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4076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 “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里的山区、平原、海滨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发达,而滨海地区工商业发达,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的政治诉求不同,故 C项正确;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工商业者主张

2、 “中间性的混合制 ”,其主张并非最为激进,题干信息中充分表达了各地公民的政治诉求,故 ABD三项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阿里属于封建统治者,与中国洋务运动一样,都只是学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变革原有的封建政治体制,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阿里改革的内容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

3、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就使原有的上层建筑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故 C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

4、,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强调的是兴办近代工业,故 D项正确; ABC 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措施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出自于 A日美修好友好条约 B明治天皇讨幕密旨 C明治政府五条誓文 D废藩置县诏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

5、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出了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的要求,结合所学可知,这属于明治政府五条誓文的内容,故 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 “尊攘派 ”,他们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日本的 “尊攘派 ”后来转化为明治维新志士,而中国的义和团最后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的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B日本明治政府支持改

6、革,而清政府一直对义和团大肆镇压 C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而中国的义和团却孤军奋战 D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 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剿、抚、剿的过程,故 B项错误;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也十分弱小,中下级武士是倒幕运动的领导,故C项错误;义和团是农民运动,与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没有关联,故 D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治维新以前。幕府的反动本质日益暴露,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并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故 A项正确。 考点

7、: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尊攘派 ”与义和团的比较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治维新既引进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也保留了日 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说明当时的日

8、本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故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特点 在 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 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用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样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可以看出,这符合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故 D项正

9、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文明开化 1874年,日本人将 science翻译成 “科学 ”,后于 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日本 1874年 ”“1915年引入中国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1874年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1915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B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措施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

10、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戊戌变法运动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故 A项正确;由于戊戌变法得很多措施没能真正实施,故 BC项错误;戊戌变法主要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 D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意义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 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

11、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A是吴三桂降清, B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是曾国藩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故排除;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 ”指的是戊戌六君子,故 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 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 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

12、们的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维新变法的一些政策在某些地方得到落实,推动了该地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故 A项正确;戊戌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不是所有法令得到广泛落实,故 B项错误; C项明显错误;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的意义 穆罕默德 阿里对土地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B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C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阿里属于封建统治者,代表着地主

13、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故 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 ABD项都属于阿里对土地改革的措施,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土地改革 下列有关 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故答案:为 D项。宗教改革运动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 A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王权高于教权,因此得到

14、了世俗贵族的支持,故 B项错误;宗教改革仍主张宗教信仰,故 C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 ,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梭伦改革中,建立了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力也就越多,因此 D项正确, ABC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财产等级制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C不同等

15、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建立了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力也就越多,虽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但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原因在于财产等级制实际上是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故项正确; BC项是不平等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题干中的雅典公民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奴隶主,因此项不是造成题干现象的原因,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财产等级制 战国策记载: (公元前 338年 )孝公死,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

16、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 “人说惠王 ”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 A没落贵族的利益 B立功将士的利益 C新兴地主的利益 D富裕农民的利益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 “人说惠王 ”中信息可以看出,这里的 “人 ”是仇视商鞅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这里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没落贵族的利益,故项正确; BCD三项都从商鞅变法中获利,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17、,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移风易俗 B富国强兵 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重农抑商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 住题干要求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县制,其长官由君主任免,向君主负责,这就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C项正确; ABD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措施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

18、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客栈主人严格贯彻遵守商鞅之法,这实际上说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故 A 项正确;BC项与故事的主题信息不符,排除; D项明显错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影响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出现

19、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带个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孝文帝的改革又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因此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故 C项正确; A项是改革的背景, BD项是改革的影响,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影响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 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20、 ”的信息可以看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实质就是农业化过程,故 B项正确; A项是社会发展角度, D项是民族融合的角度,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安石变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积贫积弱的状况,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中心,市易发、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其理财的措施,因此 C项正确。 A是方田均税法, B是青苗法, D是免役法,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

21、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 “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的信息可以看出,这符合市易法的特定,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市易法 2012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495周年。当年马丁 路德在 “九十五条论纲 ”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

22、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实际上是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 B项正确。宗教改革后仍信仰宗教和上帝,故 AC项错误;项中 “实现了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 的过程中

23、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宗教改革否定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王权高于教权,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 符合史实,故答案:为 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意义 简答题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

24、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中,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 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摘编自亚当 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贡德 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指出:直到 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

25、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 (当时的世界货币 )的一半吸引了去。 评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 (12分 )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观点一: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 (12分 ) 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

