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4120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屯溪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屯溪一中 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情况在西周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已有铁器 B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D能生产斜纹提花织品 答案: B 大体而言,从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 “死水 ”中泛起了 “微澜 ”。这里的微澜 是指 A商品经济 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民营工业 答案: C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包括 农业税相对稳定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A B C D 答案: C

2、 下面是 “小脚老太跳起了迪斯科 ”图,其反映了 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活动 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 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答案: D 矛盾先生的春蚕曾描述: “老陈老爷做丝生意 发 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 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 ”两家 “不行了 ”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经营与管理不善 B不进行扩大再生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外国经济的入侵 答案: D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

3、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茶 .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答案: B 史料记载: 1937年 8月至 1938年 3月,上海工厂被毁 2000多家;在 1937年可以购买两头牛的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到 1947年只能买一只煤球,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对上述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民族工业的主要障碍 B封建势力是民族工业的主要障碍 C恶性通货膨胀是民族工业的主要障碍 D三座大山是民族工业的主要障碍 答案: D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 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 “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史不可

4、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答案: A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保姆在总结 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 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 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答案: A 近年来大量出现图 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

5、化趋势加强 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 B C D 答案: C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广泛传播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B 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的推进了世界一体化的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C世界一体化,加快了世界粮食和原料的生产向欧美日本诸国流动 D 19世纪末日趋复杂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国际政治领域的体现 答案: C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6、 A上海 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 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无线电报 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答案: A 江泽民说: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 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走出去 ”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 B C D 答案: A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 -务本一文中认为: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巩固专制王权的需要 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实现儒家仁政的的社会思想 A

7、 B C D 答案: B 据清代史书记: “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答案: D 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答案: C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句话反映了 专业市镇发展 区域分工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B C D 答案: C 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

8、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 B C D 答案: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答案: C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战结束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日本全面侵华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 B C D 答案: B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

9、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答案: B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 D 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力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答案: D 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

10、要求 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 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 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答案: D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个,工关 5个 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

11、财货 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 “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5分)(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 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6分) 答案:( 1)观点: “农本商末 ”、 “重本抑末 ”。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5分) ( 2

1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菜 杰温斯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实质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自愿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

13、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 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 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 1万美元中,有近 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 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 (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 ); 700美元付给前联邦德国,作为

14、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 400美元付给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 250美元付给美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 费用 材料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在 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中英国处于什么地位?主要原因有哪些( 5分) 答案:( 1)绝对支配地位。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产;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