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4091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们对国库的认识是人的一种意识,无论这种认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故 B符合题意。人们对国库的认识没有上升到意识决定物质的唯意志主义,故排除 A;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 C说法错误;对国库的认识是片面

2、的,但没有脱离客观存在,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下图是国家标准委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以 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由此图可知(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对量变的替代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只要有量的积累就必然产生质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说法明显错误,首先排除;事物的发展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发生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说法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 十八大报告用不小的篇幅指出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工作中的不足。十八大代表在讨论中表示,面对这些挑战的考验,我们必须攻坚克难,积极应对。从辩证法角 度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从辩证法角度认识材料,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是唯物论道理,与题干原理范围不符,排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4、,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表述错误;面对这些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攻坚克难,积极应对, 说法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坚 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紧迫形势下,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新能源汽车已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

5、认识事物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能源安全、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暖等有着密切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说法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是普遍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堵车问题不是一夜形成的,解决堵车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类似问题,看看各国给城市服下怎样的治堵 “降压药 ”。各国城市的 “降压药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 ) 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

6、系,结合民生需要和具体实际制定治堵方案 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规划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国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 “治堵 ”方法也各不相同, 符合题意;“治堵 ”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明天, 正确; “治堵 ”是个综合工程,涉及道路规划、公交、地铁、私家车等方面,必须树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堵车问题, 正确。 是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属于政治生活道理,不是哲学启示,排除。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过去人们普

7、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人的认识的 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真理不断发展,但新的真理不是对原有真理的否定和推翻, 说法错误;正确的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说法错误;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8、性,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对健康的认识就体现了这点, 说法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 追求和发展真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 ”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阐述,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们进

9、行理论创新的基础、根本途径,表明社会实践推动了科学理论的发展。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说法正确; 本身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本身说法错误,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 在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 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以为是他们拧的方向不对,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这时,测试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这

10、个事例说明( ) 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 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 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 说法不准确;题干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 错误;打开瓶盖的做法需 要打破惯性思维,寻找新思路,采取新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符合题意。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 国斯坦福大学宣布,他们用金属镝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双极量子费米子气体。研究人员认为,该费米子气体兼具晶体和超流液二者看似矛盾的特征,是一种全新的量子物质形态。这一事实说明( )

11、A人们可以改变物质并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 B科技的发展使物质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物质的根本属性 D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答案: D 试题分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科技的发展不会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B说法错误;人们不能改变物质,改变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A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会改变物质的根本属性, C说法错误;全新的量子物质形态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形态的结果, D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是客观的。 成了当今社会一大毒瘤,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如果染上毒瘾就很难戒除,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

12、永远不要做第一次尝试。这是因为( ) A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B量变必然导致质变的 发生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错误的意识将决定错误的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质变, B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不会起决定作用, D说法错误;染上毒瘾很难戒除,要防患于未然,永远不要做第一次尝试, C 说法正确; A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我国有 “小儿辩日 ”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

13、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小儿的观点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他们的认识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即停留在 “大 ”“小 ”“热 ”“凉 ”等感性认识上,因而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告诉我们应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故 B项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说法错误; 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后,各家媒体对这位曾经的 “铁娘子 ”的评价可谓 “毁誉参半 ”。从哲学上看,正确评价撒切尔夫人,我们应该坚持原则(

14、) 历史的、实事求是 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因此题肢 正确;同时要形成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因此题肢 正确;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宋代哲学家朱熹在一首题为 “泛舟 ”的小诗里这样写道: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的哲学寓意是( )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

15、相反方向转化 D促进 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 说法正确;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A说法错误;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说法错误; 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列观点与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所体现的认识论观点相同的是(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6、蕴含的道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与题干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 “空谈误国 ”之说。 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 “空谈误国 ”的清醒之外,更强调 “实干兴邦 ”。从哲学角度看, “空谈 ”之所以 “误国 ”是因为 ( ) 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谈误国

17、,实干兴邦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其实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符合题意;同时实干兴邦也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反对空谈,纸上谈兵,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莫言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 “逃离 ”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属于文化生活道理,与哲学道理不符,排除;题干说的是哲学启示, B观点错误,摆脱已有观念不科

18、学,应该是摆脱陈旧过时的观念;题干说莫言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 “逃离 ”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启示我们要用创新意识,故 C符合题意, D观点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 “空白效应 ”体现的哲理是( ) 一分为二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白与着墨处是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一幅画中适当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 说法正确

19、;题中涉及的是矛盾双方,而不是主次矛盾, 排除;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排除。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央视在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 “幸福是什么? ”面对记者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 ”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 )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共性, 说法错误;虽然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不

20、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是强调大家的共同感受,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与题意不符;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 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_。( ) A不可知论 机械唯物主义 B诡辩论 二元论 C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

21、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D正确; 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美国华盛顿儿科医学中心 2013年 6月利用 3D打印技术,用 “塑料 ”打印出了一颗人类的心脏,并使这颗心脏能像正常人类心脏那样跳动, 3D打印技术的神奇不得不让人感叹。这说明( ) A科技发展不断改变着事物的固有属性 B科技进步提高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科技发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D科技发展使电脑具有创造物质的功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 3D打印技术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发展的表现, 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颗人类的心脏,并能使这颗心脏像正常人类心脏那样跳动,

22、这一技术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C说法正确; ABD说法错误,没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 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 答案: A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和消灭规律, D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 错误;人们根据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生产

23、反季节蔬菜,这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道路决定命运 ”“旗帜引领方向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道路、举旗帜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 “道德 ”“旗帜 ”都指的是意识,走道路、举旗帜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说法正确。 的说法错误,因为