26、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 (12分 )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题型,首先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从 材料一中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的信息可概括出观点是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从材料二中 “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的信息可概括出观点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任意选择以上两个观点中的一个展开论证即可,如果选择材料一中的观点,可从材料一中 “实行闭关锁国、行业垄断、封建法律制度 ”的角度来论证,再结合所学可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来说明;如果选择材料二中

27、的观点,可从材料二中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以及明清时期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成就来论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明 清经济的发展 综合题 ( 23分)浏览旧报纸和网络资源是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阅读 1921 年申报和 2009 年 “凤凰网 ”资讯频道中洋务运动专刊的节选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3年 3月 24日 申报 李鸿章被称为 “国家柱石 ”知识分子寄予厚望 1873年 3月 6日申报新造轮船往来大沽天津 不知普通民众可享现代化 1873年 1月 16日申报 招商局开局 现在招商银行属旗下 1875年 2月 13日万国公报 大沽炮台演炮伤人 军医督造

28、强人所难 1874年 12月 26日万国公报 李鸿章开办磁州矿 破坏风 水被终止 1872年 11月 28日申报 营业铁路开通 妓馆姨娘争尝鲜 1894年 8月万国公报 西人为中国出谋划策 介绍如何发展股份制 1872年 11月 26日申报 澳洲建博物馆 国人羡慕嫉妒恨 1875年 2月 27日万国公报 同文馆学生待遇好 落魄文人骂名学西学 凤凰资讯 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既然意味着由封闭到开放的变革,它就包含着新的交易与发展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信奉 “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观念的。洋务运动对观念意识的冲击与变革,首先便表现在变易观念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 中外关系都发

29、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面临着一场亘古未有的 “大变局 ”,这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的共识,所谓: “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薛福成庸庵文外编)他们认为,中国历史自开辟以来,经历了由 “鸿荒之天下,一变为文明之天下 ”,再由 “封建之天下,一变为郡县之天下 ”,而此时,又由 “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 ”,而这最新的变化,是数千年来的大变局(薛福成庸庵文外编), “盖天运使然 ”,在这一大变局中,洋人的 “船坚炮利 ”“争夺奇巧 ”,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洋务派主张因时变通,采 取顺应世变的办法,他们认为,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中国不能闭门不纳

30、,束手而不向 ”(曾纪泽遗集,日记)。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各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和制铁所 大久保归国后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 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校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31、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 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 1)根据材料一提取申报、 “凤凰资讯 ”网中有关洋务 运动的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3分) (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 10分) 答案:( 1)信息 1:李鸿章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2分) 说明:他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具

32、有改革思想,受到当时开明知识分子的尊重;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分) 信息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分) 说明: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企业制度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新式学堂的创办推动了教育近代化;近代海军的建立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2分) 信息 3: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大,发展艰难。( 2分) 说明:技术水平落后,造成事故;工厂开办与旧风俗习惯相冲突;引进西学教育,引起责难。( 3分)(其它,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 2)( 6分)基本情况: 开展广泛的考察活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向不同的国家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吸收其成果,领

33、域比较广泛;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对其科学技术成果加以借鉴或直接引进; 思想文化 领域保持了自身的特点。( 6分) 重要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为对外侵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属于信息说明类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提取的信息符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首先从材料一中提取出有洋务运动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即可,从 “李鸿章办招商局 ”“开办磁州矿 ”“铁路 ”等可得出李鸿章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贡献;然后可从李鸿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角度来说明;再从 “李鸿章开办磁州矿 破坏风水被终止 ”“ 同文馆学生待遇

34、好 落魄文 人骂名学西学 ”可得出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大,发展艰难,再从工厂开办与旧风俗习惯相冲突的角度来说明即可。 ( 2)第一小问基本情况从材料二中 “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各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和制铁所 ”可得出开展广泛的考察活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材料三中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校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可得出向不同的国家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吸收其成 果,领域比较广泛;从 “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 187

35、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可得出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对其科学技术成果加以借鉴或直接引进;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自身的特点。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材料二三中的信息,联系所学可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对外扩张奠定基础的角度来归纳。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措施 选修 I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分) 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 “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 ;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

36、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 马丁 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 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 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 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 “公开书 ”销售这么大? ( 7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37、”?推动 “点燃了整片森林 ”的力量还有哪些?( 8分) 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 4分)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3分 ) (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5分) 力量:国王、 贵族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3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主张从材料一中 “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 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的信息可概括出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宗教改革的原因以及印刷术的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可得出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 2)第一小问中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实际上指的是马丁路德引发的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即可;第二 小问力量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教改革的参与者来分析,可得出国王、贵族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