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山东淄博市沂源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安徽无为县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 “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 ”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道家思想。依据所学可知,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故提出 “无为而治 ”的主张。这与材料 “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 ”相吻合。所以应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孔子与老子 老子的思想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突出捍卫了
2、 A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B人的自由权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权 D人的平等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依据所学,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体现的本人的自由权;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体现的是别人的自由权,这都是上天赋予的自由,别人不能干涉。分析选项, A是孟德斯鸠的主张; B符合题意; C是卢梭的主张; 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B。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启蒙运动 主张 有西方思想家认为: “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
3、信仰 ” 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 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依据所学,启蒙运动崇尚理性,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分析选项, A、 B、 D都体现的是专制独裁,明显与题意不符。 C项符合启蒙思想,故不会受到批判。 所以应选 C。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启蒙运动 主张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牛顿能 “吸引了世界 ”是由于 A发明电灯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相对论 D改良蒸汽机 答
4、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成就。依据所学,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爱迪生发明的,故排除; B是牛顿的成就,符合题意; C是爱因斯坦的成就,故排除; D是瓦特的成就,也不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牛顿的成就 1844年,达尔文给一位朋友写信: “上帝不让我相信拉马克的一个 进步的趋向 、 源于动物的缓慢的意欲的适应 之类的废话。但是,我得出的结论并非全然不同于他的结论,只是更换的方法完全不同于他的。 ”这里 “更换的方法 ”应该是指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C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依据所学,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被后人归纳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的观点。拉马克早就提出了 “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的观点; A、 C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D。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达尔文的进化论 内燃机发明的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 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 “潘多拉盒子 ”。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的含义是指 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
6、染环境 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等新能源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汽车、飞机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能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并造成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不合题意,故排除含有第 项的选项。所以应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成就与影响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
7、人拜伦笔下的 “拜伦式英雄 ”。这些 “拜伦式英雄 ”的出现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梦幻理想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电气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依据所学,拜伦是 19世纪初期英国的著名诗人,其著作风格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故 C 项符合题意。 A、B与题意不符; D项属于批判现实 主义风格。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辉煌灿烂的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印象派 ”画风的 “印象 ”,其突出特征是 A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B印象深刻的方可入画 C保持描绘对象逼真 D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
8、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美术成就。依据所学,印象画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注重的是人的感受。故 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美术的辉煌 印象画派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 “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D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思潮。材料 “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体现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依据所学,它
9、们分别是指 19世纪 60-90年代发起洋务运动的洋务派、 19世纪 90年代发起维新运动的维新派、 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故 A、 B、 D三项 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C。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从西学东渐到三民主义 演进历程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据此推断,陈独秀当时大力弘扬的是 A维新变法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民主科学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材
10、料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其次为政治,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表明近代中国人探索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历程,而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大张旗鼓地宣扬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所以应选 C。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新文化运动 内容 1920年 8月,上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堪称 “红色中华第一书 ”,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 9月重版。至 1926年 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 17版。这表明当 时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
11、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错误,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所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B表述过于绝对,不合史实;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故 D符合题意。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概况 胡适在 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 ”的救国思潮分别是 A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社会主义 C维
12、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 D维新思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依据所学,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的刊物;民报是宣传三民主义的刊物;新青年宣传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分析选项, 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 考点:近现 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代社会思潮的沿革 概况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13、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精神。结合所学,题干中的四场运动都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使人类树立了自立、自觉、自信的意识。故 A符合题意。 B不符合文艺复兴运动; C不符合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 D项只是符合启蒙运动的作用。所以应选 A。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等 共同作用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A普罗塔哥拉 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加尔文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 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 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
14、要考查西方人文思想。依据所学可知, A 是苏格拉底的 主张,故排除 A; B是莎士比亚的主张,故 B亦不合题意; C是卢梭的主张,故排除C; D项搭配正确,所以应选 D。所以应选 D。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 主张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 严而少恩 。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法家思想。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故人们指责法家 “刻薄寡恩 ”。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5、法家的思想 “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落后性 B生产力的发展 C士人阶层的出现 D统治者的鼓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百家争鸣 ”的背景。依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有与之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和为自己服务的思想文化。故出 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分析选项,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背景 钱穆认为, “
16、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 ”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新儒学。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很多儒生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故出现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 飞黄腾达。由此而形成所谓的士人政府。分析选项, A 项材料没有体现; B 项是汉初,也与题意不合; C项符合题意; D项是宋明理学阶段出现的现象,
17、故排除。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新儒学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 “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 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 ”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依据所学可知,北宋的时候,毕 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材料 “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 ”反映的就是这种印刷术,即活字印刷术。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活字印刷术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
18、与芳芷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的诗歌 A反映了西周上层官僚贵 族的生活 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句,如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 “畦留夷与揭车兮 ”等句式,体现这种体裁的灵活,易于感情的表达。依据所学,这正是屈原楚辞的特点,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文学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
19、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西方的人文思想。结合所学,材料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是对神的否定;而材料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是对人类自己的反思。分析选项, 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普罗塔哥拉的思想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 “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