24、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的说法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意识的。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喝上干净水是我国干旱地区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我国开展 10多年来的援建 “母亲水窖 ”活动是将雨水集到水窖储存,配备专用的雨水净化器,让干旱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 “母亲水窖 ”的创意( ) A源自人们的科学想像和思维创新 B说明实践的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 C说明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D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因此 “母亲水窖 ”的创意不能说源自想象和思维创新,选

25、项 A说法错误,排除;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选项B 说法错误,故排除;选项 C说法错误,应该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母亲水窖 ”的创意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014年 4月 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将于 2015年 1月 1日起施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修订的依据是( )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这个

26、限定条件,我们可以排除 C和 D,因为 C是认识论知识, D是唯物辩证法知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 A正确; B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从四川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再到2014年 8月 3日的云南鲁甸地震,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雅安地震发生后,网上一条 18岁学生提前 3天预测地震的消息引起争议。对此,有专家表示: “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 3天预测出来,那是绝不可能的,只能是凑巧 ” 该专

27、家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 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正确的,他做到了从 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 B C D 【小题 2】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 “十二五 ”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

28、到预测地震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能正确改造规律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小题 3】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

29、确认识存在,该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是凑巧,这一说法否定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否认了人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发现规律,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该题选 D。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是反向式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选项 B中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该 B说法错误,当选。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为因果式选择题,选出来的题肢必须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选项 D准确解释了题干的原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故选项 C错误, 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因为哲

30、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规律是客观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说明( )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 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说明地壳运动从未停止,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说法正确;地壳运动有自己的固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说法正确; 是不可知论,排除; 说法错误,与地震频繁发生没有直接关系。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的特点、规律是客观的。

31、 下列名言古语蕴含的哲理与下面漫画打肿脸的胖子寓意一致的是( ) A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B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C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答案: B 试题分析:漫画打肿脸的胖子忽视了物质决定意识, B画地做饼,也是忽视物质决定性的表现,二者相符合。 A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自然界的灾异,不足畏惧,对流言蜚语无需顾忌。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CD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与漫画蕴含的道理是相反的。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

32、则认为,儒学必将在 “反本开新 ”中重振辉煌。对 “反本开新 ”的正确理解是( )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反本 ”是 “开新 ”的基础 “反本开新 ”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反本 ”就是否定过去, “开新 ”就是肯定现在 “反本开新 ”的实质是 “扬弃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反本开新 ”强调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见把握了联系的环节,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反本开新 ”是坚持辩证的 否定观,其实质是 “扬弃 ”, 说法正确; “反本 ”和 “开新 ”不是相互独立、割裂的,而是既保留又克服, 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根

33、本途径, 说法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 公开 “三公 ”经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目的是 “为民 ”、 “福民 ”。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 “治民 ”、 “驭民 ”;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过 程可以看出( ) 思维创新就是 “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

34、动力的说法错误,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说法错误。 “思维创新就是 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错误的,因此排除 。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 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部分统帅整体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整体统帅部分, 颠倒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明显错误;酒

35、与污水定律不是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与题意无关;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不会改变一桶污水,体现了整体统帅部分;但一匙污水倒入一桶酒中,会改变一桶酒的性质,体现了关键部分性质及功能的变化会改变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正确且符合题意。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 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 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

36、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 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真理就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正确的认识,真理中不可能包含谬误的成分,题肢 说法错误,故排除;题肢 “任何 ”说法太绝对,故排除;题肢 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真理的知识。 漫画忆往昔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 A历史和现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B

37、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别人总是比认识自己困难 D代沟是客观存在、不可弥合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漫画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人的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故选项 B正确且符合题意。选项 ACD本身说法都错误,不可逾越的、不可弥合,用来表述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是错误的,且这三个选项都不是哲学道理,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38、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推测未来,具有主动创造性, 项错误; 项正确,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 项本身错误,认识的深化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项正确,原理的发展改变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故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综合题 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 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

39、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表为党的十二大以来对市场地位认识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历程及其作用体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人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 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市场地位 的深化认识是更加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 (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 动对市场地位的认识的深化。 ( 5)认

40、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和深化,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是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对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和深化,有利于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需要不断探索,稳中求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相应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2013年 3月 10日提交

41、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出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同步进行的 “组合拳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的第七次机构改革。 2013年 3月 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 “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 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 ” 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2分) 答案:( 1)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体现了这一点。( 3分) (

42、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会很痛,但不能止步不前体现了这一点。( 3分) (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改革是革命,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 ( 4)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改 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体现了这一点。( 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从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等角度具体分析。要把错装的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革会很痛,但不能止步不前,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43、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发展是有规律的。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8分)中国动漫曾经 “风光无限 ”。上世纪 40年代,上海万氏 兄弟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 l961 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人物、动作、画面特效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大量奖项。如今却 “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50年 ”。 目前我国有大约一万家动漫公司,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从事这个行业,四年制大学中超过 l300所设有动漫及相关专业, 2011年的国产动画片制作达到 26万分钟。 “量上去了,但质却差得很远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漫画、新

44、媒体动漫、动漫衍生品行业相对薄弱,上下游行业之间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仍处于各自为战 、一盘散沙的状态,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我国动漫企业 90%是小、散、弱、差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专业分散、研发能力弱、竞争能力差。 “我们的产品自主品牌少,专有动漫技术更少,在动漫产业链中只能处于低水平劳动的低端。 ”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创新对动漫的意义。( 8) 答案:( 1)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与革命批判精神,创新有利于实现动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3分) ( 2)创新能够推动新的动漫产品,繁荣动漫产业,提升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分) ( 3)创新会引起动漫制作的思维方式与水平的变化,带来 我国动漫文化的繁荣。( 2分) 试题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该题要求回答创新的作用,并且要结合材料内容,从创新对动漫的意义上具体分析。创新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深刻理解每一要点,结合动漫的发展浅析创新的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