答案: A 试题: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直待台湾既割

20、”、 “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而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导致 “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 ”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据此判断,材料中梁启超认为是由于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 B、 C、 D选择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 1897 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C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

21、D 试题:本题考查生阅读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据题干中提到的西人 “光明磊落 ”, “乐而不淫 ”等信息可知,反映了国内开明人士对西方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的羡慕与认同,因此 D 项符合材 料。 A 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B 项材料表述有误;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评论, C项表述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 ”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D实际是

22、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答案: B 试题: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 ”,而传统格局 则是人们没有合适的途径来探求真相。据此判断,材料认为近代报刊则满足了民众探求 真相了解信息的需要。 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变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B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纠正右倾错误路线 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答案: D 试题:解读提炼材料关键信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 “民族矛盾加剧 ”,反映的是随着日本侵

23、华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面对这一国情,中国共产党进行的调整就是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项 D项是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 B项是在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确立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国共的十年对峙 据统治,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 1:9当时人民提出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 A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 B解放区基本实现 “耕者有其田 ”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答案: B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材

24、料的理解能力。据材料判断,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 1: 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景,最根本的原因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实现 “耕者有其田 ”的鼓舞。 考点: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解放战争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

25、战争。 6月 27日,杜鲁门宣称: “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 ”,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 “防务岛屿链 ”。进入 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 “岛链 ”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 “深入到这

26、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 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岛链 ”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8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 7分) 答案: )背景 :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推及东亚地区。 (2分 ) 目的 :制约苏联和中国等

27、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美国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两极格局结束后,主要是制约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发展 .维护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 (6 分 ) (2)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意识形态分裂 ;将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世界观渗透到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通群众中 .让他们成为西方价值观的代言人,进行 “和平演变 ”。 (5分 ) 结果 :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2分 ) 试题:( 1)美国 “岛链 ”战略形成的背景可从材料中美国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概括分析得出: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推及东亚地区。其目的主要从冷战时期和冷战之后两个阶段结合材料信息概括得出。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28、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 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 2)美国采取了的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可结合材料中 “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奖 ”、 “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 ”、 “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 ”等信息概括归纳,产生的结果主要结合苏联解体的原因等相关史实概括得出。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考点:现代世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苏争霸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9、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 “ 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 ”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制衡。 2013年 10月 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哲时关门。其实,两党的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民主党则坚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和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规定 :“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支出预算案 的支持方才有效 ”。自 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临时关

30、门过 18次,最少的 1天,最多的达 21天。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 “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 五权分立 。 ”政府的五项治权要受国民的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制约。这种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完美结合的宪法才是理想的宪法。 孙中山还认为: “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 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 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故余自六年至今,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 ” ( 1)根据材料并结

31、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制宪者们设计的 “有衡 ”政治制度的内容。简述孙中山对中国建立民主政府的认识。( 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拥护临时约法的原因。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你如何评价美国屡次关门事件。( 7分) 答案: (1)内容 :立法权 :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 “违宪 ”名义废止已通过的 法律。行政权 :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幼权 ;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等。司法权 :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等。 (任答 2点, 4分 ) 认识 :孙中山认为新的政治制度应在西方资本主

32、义国家通行的 “三权分立 ”的基础上,增加监察权、考试权;政府的权力应受国民的四项政权的制约。 (4分 ) (2)原因 :临时约法是民国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 ;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当时没有更好的宪法。 (任答 2点 .4分 ) 评价 :资本支配政治 ;两党相争只顾党派利益 .不顾民众利益 ;权力制衡一定程度避免了政府 官员贪腐。 (3分 ) 试题:( 1)依据材料中的 “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 “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制衡 ”,并结合美国总统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相关史实,概括美国制宪者们设计的 “有衡 ”政治制度的内容。提炼材料中孙中山认为 “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完美结合的宪法才是理想的宪法 ”