20、于智慧。 ”该思想家 A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西方人文思想。依据所学,古代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美德即知识 ”,这一主张与题干材料 “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相一致。分析选项, A是智者学派的主张,忽视了人的道德; B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 D也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B。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苏格拉底的思想 梁启超说: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
21、沛乎莫能御 ”。对 梁启超的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依据所学并结合材料可知, “古学复兴 ”即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分析选项, A符合题意; B时间、内容上都不符; C题干没有涉及; D是 16世纪的事情。所以应选 A。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文艺复兴 影响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 但是,人们
22、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 A罗马法出现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材料 “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 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表明人类已经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开始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依据 所学,这种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故 B符合题意。 A项与题意不符; C、 D两项时间晚于文艺复兴运动。故应选 B。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文艺
23、复兴 影响 1517年,传教士马丁 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挑战教会的权威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D宣扬国家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宗教改革。依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并不否认上帝,而是在信仰上帝中,否定的只是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由和主体作用。故 A项符合题意; B、 C两项说法与宗教改革内容不符; D项题干材料并为体现。所以应选 A。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宗教改革 内容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
24、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 “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 “献上一大块 肥膏 ,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旨在 A提出以 “人的学问 ”代替 “神的学问 ”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 “灵魂获救 ”的骗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依据所学可知, A是彼特拉克的主张; B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潮; D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故都与题意不符;被判火刑的财主因贿赂教会而得以释放,讽刺的是教会的腐败,故 C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25、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文艺复兴 内容 综合题 文化成就是对社会现实不同层面的写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 材料一 ( 1)图中文字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2分 ) 材料二 北宋末、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爱国情怀随着时局的演变愈来愈激切。靖康之变后,知识者发出的悲愤之声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学的主基调,也是汉、唐文学没有的现象。 凤凰网历史综合理学为南宋凝聚人心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性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朱熹、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人中任举两例说明这一 “主基调 ”和时局的关系。 (4分 ) 材料三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
26、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 此种思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 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小说所体现的文学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小说呈 现这一风格的原因。( 10分) 答案:( 1)由分裂割据走向大一统。( 2分) ( 2)宋朝边患叠起、弊政丛生,朱熹强调重品德、气节、自律,士以天下为己任。宋朝
27、国运式微、山河破碎,辛弃疾的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悲壮的个性风格;李清照的词则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和低迷感伤。( 4分,举两例即可) ( 3)文学风格: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2分) 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当时宗教影响。( 8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代大一统的认识。回答时,首先要 分析材料:六国文字最终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反映的是秦朝大一统的历史史实。再结合这一时期的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综合分析回答。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文学与政治局势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分析。回答时,首先确定分析的对象,
28、然后联系所学,梳理相关人物的主要活动或成就,再结合宋代政治格局的特点,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学成就的掌握及原因的分析。对于前一小问,要首先明确这一时期的成就有哪些,结合所学,概括其风格。对于后一小问,要联系这一时期政治特点、经济发展、阶级 关系的变化等综合分析归纳。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 诗歌与小说 宋词、明清小说 文化融合是指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带有明显的西学东渐色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
29、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 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 “西化 ”与 “化西 ”的不同。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 “三种层次 ”的?( 6分) ( 2)依据材料,分析导致近代中国 “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 西化 与 化西 的不同 ”的原因有哪些?( 8分) 答案:(
30、 1) 19 世纪 60 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为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主要是吸收西学中的物质层面(器物救国);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拯救民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制度层面(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社会现实落差太大,为实现真正共和,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方精神层次的文化。( 6分) ( 2)从材料中提炼出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并能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 如: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接受异质文化会经历一个排斥和选择的过程;文化交流总是会促进交流双方淘汰各自假恶丑的部分;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
31、,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西化)到理性 (化西 )过程;近代东西不同文 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近代化历程(或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任意四点,有相近意思即可酌情给分, 8 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及内容的分析与掌握。首先要结合材料及所学,明确向西方学习的三种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然后再结合着三个层次的具体事件及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如材料 “ 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 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 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 ” 。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与内容特点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相关学科的内 容
32、,如政治学科关于人的认识问题的分析,再结合相关的历史内容,如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及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归纳总结。 考点:近现代中国先进的思想 从师夷长技到新文化运动 历程、内容、特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影响的产物。同时,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在这样矛盾 重重、风雷激荡的时代,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
33、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他们把传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6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儒学出现 “新发展 ”的原因。( 3分)(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 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 “自强 ”运动。 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应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这一 “
34、自强 ”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也有人总结这场 “自强 ”运动失败的原因为 “布新而不除旧 ”。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改革者 ”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 “自强 ”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8分) 材料三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 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 3)实现这次转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分) 答案:( 1)表现 :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学以致用。 (6分 )原因 :商品
35、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尖锐。(任答三点, 3分 ) ( 2)主张 :中体西用。( 2分)学习西方技术 ,维护传统儒家的纲常礼教。 (2分 ) 地位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文化教育、近代思想和军队建设的近代化进程。( 4分 ) (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重新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实行改革开放。(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新变化及原因的分析与掌握。回答 “变化的表现 ”,主要依靠材料 “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反映
36、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 “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材料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 反映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分析原因是主要结合材料 “明清之际的中国经 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 ”归纳总结。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及内容的分析与掌握。依据材料“ 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应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及所学归纳总结 “主张 ”。对于 “地位 ”主要结合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其结果分析回答。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思想的变化及影响的掌握。结合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可知历史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联系全会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及所学分析回答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表现及原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西学东渐 中体西用;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