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书 董仲舒传中有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以教化为大务 ”; “正法度之宜 ”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 “春秋大一统 ” 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 “三教合一 ” 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道 ”之大原出于天指的是道家的思想,而正 “法 ”度之宜指的是法家的思想,所以由此即可知董仲舒的思想的确是糅合了多学派思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中国传统
2、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20世纪 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 革命必须 A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B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C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此时主张中国的的革命以俄为师,而俄国的革命就是典型的以 “群众 ”为基础的革命,所以孙
3、中山在这里强调就是中国革命必须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以俄为师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注意到是考查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 “国家学说 ”的丰富和发展, “国家学说 ”才是关键的字眼,而符合 “国家学说 ”的只有论人民民主专政
4、,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论人民民主专政 2010年 7月 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 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 “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 ”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 “右派 ”。 “批判钱伟长 ”在当时违背了 A “百花齐放 ”方针 B “百家争鸣 ”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
5、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百花齐放 ”方针是适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 “百家争鸣 ”方针是适用于学术领域,而材料反映的主旨正是学术领域,所以 “批判钱伟长 ”在当时违背的也就是 “百家争鸣 ”方针。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百家争鸣 ”方针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 “向科学进军 ”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到 “科教兴国 ”和 “科学发展自主创新 ”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 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D苏
6、联模式影响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论是 “向科学进军 ” 的科技发展战略还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教兴国 ”和 “科学发展自主创新 ”的科技发展战略,都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的,都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建国初期中国科技落后,所以只能提出 “向科学进军 ”的科技战略,而后来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则可以提出 “科学发展自主创新 ”战略,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科技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会见加拿大客人
7、时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 “资 ”姓 “社 ”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 “南巡 ”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B邓小平 “南巡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
8、现,邓小平 “南巡 ”主要的目的并 不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是要去解决好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的问题,而是去解决好姓 “资 ”姓 “社 ”问题,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另外,邓小平 “南巡 ”不是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而是为中国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南方谈话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感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9、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普罗塔戈拉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的杰出代表,普罗塔戈拉不知道 “神 ”是否存在,也不知道 “神 ”像什么东西足以证明普罗塔戈拉是在否定神的意志,而人生是短促的是在反思人类自己,是在肯定人的自身,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 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加尔文教派认为:为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 的职业中认真劳作,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 “天职观 ”。从中可见,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A严密的社会分工 B追求社
10、会财富 C人人为上帝服务 D平等的劳动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天职观 ”指的是每个人 “都 ”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中认真劳作,每个人 “都 ”必须坚持不懈,每个人“都 ”必须有条不紊地工作足以证明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平等的劳动观。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加尔文教派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
11、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C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D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虔 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都是宗教中典型的 “苦修 ”行为,但是这些 “苦修 ”行为并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因为这些 “苦修 ”行为仍然是没有用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 20年代物理学 “遍地黄金
12、 ”,爱因斯坦 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 “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 ”。爱因斯坦破解的 “黄金 ”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相对论,但是相对论并不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而只是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另外, CD的两个选项根本就不是爱因斯坦的理论。 考点:现
13、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 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 “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 ”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英雄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 ”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启蒙运动,贝多芬是典型的宣扬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观念的杰出音乐家,他也是一个民主斗士,而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观念则属于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
14、蒙运动 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 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 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15、发现, “苏联 ”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但在 许多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都被当局禁止上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在当时和 “苏联 ”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所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电影有时受 “国家意识形态 ”的影响。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16、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蔡元培)对于教员,以 “学诣 ”为主,足以证明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就是 “A学识优先 ”,而对于教员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又能从侧面证明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学识优先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学识优先 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 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材料表明陈独秀 A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 B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17、 C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 D倡导文明进化必须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 ”于今世之孔道足以说明陈独秀是在否定儒学的教条主义,而非因 “孔子之道 ”之不适于今世足以说明陈独秀并不反对儒学的本身,所以综合起来来看,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
18、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指汉朝的 “盐铁官营 ”政策,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是指汉朝的汉赋,在汉朝书写材料的却也得到重大改进,所以,根据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就是汉朝,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汉朝的汉赋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 “”(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君 ”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 “”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C “”字与 “民贵君轻 ”有着根本区别 D “羊 ”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19、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君在羊(百姓)的上边,在上面的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羊就在君的下面,在下面的是被统治者,所以, “羊 ”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 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
20、等技术创新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宋代,社会生活当然根本就不可能去掉伦理纲常化,在本题中的选项 B本身也就是错误的,所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当然也就不包括 B,答案:就 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
21、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功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莫非使之 “讲明义理 ”,以 “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 “人 ”,这些关键的字眼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在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的道德,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
22、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 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科考功名的需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国家政策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元曲兴盛的 “部分 原因 是科举中止 ”,而废除科举制度是元朝的国家政策的一个重大的调整,所以,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受 “国家政策 ”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元曲兴盛的原因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