33、的关键信息,回答孙中山对中国建立民主政府的认识。 ( 2)提炼材料中 “南北统一之条件 ”、 “ 民国所由构成 ”、 “俾国本不因以摇撼 ”等信息,据此说明孙中山拥护临时约法的原因。结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基本精神和对材料中 “有衡 ”理解,评价美国屡次关门事件。解答本题的 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考点:近代世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临时约法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 它给封建

34、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 选修 1 材料二 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 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

35、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 选修 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 (7分 ) 答案: (1)16世纪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 .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 ;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 ;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

36、进步 ,必须进行宗教改革。 (8分 ) (2)作用 :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问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7分 ) 试题:( 1)依据材料中的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 ”、 “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 ”、 “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 “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 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概括分析宗教改革

37、的必要性。 ( 2)欧洲大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需要完整解读材料二的有效信息,从欧洲大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有利于形成宗教改革理论、改变了神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等角度概括归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考点:近代世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欧洲宗教改革 (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分成 两个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 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 1919年 5月 4日

38、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 新文化运动时一次文化启蒙。 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 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也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37年 5月,纪念 “五四 ”运动十八周年前后,新启蒙运动进 入高潮。许多知识分子著文强调此次运动是对 “五四 ”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 “五四 ”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 当时张申府在什么是新启蒙运动一文中强调: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

39、。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 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 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 “打到孔家店 ”、 “德赛二先生 ”。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就今日而言,我认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

40、转语。就是: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 (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 “五四运动 ”的相关观点。( 2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新启蒙运动中张申府提出 “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这一口号 的原因。( 4分) ( 3)与五四前期相比,材料二的 “新启蒙运动 ”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启蒙运动的认识。( 7分) 答案: )观点 :五四运动前期是文化启蒙运动 .后期是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 (2分 ) (2)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41、反对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成为当时的第一要务。 (4分 ) (3)变化 :由强调思想解放发展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 (4分 )认识 :新文化运动中 .具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彻 底批判中国传统旧思想和旧文化,用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在近代中国具有启萦的特性。新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促进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科学与民主是中性认知,如何普及与利用是深远的历史命题。虽然张申府已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与通 ”的普世价值 .但是新启蒙运动仍然忽视甚至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漠视一战的爆发与西方文化过于强调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导致新启豢运

42、动有走向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倾向。 (3分 ) 试题:( 1)根据材料 “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 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二部分是 1919年 5月 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 .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 .”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 “五四运动 ”的相关观点。 ( 2)注意新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 “1937年 5月 ”,正值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民族危机严重,并提炼材料关键信息 “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 ”,据此分析提出 “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这一口号的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

43、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 历史问题。 ( 3)综合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概括 “新启蒙运动 ”的特点发生的变化。并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辨证认识新启蒙运动 ”。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棉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当时洋务派所说的 “机器矿路 ”。 “机 ”主

44、要指兵器,“船 ”主要指战船, “矿 ”主要指煤矿, “路 ”指铁路。为了制造 “机 ”、 “船 ”,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董志凯从 “机船矿路 ”到 “瓶颈产业 ” 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二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 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 l)根据

45、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及其早期的发展特点。( 4分) (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8分) 答案: 试题:( 1)解读材料信息: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 ”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从 “工业革命的扩展 ;鸦片战争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兴起 ”等角度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解读材料信息: “洋务派所说的 机器矿路 ”,归纳近代工业早期的发展特点。 ( 2)准确解读材料中 “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据此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

46、个方面辨证完整的分析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 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 ”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陶涛关于 “中央集权制 ”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

47、拔人才,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1644年 4月 25日,明代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 1649年 1月 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有学者把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2分) ( 2)材料二中的 “两种制度 ”分别指什么 为什么说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 (6分 ) (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 “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 4分) 答案: )特点 :权力集 中于中央 (或皇帝总揽全国大权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2分 ) (2)制度 :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分 ) 原因 :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为历朝沿用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以保皇权独尊,此后历朝基本沿用这种制度。 (4分 ) (3)西方的崛起和东方的没落加快 ;中国封建王朝进入末期,统治者不断加强君权维护统治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