23、如下评价 “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 ”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在清代,而李贽是在明代,所以不能选 A。在 B、 C、 D中,只有顾炎武在做学问的方法上提出 “经世致用 ”和 “考据 ”,在所 做学问种类上于经义、史学、文字、音韵、金石、考古、天文、历算、舆地、军旅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而王夫之和黄宗羲
24、则不符合这两方面的条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 下图 a、 b、 c、 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秦朝 “焚书坑儒 ”,儒学陷入低潮 B b:西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D 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的确也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动,但是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明末清
25、初当然不可能发生动摇,儒学正统地位动摇是在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以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就是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儒家思想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 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源的确有
26、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但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并不是科学技术方面,而是西方民主方面的主题。所以不能选 A,只能选 B。另外,魏源当然也不可能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魏源的思想 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西方先进技术 ”)粘在墙上 (见下图 )。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 “遗其体而求其用 ” B “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 C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
27、现, “西方先进技术 ” 粘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墙上所反映的是 “中体西用 ”,而 “遗其体而求其用 ”所说明的也是 “中体西用 ”思想,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务思想 “遗其体而求其用 ” “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持有此主张的是 A李贽 B林则徐 C张之洞 D梁启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A李贽、 B林则徐 和 C张之洞这三个人物均不具备为 “民 ”说法的特点,也就是均不具备民主思想,而材料的主张是 “民主思想 ”,只有梁启超有
28、 “民主思想 ”, 所以持有此主张的就是梁启超。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 天演论问世以后, “天演 ”、 “物竞 ”、 “天择 ”、 “适者生存 ”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 “物竞 ”、 “天择 ”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 “竞存 ”、 “适之 ”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 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D 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物竞 ”、 “天择
29、”、 “竞存 ”、 “适之 ”等口号均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救亡图存、适者生存的重要性,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天演论的中的思想足以警世,足以让人们认清中国的社会现实,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天演论 综合题 ( 16分) “民本 ”思想和 “民主 ”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
30、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 “为政以德 ”,孟子侧重于 “民贵君轻 ”,而荀子侧重点是 “恩惠于民 ”。 南阳日报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
31、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文革 ”结束后开始的 )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 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 6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6分) (3
3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文革 ”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 “中国前途和 社会主义命运 ”产生的影响。 (4分 ) 答案:( 1)主张:仁、仁政、惠民等( 2分)。 原因:政治:分封制瓦解,社会转型(或社会改革)。 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4分,每方面 2分) ( 2)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分,每方面 2分) ( 3)必要性: “文革 ”结束后,个人崇拜和 “左 ”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
33、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 2分) 影响: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 )。(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当然是非常多的,但是材料一已经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必须从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进行解答,这是在做题时必须注意的答题范围。所以答案:就可以总结为: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惠民等等。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分别是指分封制瓦解,社会转型、生产力 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其
34、实就是回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即可。 ( 2)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指:国家学说方面,建立契约式国家,人们可以建立一个政权,但是如果不满意的话人们也可以推翻这个政权。人权学说方面,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法治学说方面,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题主要是考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 3) “文革 ”结束后,个人崇拜和 “左 ”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两个凡是的方针仍然 极大地阻碍中国前进的步伐,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当然是非常的有必要了。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极其重大
35、,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一场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的召开,因为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 17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 1月 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 “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 “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 ”; “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
36、手工、乐歌、体操 ”; “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 ; “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 ”;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 “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 ”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 “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 1949年和 1998年中国某省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 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两所民办学校) 951 571.5 5
37、1.4 材料三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 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 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 “课程设计 ”和 “校外教育设计 ”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
38、势 (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 10分) ( 2)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 纪 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7分) 答案:( 1)特点:倡导男女平等;注重实践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废除封建教育,提倡共和、民主教育等。( 4分) 变化: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 (6分 ) ( 2)趋势:在课程内容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并重。( 3分)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加剧。(言之有理即可)( 4分)
3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 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1)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是指南京临时政府倡导男女平等,注重实践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毕竟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所以南京临时政府主张废除封建教育,提倡共和、民主教育等。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则是指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夜校盲校的出现,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断的提高等等。 ( 2)上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指在课程内容上科学技术与人 文学科并重,就
40、类似于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改革不再进行文理分科是一样的道理。而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科技发展的水平已经足够高了,而人们的人文思想水平仍然不高的社会现实角度来进行回答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至 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
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 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16至 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12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 “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 5分) 答案:( 1)差异 : 中国 :古代传统科技;西方 :近代科技。 (4分 ) 原因:经济:中国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4分 ) 思想:中国思想控制强化,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42、 (4分 ) ( 2)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分) 电力: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电力广泛应用推动了电讯事业的新发展。(任意2点可得 3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 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1) 16至 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具体体现在中国仍然是古代传统科技,而西方已经是近代科技,科技上是存在着 “代沟 ”的,中国的仍然是古代的,而西方已经是近代的。而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分
43、别是指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早已经兴起,以及中国思想控制强化,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等等角度作出合理的解答即可。 ( 2)本体其实就是回答出蒸汽机和电力的作用即可。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 的发展,例如火车和汽船的出现。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例如飞机、汽车和轮船。当然还可以回答出电力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电讯事业的新发展,从而所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6至 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蒸汽机和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